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由B.A. 蘇霍姆林斯基所著,這本書是作者為了解決教育中我們常遇到的問題,為中小學教師所寫的一本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墙o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00字欣賞,大家一起來看看。
工作中經歷了挫折才知道去思考,有些時候不要只是一味的埋怨和責怪學生,也要反省自己 有沒有做的不恰當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靜下心來充實自己!督o教師的建議》是我反復讀的一本書,以前讀的時候覺得難以理解,不符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反復讀它的時候,就覺得文中很多內容都值得細細品味。本書是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共有100條建議,每一條都既有理論,又有案例,它對我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啟發(fā)。
在實際教學生活中,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不知該如何備課上課才能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不知道該如何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有興趣。外出學習聽優(yōu)秀教師的課時,常感嘆于他人的優(yōu)秀,感嘆于他人知識的廣博,可是,觀摩的再多,如果自己不去讀書學習,自己不求進步,永遠都無法學來別人的方法!自己才疏學淺,不善于學習,必定在工作中缺少相應的方法和教學智慧。書中第二條建議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這一條說到那些優(yōu)秀的教師 ,他們從來不抱怨沒有空閑時間,他們每一個人談到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都會說是終生都在備這節(jié)課的,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
雖然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覺得自己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總是抽不出時間來讀書,讀了這一條之后,我才知道時間是自己擠出來的,只要你想學習,你就會想盡辦法擠時間學習,不把工作忙和事務多當做不讀書的理由和借口。如果你想真正的提高自己,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比較輕松自如,沒有困擾,就應當克服一切困難來充實自己。日積月累,量變會引起質變,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我們的思想和工作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書籍的影響。
建議第62條“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一個人到學校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可是多么遺憾許多教師常常忘記了這一點),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應當用到記憶上,而應當用到思考上去。反觀自己過去的課堂,哪里是想到讓學生變得更聰明?有時候就是按照教參上的問題和解說一股腦丟給學生,設計問題沒有經過自己的深入思考,也沒有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再加上課堂上急于“趕路”,學生成了接收老師知識的容器,哪里能變得更聰明呢?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圣的戰(zhàn)栗中如癡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認為是個死人。但是我們還常常會看到那些被無力勝任的死摳功課的苦役折磨著的活死人。”“死人”和“活死人”一下子觸動了我麻木的神經,是啊,因為老師思考的欠缺,又怎么會時刻想著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呢?所以這樣的課堂,雖有有生命的師生參與,而雙方的大腦卻如同木石不夠靈動,死摳知識、死摳功課的學生就如同每天不停運動的機械。所以,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的心靈的真正的教育者。
現實工作的阻礙讓我認識到自己的無知與無力,《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教會了我思考,給我指引了工作的方向,讓我知道了我的讀書生活剛剛開始,需要堅持下去。征途遙遠,已經落在了后面,即使趕不上別人,也得慢慢前進!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