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有養(yǎng)起了青蛙,這只青蛙還是“佛系”的,它什么時候出去旅行,什么時候回來都要隨緣,只能苦了我們養(yǎng)娃的人,每天都在為它擔心,旅行青蛙會給我們怎樣的生活感悟呢?一起去看看吧。
上周的話題和爆款毫無疑問是一款來自日本的游戲,名為 《旅行的青蛙》,一時間,朋友圈里都是綠油油的青蛙各種情狀,或讀書,或?qū)懶,或出現(xiàn)在島國各地風貌背景之下。這款游戲被認為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不悲不喜,似有若無。說是養(yǎng)了這只青蛙,但玩家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有限。在我看來,就像經(jīng)典的童話《小王子》一樣,是這只青蛙反過來“收養(yǎng)”了玩家,賦予了玩家深藏內(nèi)心的孤獨感一種意義。
有評論說,養(yǎng)蛙游戲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了父母對于漸漸長大的兒女的心態(tài),養(yǎng)蛙,諧音養(yǎng)娃。這僅僅是一個話題罷了,實際上養(yǎng)蛙與養(yǎng)娃根本就不在一個次元。養(yǎng)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體系,是折疊的時間和空間,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一個側(cè)面都能成為讓全民揪心、糾結(jié)的話題。做父母,骨子里是沒辦法真正不悲不喜的。
我比較贊同的觀點是,這只青蛙實際上是暫時做不到的自己,或者是某種情緒的物化。日本有不少電影也是孤獨主題的,人、家庭都可以被理解為大自然的一個物件,存在與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與周遭發(fā)生了什么際遇,就像旅行的青蛙一樣,實際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去詮釋,就這么來了,也就這么去了。這幾年我很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他的《如父如子》、《海街日記》還有《比海更深》,你說發(fā)生了什么很有戲劇性的故事嗎,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邂逅、牽絆,感覺都有些隨意的,故事里的人似乎對物與景的敏感度,要遠超于他們所處的社會、經(jīng)濟或者文化氛圍。
看過電影的人,大概永遠都記得這樣幾個畫面。比如父親帶著孩子一前一后走在陽光斑駁的林蔭道上,散漫地走,似乎沒有盡頭(《如父如子》);老母親和兒子在臺風前夜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鄧麗君的老歌(《比海更深》); 四姐妹穿著浴衣,與螢火蟲嬉戲,物我雙美《海街日記》。畫面中的這些人,就像旅行的青蛙。哪怕此刻的狀態(tài)是歡樂的,旁觀者依然能夠嗅到一絲絲淡淡的惆悵,這是來自于生命中的不安全感。我的理解是,哎,那么美好的瞬間,終究是要過去的,下一次又該何時到來。
日本有很多有孤獨氣質(zhì)的電影,華語呢,印象中不多,近年來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 有一些類似的感受,我知道場景靈感借鑒了京都的金閣寺。日本演員妻夫木聰在片中扮演了一個無名無姓的磨鏡少年,這個角色與故事主線的關系并不大,但在導演看來是很重要的,因為他的存在,在最初的劇本設定里,刺客聶隱娘厭倦了舔血而生的日子,決定隨他邁入一葉扁舟前往東瀛——就像一只打理好行裝的青蛙,不是嗎?
離開家,就是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是人生中一次次舒緩的呼吸。或許,青蛙還會回到家中履行日常,但只要它還有去旅行去體會孤獨的機會,這只青蛙的生命質(zhì)量就還不算太差——細膩過。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