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周年的變化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從茅草房到今天的樓房,從出行的自行車到今天的小車,都讓我們看到祖國越來越好,為了慶祝改革開放40年,國家博物館進行了展覽,你觀看有什么感悟?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菄也┪镳^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觀后感1400字。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自2018年11月13日開幕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新聞媒體持續(xù)報道,干部群眾踴躍參觀。我多次關注這個信息,期待著有機會能夠去參觀這盛典。機緣巧合,這個機會還真的來了。2019年1月24日上午,我們此次學習的最后一項任務就是參觀這次展覽。上午,3輛大巴載著我們此行學習的成員來到國家博物館,過了嚴格的安全檢查關,我們來到國家博物館門前。
宏偉的建筑的前方,黃色花邊包圍的紅色花團錦簇的臺階上面,排列著兩排巨大的廣告牌,上方五個紅色的大幅字“偉大的變革”,下方字體較小寫著“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參觀展覽的人很多,各個年齡階段的都有,有許多中小學生集體參看展覽。
展廳分上下兩層,展覽共分為六個展區(qū):第一展區(qū)——偉大的變革,第二展區(qū)——壯美篇章,第三展區(qū)——關鍵抉擇,第四展區(qū)——歷史巨變,第五展區(qū)——大國氣象,第六展區(qū)——面向未來。本次展覽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tài)、科技、軍事、黨建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豐富的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和沙盤模型等,帶領人們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感受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遷。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航天方面取得的成績;“復興之路”回顧了字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困苦屈辱中奮起抗爭,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而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砥礪奮進,經過170多年的風風雨雨,終于實現(xiàn)了民族的振興,讓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希望的田野”展區(qū)那一幅幅照片,一本本賬簿,展示了我國農村經濟的巨大發(fā)展變化……
我們這些70后,可以說完全目睹了祖國改革開放40年前進的發(fā)展旅程。我出生在內蒙古邊陲的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小村莊里,1978年前,村子里還是大集體制度,我還記得全村人一起干活,一起吃大鍋飯的熱熱鬧鬧的景象,可是卻常常吃不跑肚子,至今猶記得吃生了芽的小麥做成的烙餅那難以下咽的痛苦。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老三穿直至補丁摞補丁,昏黃的如豆大小的油燈下,媽媽常常半宿半宿地為我們兄弟姊妹縫縫補補。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我們這個偏僻的小村莊,開始實行包產到戶的政策了,我家分到了幾十畝地,一頭騾子。從此,在父親的帶領下,我們兄弟姊妹齊上陣,在上學之余,積極得加入到了勞動的行列,媽媽在家做飯并養(yǎng)豬養(yǎng)雞鴨,從此再也沒有吃過生了芽的小麥做成的烙餅,飯桌上漸漸的雞鴨豬肉都上了桌,過了二三年,家里買了第一輛自行車,村子里有戶人家還添置了電視機,猶記得全村人排隊去看電視劇的情景,記得那時最火的電視劇是《霍元甲》。再過了幾年,家里又買了四輪車,吃穿已經不是家里首要解決的問題了。
我1992年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記得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月工資是125元,第二年漲成145元,1994年工資漲成300多元,到2005年大約1500多元,而后一直在漲,一直到現(xiàn)在的每月領到手的5000多元。剛成家的時候住的是單位統(tǒng)一分配大約50多平米的平房,需自己燒暖,交通工具最初是自行車,而后換成摩托車,到現(xiàn)在的住樓房,開小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在八九十年代,對于我們這些從農村進軍到城市的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00年到2007年左右,小車進入戶家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可現(xiàn)在這些都變成了現(xiàn)實,連我們這里的農牧區(qū),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小車作為日常的交通工具。
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經濟飛速發(fā)展,老百姓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6個展廳挨個細細的參觀了一遍。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變化,從經濟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躋身世界強國,這巨大的變化,得益于中國掌舵人的高瞻遠矚的目光和英明的決策,老百姓常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是真理,中華民族是勤勞而智慧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就創(chuàng)造了這令國人驕傲,令世界矚目的成績。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