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我們正式走上崗位之前是有一段實習期的,很多時候,在實習期間會有很多事情的發(fā)生,有些事情會教會我們成長,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1.
我應該算比較幸運的人,畢業(yè)后第一份實習工作去了上海,剛好呆在父母身邊。
實習工作離家十幾公里,乘地鐵加騎自行車剛好一個小時。每天早晚都要被推搡著擠在人頭攢動的地鐵上,一開始狼狽不堪,額頭冒汗,就連呼吸都得屏住呼吸。
慢慢的,適應下來,會發(fā)現很多自己在意過的,不知不覺也在影響著自己:原來,你以為很難堅持維持下去的事情,隨著歲月的打磨,你都可以一一克服。
實習工作地靠近地鐵口,是一家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機構,業(yè)務拓展面很廣,分線上、線下培訓,以及數字資源、媒體運營等。
我的任務是留在業(yè)務部做線下培訓執(zhí)行,算是不錯的體驗,當銷售部談好業(yè)務(代表公司聘請培訓師去外企給學員做培訓),后期的所有簽約和合作流程就轉手業(yè)務部的培訓執(zhí)行,也就是我們啦。
因此,剛開始去的第一個月里,大多數時間都在跟我的指導老師學習如何修改郵件模板和給培訓師發(fā)課程培訓清單、函、協(xié)議,以及后期郵件傳送后和培訓師做微信上的一個溝通、郵寄確定好的合同協(xié)議,再接收他們的郵件課程資料清單,給外企發(fā)培訓師課前作業(yè)文件、和供應商聯(lián)系打印課程講義等等。
最終,所有材料準備好以后,會在當天派人去外企做培訓執(zhí)行,執(zhí)行的內容很輕松,譬如簡單的課前學員簽到表的簽名,課程結束后的反饋表統(tǒng)計,課中輔助培訓師做一些課程資料的分發(fā)。
結束課程以后,就是回公司做報銷單處理,簽到表和反饋表的郵件及郵寄,以及此次課程的歸檔。
過程看起來很繁瑣,慢慢適應以后,我會發(fā)現這其實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自己也逐漸接受,緩慢而從容的愛上了它。
2.
公司是在第二個月派我出差去外企做的執(zhí)行,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我那時候的心情,應該是:滿心歡喜。
那一整天,我都在外企度過。
坐在最后聽著老師的商業(yè)化課程,學員和老師操著中文加英文的流利語言,在不斷交流和探討如何更好的處理好部門與部門合作。
我承認那一刻我是羨慕的,我幻想未來也可以進入這樣的企業(yè),我羨慕著它的環(huán)境好,人才優(yōu)越,也羨慕著培訓師的卓越才華。
盡管這樣的幻想有些盲目的崇拜,卻不妨礙著我對這座城市的認可。
別人都說北上廣是畢業(yè)生和年輕人打拼的首選之地,實際上這座城市里走得跌跌撞撞、頭破血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來了又離開,也許是慢慢的被房租、生活摧殘得分毫不剩,也許是再怎么努力都無法得到旁人的認可,亦或者歲月從來沒有給到他們一直苦苦追尋的。
《北京女子圖鑒》里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拒絕長大,逃避責任,是自己在放棄自己。任何人風光的背后,從來都不是安逸,而是要付出12分的努力,畢竟,每一個在大城市奮斗的女孩都要擁有超乎常人的堅強與勇敢,不是嗎?
其實,我們都很難活成劇中女主角的模樣。興許你我都還在迷茫,也不會像陳可那樣,很快的能在摔倒后再爬起身來咬牙前行,只是那些片段里的不服輸影子,好像都有我們或多或少的存在。
3.
記得畢業(yè)典禮前夕,我和班級一個女孩在她宿舍里聊了很久。
她說,等畢業(yè)典禮過后我應該就回自己父母所在的縣城,他們請人給我安排了一份銀行的工作,朝九晚五吧。如果傍晚或周末有時間還可以給我爸做助手,他是老師,剛好有些孩子的功課我來輔導。
停頓了很久,她說,其實,自己還是很想留在他們身邊的。
時間會過的很快,不知不覺我們好像都成長了。
可是,我好像自己一直沒有成長成大人的模樣,很少去想象自己年復一年面對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什么模樣,我總說,自己只是在實習,還沒到真正工作的時候,就好像天真的我總在我的父母面前說,自己還小,我知道這挺丟臉,可我也只敢在他們面前說著。
“生活啊,在不停地給我們上課,有時候,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不是所有的失去都可以再回來。”
“當你控制得了自己,才能控制得住人生。”
4.
在公司實習,我犯過兩個和培訓師交流方面的錯誤,我想分享給你,希望你不要同我一般天真。兩件事都是和情商有關,我也知道都是自己的錯,可我從來沒向這些人說過一聲抱歉。
第一件事是剛剛去公司的第二個星期,和培訓師的溝通都要和老師匯報,培訓師和我說自己的電腦投影線插口壞了,需要我們公司執(zhí)行人員帶來一個電腦給他做備用,銷售部負責這個項目的老師當時就有些發(fā)笑,說插孔壞了可以去修,實在不行可以去京東自營店購買,第二天就能到貨,我們公司是沒有電腦提供給他的。
于是,天真的我問這位老師,可以這樣發(fā)嗎?老師說,就這樣發(fā),一字不差。
后來的結果就是培訓師再也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我也沒有拉下臉來說一聲:對不起。
實際上,當時我有想過說出口,可當培訓師當天把我發(fā)的信息截圖公布在了他的朋友圈,還留言說了一句:90后的范兒。我退縮與困惑了。后來,第二天老師找我談話,說你發(fā)的信息你覺得可以嗎?我搖搖頭。
指導老師說,培訓師只是接口壞了,你倒好直接讓人家在京東上購買一個新的電腦。我知道這是銷售老師讓你發(fā)的,但你應該會錯了意,老師意思是讓培訓師在網上購買新的接口。
那一刻,我明白自己錯了,不懂得動腦子,想想那條信息怎么就能發(fā)了出去?
指導老師隨后安慰了低頭不語的我說,這次沒關系的,下次要注意。
那一次,我也是真的長了記性。后來的每句線上措辭,我都小心了不能再小心。
我也真正明白,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會被原諒、被挽回。
當我們越發(fā)明白這個道理,并為此一次次付出代價后,你需要做的,就是開始做好人生每一堂的課堂筆記。
5.
第二件事有些滑稽和智商不在線,大概算和培訓師聊天出的錯。
那一天,和培訓師去餐廳吃飯,聊天時談到老師國外生活經歷,老師說自己十六歲去的美國,在那里呆了十八年,最近才回國的。
那時候,我問老師,為什么會選擇培訓師這一行業(yè)呢,當培訓師是不是很有壓力?
老師說,因為喜歡吧,其實一點壓力都沒有,只要你把自己該備的課認真?zhèn)浜,自信的上臺,就能解決好每一位學員的問題。其實并沒有什么壓力不壓力的說法。
那時候,我就覺得老師的優(yōu)秀應該算得上與生俱來的吧。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似乎聊到了家庭,慢性子又不太愛開口的我腦回路似乎還沒來得及旋轉,就問了一個我至今都不敢去想的問題,老師您是不是也有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孩子?
老師隨即驚奇的看了看我說,啊?怎么這么說呢,我還沒有結婚哦。然后,我就恨不得拍死自己,這是個什么問題!然后再也不敢說話了。
后來我想了很久,這句話真的是不該問的,什么叫和我一樣大的孩子,你是蠢成豬了嗎?如果當初不知道老師的國外經歷,我是絕對不會想到問這個問題的。其實,老師看上去著實年輕,只是問了那句話以后,說什么都顯得蒼白無力了。
后來,第二次跟課,我被派到另一個教室給另一位培訓師那里跟課,和我同行的同事告訴我,你是不是問了上次的培訓師一個問題。我心虛的欲哭無淚道,我知道是什么?別說我真的錯了。我不該問的。
“你說,老師怎么會有孩子,還和你一樣大,你在逗我嗎?我和你說哦,因為這件事老師可是一直記得你呢,她回家還照了鏡子,看著自己問自己真的有那么老嗎?”同事說道,培訓師還同我說,你太可愛和單純了…….
雖然老師這么記得我很好,以這樣的方式真的讓我哭笑不得。后來的結果就是同事向我的指導老師提了這個小經歷,我的指導老師又再次和我做了一個簡單的交談。
老師好心的告訴我,你現在說出口的話,可能因為你目前還在實習,還在鍛煉,還沒有真正到出入這個社會的時候;蛟S別人會把你當做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來看待,但當你真正邁向這個社會,你就要收斂起你的天真和隨性。那時候,你就要對自己的話負責。
那一刻,盡管有些許狼狽,但卻讓我切身感同身受。因為只有經歷過,在犯錯的同時領悟到,并避免它今后的發(fā)生,其實就是一次所謂的成長。
我感謝這些人和這些事教會我成長,讓我不斷進步與變得更好,感謝指導老師對我的信任和教誨,也感謝那位培訓師最近想起過我,帶給我們的冰淇淋,感謝某位培訓師讓我上他的中、高級Excel課程時,記得帶上電腦跟著它的課程一同學習,感謝所有實習經歷的不如意與挫折。
我想,這些實習成長中的經歷會隨著這段文字伴隨我這一生吧。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