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里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那么對于那些固執(zhí)、蠻橫和懶惰的人,我們要怎么樣去面對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感悟。
由于我自身懂一些中醫(yī),好歹也算是有將近十年的積累。
所以,對于身邊人的健康問題,經(jīng)常會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議和方法。
中醫(yī)對于疾病,講求“防范于未然”。
因此我也是經(jīng)常對身邊人會影響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于勸阻。
不過,事實上,我可能真的是應(yīng)了那句話:皇上不急太監(jiān)急。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思維模式和性格。
要想讓一個人改變習慣,改變現(xiàn)狀,首先你要過他的“思維模式和性格關(guān)”。但這何其難!
事實上,我們這一生多多少少會遇到很固執(zhí)的、很蠻橫的,以及很懶惰的人。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三類人,以及如何應(yīng)對。
(一)
這世界上,什么人最固執(zhí)?無知者。
越是無知者,越會覺得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是正確的,他們看不到別的層面和別的可能?偸莿傘棺杂,總覺得別人的反對是和他對著干。
所以,偉人蘇格拉底才會說:“我知道自己的無知”,以及“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可以說,蘇格拉底和他的名言之間,是互相成就。
(二)
這世界上,非常橫的人,也往往是無知的。
因為他們無知,所以他們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們把自己的能力和權(quán)勢看得太高,不知道這世界還有“敬畏”二字。
說到敬畏,這里插幾句:
事件一:東北的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過去多年存在行賄和銷售拿回扣情況,也曾因行賄、不良反應(yīng)和偽造公司業(yè)績被訴訟,此次又爆出假疫苗事件。
事件二: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怒罵馮小剛事件,其中指出范冰冰簽陰陽合同逃稅等黑幕。
有句評論是這么寫的“崔背后是中國近十年來底層民眾對為富不仁的反感與抗爭,崔代表了這一股民意,這時任何對崔的攻擊,都意味著為“洗錢偷稅”的明星富豪辯護。而馮小剛們不再看到轟轟烈烈的現(xiàn)實場景,不再體會民眾的疾苦和痛點,名利和資本糊住了他們的眼。”
這兩件事都指向同一個東西:信仰的缺失(以金錢為信仰),以及缺乏敬畏之心。
因此他們會視法律為一紙空文,倒賣良知,蠻橫到認為可以踐踏任何人的尊嚴,甚至生命。
這類人,他們也看不到別人的智慧和不可戰(zhàn)勝之處。
因此,到哪兒都跟得了狂犬病的狗一樣,到處吠叫,到處咬人,不可一世。
不過,放心,對付以上固執(zhí)和非常橫的人,有一個好辦法——中國古代的偉人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36章中就講過“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讓他們先發(fā)狂,然后自食其果,最后他們就會乖乖改變。如此一來,大可不費我們自己的任何力氣。
?
(三)
另外,對于那些懶惰到不作為的人,可能你再苦口婆心也是枉費。阿斗如果能扶起來,諸葛亮也就不會如此鞠躬盡瘁到頭來抱憾而終了。
正所謂:自助者,天助。自不助者,天也難助。
任何的改變,都是需要從自身的意識和行動開始的。
如果總是自我安慰,認為聽了就是做到了,聽了就是改變了。那這不就是鴕鳥現(xiàn)象嗎?
再好的醫(yī)生,也得有病人配合才行?v然是很小的病,也得病人配合,不然有華佗在世,也治不了。奧,我想起了曹阿瞞。(曹阿瞞不是懶惰,是自負和疑心太重。)
因此停止你的嘮叨,話說到三遍就夠了。這是給自己也是給對方樹立原則。PS:與人相處,原則很重要。
你盡到了你的心意,也盡到了你的責任。你無愧于心,至少你不會后悔自己當初沒有伸出援手。至于對方聽不聽,聽了之后采不采納,你是左右不了的。他有他的自由。
所以要真的想幫助到懶惰到不改變的人,你除了提出你的建議之外還要“話不過三”,收起你的低效率的嘮叨和關(guān)心。只有當你堅持原則,才是對方重視的開始。
另外,希望我們也能記。寒攧e人不能改變的時候,我們要會改變自己,要學會很超脫。
(四)
上面提到,有一種類似于狂犬病的“狗”,在職場上比較多見。
總是在一些小事上找你茬,向領(lǐng)導告你的狀,還有動不動有什么小破事不當面說而是直接在群里“通告”,甚至很多事情都不屬實,也在群里公然誹謗你。
首先,這類人心胸是及其狹隘的,如果是男的,用俗話說就是“連男人都不是”。因此,他有這樣的行徑也就說得通了,這是在幫助你自己接受這個事實。當然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蒼蠅如果老叮一個蛋,至少說明這個蛋會引發(fā)這個蒼蠅的關(guān)注。這個蛋,不一定是有裂縫,也許是太特別了。因此,也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看看究竟是自己有裂縫還是太特別的緣故。如果是裂縫就修補;如果是特別(獨特),是因為不茍合,而被攻擊,那就繼續(xù)堅持自己,不需要因為這人的反復攻擊而自我懷疑——他還沒資格左右你的自我發(fā)展和人生道路。
其次,這類人的關(guān)注點永遠在找茬以及趁機打小報告上面,那么他的精力、眼界和境界一定高不了,而精力、眼界和境界又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能攀多高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可想而知這類人也就只能是個市井小民了。一不可為摯友,二不可托付重大使命。
再者,狗咬了我們一下,我們真的不必咬回去——要明白這點可以需要過程。因為我們的時間不是為了和狗較真的。我們選擇不了會遇到什么樣的人,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yīng)對。對于這類誹謗和找茬事件,歸根結(jié)底是情緒處理。只要你自己的情緒不受影響,這件事就不是事。
最后,對于這件事本身只需要冷處理,也就是所謂的置之不理,無需解釋,也無需擔心領(lǐng)導會怎么看。我們在職場上,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清楚了你的目的,你就知道什么是你應(yīng)該care的,什么是你不需要care的。
此外,別擔心自己的形象會被他毀了——他毀不了你,他毀的是他自己而已。
人生的舞臺很大,你不會永遠在這個職場待著,所以你care這條狂犬狗干嘛呢?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