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的時候出了一個直播互動答題的環(huán)節(jié)以我的腦洞突然覺得要感謝直播答題,讓我們過年遇到親戚不用尬聊也不會冷場。畢竟春節(jié)家家戶戶大團圓,少不了走親訪戚去拜年肯定會被問東問西的,比如說:
“做什么工作?”——“新媒體”
“工資多少?”——“夠吃夠用”
“有沒有女(男)朋友。”——“沒有呢。”
以前一大幫平時甚少見面的親戚圍在一起八卦你,現在正好有直播答題這個大眾都能參與的活動幫你轉移注意力。
想想就覺得激動。
大家坐下來有話題還能假裝熱鬧,運氣好還能獲取金錢,同時避免尬聊,簡直不能太好。
參與方式很簡單,一個主持人出題,網友在線點擊屏幕選項答題,一共12道題,全答對的人就能分到獎金。
如果題目簡單,答對12道題的人就多,每個人只能分到幾塊錢。
如果題目難,答對12道題的人就少,每個人甚至可以分到上萬元。
像最近的這場只有23人全中,每個人可以獲得43000元獎金。
畢竟誰不想花20分鐘點幾個選項就能賺到1年的年終獎?
2016年出現了直播風口,2017年下半年出現了線上娃娃機風口,如今在2018年的第二周出現了直播答題風口。
但是直播答題真的是風口嗎?
繼2016年“百播大戰(zhàn)”和2017年“百娃大戰(zhàn)”后,2018年還會不會有“百題大戰(zhàn)”?
從視頻直播到線上娃娃機,再到直播答題,其實本質上都是實時音視頻和其它相對傳統的固有玩法的結合和創(chuàng)新。
直播就是實時視頻加電視廣播,線上娃娃機就是直播加物聯網,直播答題就是直播加《開心辭典》式的在線競答。
對直播平臺來說,也許是一次煥發(fā)第二春的機會。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似乎是零成本就可以通過直播答題獲取獎金把知識和運氣變現,輸了就當學習新知識了。
但實際上真的如此么?
最近幾天我把沖頂大會、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等幾個答題平臺都嘗試了一遍。
大多數人是在朋友圈看到別人在玩,就湊湊熱鬧。
我也是,起初經常在朋友圈看到360的網紅——歡神在玩,而且還贏了獎金。
我頭腦比較簡單,沒什么常識,但還可以拼拼運氣。
反正都是選擇題,不知道答案就隨便蒙一個。
畢竟大部分人都對未知的東西感到好奇,對于自己從未見過、從未經歷過的東西,都喜歡去關注、參與。
參與直播答題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為了體驗一下,滿足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
你要是知識儲量足夠,那更好,通過答題,我們告訴你知識就是財富,快小醒:yyyzhan幫你把知識變現;
知識儲量不夠也不要緊,就算不知道答案,也能蒙一個,運氣好的話,蒙對了也有錢拿。
直播答題就很好地抓住了我這種市井小民的貪欲心理和賭徒心理。
如果答對了有一定難度的題,擊敗了全國動輒成千上萬的人,可以截圖發(fā)朋友圈裝逼;
如果題目弱智到你以為不可能有人答錯,但事實是永遠有人選錯,這個時候可以截圖發(fā)朋友圈吐槽;
如果全答對分到了錢,成功把知識變現,更是成功地把自己包裝到了一定高度,畢竟12題全中已經遠遠地與普通人拉開了的距離。
說人話就是,直播答題幫助我滿足了虛榮心。
只要能夠在別人面前顯得自己某些方面優(yōu)秀,都能滿足你的虛榮心。
像OPPO手機,前置攝像頭越來越清晰,美顏程度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前后兩千萬”這個點我覺得特別好,表面指攝像頭像素,更深層的是什么呢,我覺是暗指真人整容前后的費用。
還有美吐秀秀,它能讓男生女生通過修圖讓自己更好看更漂亮,從而滿足虛榮心。
所以現在裝逼可方便了,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畫質更清晰,讓別人吐得更快。
我并不是說修圖不好,畢竟我也經常被自己的自拍美吐?煨⌒眩簓yyzhan大多數喜歡評論我666或者是辣辣辣,應該是想表達辣眼睛。
發(fā)別的我也過意不去,畢竟除了自拍也沒什么好看的圖片。
但現在我答應你們以后盡量不發(fā)自拍了,盡量多參加直播答題,舉起知識的明燈,用知識裝逼。
直播答題其實戳中了人性的幾個需求。
它是一個產品,只要是產品就肯定能滿足一部分受眾的需求。
現在它告訴你,你不用拋頭露面,隨便你蹲廁所、癱沙發(fā)還是鉆被窩,只要稍微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爽不爽?樂不樂意?想不想要?
不用出門,不用像《開心辭典》、《一站到底》一樣在聚光燈下眾目睽睽頂住壓力答題,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答題姿勢都沒人管你!
是不是可以讓你盡顯懶惰本質的同時靠運氣蒙對題目分獎金,又不讓別人知道原來你這么猥瑣喜歡在廁所玩手機?
又貪婪又懶惰,想裝逼還需要安全感,那就去直播答題吧。
而安全感,其實是馬洛斯需求層次中很底層的一部分。
事實上,我們使用任何產品時都會特別在意安全問題。
比如紅衣教主的360就是直接解決用戶的安全需求、或者把安全作為核心的亮點來吸引用戶的。
而懶惰表現為心理上的一種厭倦情緒,它麻木你的思想,約束了你的一切行為,你變得只想去做簡單的事或者不想做事,只想休息、享受。
所以,除了“好奇心”、“貪欲”、“虛榮心”,直播答題還利用了人性中的“懶惰”和“安全感”,讓你在休息、享受的同時還能賺錢,是不是很爽?
但是,能不能持續(xù)是個問題。
大多數人是在朋友圈看到別人在玩,就湊湊熱鬧,并非是為了答題而答題,更多是因為新鮮感、誘人的獎金以及可能會被滿足的虛榮心。
這種依賴反復刺激人們的貪欲與賭徒心理的平臺模式,本身是沒有任何品牌忠誠與平臺黏性,人們參與的主要動力僅僅是獲取獎金。
比如我,起初在朋友圈看別人發(fā)過一次,也沒什么沖動去了解;但隨著朋友圈發(fā)的人多了,還看到有人拿到錢,就好奇想去看看。
高額獎金的誘惑,超低的參與門檻,瞬間涌進了一大波人。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經常答了5、6道題,然后就結束了。
可能你每天只有2-3個時間段會進入平臺,而出現答題錯誤后,95%以上的人都會選擇離開。
因為剩下的人能否拿錢跟我無關。
久而久之,答題真的只是答題。
自覺獎金無望,我還為什么要繼續(xù)參與直播答題?
無非只是碰碰運氣罷了。
如果是為了通過答題賺錢,提升知識儲量就成了唯一的關鍵。
但是這個“提升知識儲量”的目標太宏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普通人很少會有目的性地去日積月累地靠近這個目標,所以能站上《一站到底》的畢竟是少數人。
如果全部題目只有你一個人答對,你就可以一個人獲得全部獎金,真的是這樣嗎?
做夢可以,但別太過分啊。
真實答對所有題目的用戶數據和真實的獎金數目,我們也不得而知。
舉個例子,假設獎金有50萬,有100人答對了所有題目,那每個人可以獲得5000元;但平臺完全可以把答對人數公布成5萬人,而真正答對題目的人從本來可以獲得的5000元變成了10元。
所以平臺呈現數據的可操作性,你懂的。
對我們用戶來說,蜂擁而上去答題,答題全靠蒙,蒙錯就走人,毫無忠誠度可言,也不存在持續(xù)的需求。
新鮮感一過,就一哄而散。
但我衷心地希望,直播答題一定要火到春節(jié)前后。
這樣我們在過年走親訪戚去拜年時,遇到尬聊的親戚再也不會冷場。
——阿姨吃菜~
——阿姨這道題咱們選第一個~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