論文象征著畢業(yè),那么論文到底應該怎么寫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一下2018最新法律論文-黨校法學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基層黨校法學教育中存在的受訓學員基礎不一、學習條件受多方因素限制、學員需求凸顯實用等難點,總結出現階段基層黨校法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探索式地提出法學實踐課程的構建原則及四大模塊。
關鍵詞:基層黨校;法學教育;實踐課程
基層黨校法學教育旨在強化基層干部的法治理念、提升其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能力。是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展開的教學活動。
一、基層黨校法學教育的難點
(一)受訓學員基礎不一。1.學歷層次參差不齊。既有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接受在職教育或其它學歷教育的黨員干部。2.年齡節(jié)構跨度較大。在同一主體班內,學員既有“60后”也有“80后”;90后人數逐步增多。3.工作領域涉及不同。既有來自部門機關從事行政管理崗位的學員,又有來自辦事處街道等一線崗位的學員;既有來自衛(wèi)生、農業(yè)、教育系統(tǒng)的學員,又有來自紀檢、公檢法系統(tǒng)的學員;既有具備多領域豐富實踐經驗的學員,又有長期從事司法實踐的法律工作者。不同的工作背景、社會閱歷、造成了學員的思維方式不同,對同一問題分析的角度不同、對法律的認知和理解也深淺不一。(二)多重學習受限條件。1.工學矛盾較為突出。黨校學員都是在職干部,雖然有相關文件規(guī)定受訓期間,需脫產培訓。可實踐中受多重因素影響,身處實職的學員在校期間仍然得兼顧工作。2.黨校教育時長較短。大都主體班的學習時長為兩個月,少數班次為四個月、一月、半月不等。鑒于受訓時間短暫,如高校法學專業(yè)的學生般系統(tǒng)地學習法學理論及基礎法律知識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響應學員需求,提煉知識精華。(三)學員需求凸顯實用;鶎狱h校的受訓學員大都來自管理、服務第一線,與人民群眾最近。因此,其對學習內容與實踐相結合的期望值較高。因此,黨校法學教育應當上接政策下接地氣、依靠資源優(yōu)勢、注重實用性,研究改革深水期出現的重點、難點、熱點,尤其是改革轉型期所面臨的各類法律問題。
二、基層黨校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凸顯凌亂;鶎狱h校法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缺乏系統(tǒng)明確的指導。這造成課程的開設較為隨意,一般僅涉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依法行政、行政訴訟實務、公務員法、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等,教學內容凸顯凌亂,缺乏整體系統(tǒng)性。(二)課業(yè)傳授不接地氣。目前,基層黨校法學專題的講授主要由本校法學教師。雖然偶有邀請來自上一級黨校的法學專家或法律實務部門的同志授課,但所占比重不大,導致教學內容相對理論化。缺乏“地氣”,與學員的期望存有距離。(三)考核方式籠統(tǒng)單一。對于學員在整個培訓期間的表現,大都基層黨;旧蟽H僅涉及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兩個板塊內容,而沒有設置法學教學成果的專項考核,僅僅形成一個較為籠統(tǒng)的評價?己朔绞降幕\統(tǒng)單一造成法學教學成果難以凸現,也難以調動學員對法學課程的積極性。(四)考核結果重視不足。由于當前基層黨校采用的考核方式缺乏約束性、嚴肅性,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專項考核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考核結果的運用也幾乎呈現空白狀態(tài)。如此考察、選拔出來的干部是不夠全面的,是難以適應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的。
三、基層黨校法學實踐課程的構建
(一)構建的基本原則。1.目標明晰;鶎狱h校法學實踐課程的設置應緊緊圍繞明晰的培訓目標:強調基層干部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維及法治方式的能力進行?茖W劃定法學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確定實踐課程體系設置。2.階梯提升。人的認識過程是具有反復、上升及無限性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揭示人的認識是由感性認知逐步深化至理性認知,法學實踐課程的設置也應遵循人的認識規(guī)律,反映從基礎至提升再到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過程、從認知到模仿再到創(chuàng)新的提升過程。體現出培養(yǎng)的遞進及層級性。新常態(tài)下對基層干部的能力要求是多方多層的,不僅要懂理論、講規(guī)矩,更得下接地氣,將理論知識運用、變通于實踐。因而,決定了學員對法學知識的掌握不僅要“坐而論道”,更要“做而論道”。3.體系完整。實踐課程設置體系完整的原則要求實踐課程呈多元、有序、遞進,彼此密切銜接,課程結構完善、體系完整。法學實踐課程的設置應結合學科特點、人的認識規(guī)律以及新形勢對基層干部的要求等多重因素,構建循序漸進的基礎技能、實踐認知、實踐仿真和實踐實戰(zhàn)四大實踐課程模塊,形成層級分明、結構完整的法學實踐課程體系。(二)實踐課程模塊的構建。構建基礎技能、實踐認知、實踐仿真、實踐實戰(zhàn)三大法學課程模塊。1.基礎技能模塊。包括司法禮儀、法律文書寫作、法庭語言藝術、法律風險識別等課程。目的在于增強學員的法治精神、法律倫理、法律價值觀,具備獨特的法律氣質與人格。2.實踐認知模塊。包括音像庭審、法庭紀錄影視、現場法庭觀摩等課程。引導學員了解司法部門的職能分工,法律職業(yè)的性質及特點,形成對法律的基本認知。3.實踐仿真模塊。包括法律專項調查、法律公益項目、模擬仲裁、模擬法庭、模擬談判、法庭辯論、疑案評析等實踐課程。旨在實踐認知的基礎上,提升學員綜合運用法學知識解決工作生活中法律問題的能力。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