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是一部由英國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執(zhí)導的一部傳記紀錄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影片通過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歲的7個孩子,并在以后定期采訪這些人來傾聽他們的夢想和變化。小編整理了一篇網友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看書累了,我喜歡看看記錄片,那是另一種讀書。
昨天看了紀錄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萬千。
片子是英國格拉納電視臺拍攝的,選擇了來自英國不同地區(qū)、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歲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記錄他們的想法和生活。從7歲到56歲,跨越半個多世紀,記錄了他們的大半輩子。而這14個孩子的未來,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無一例外的過著優(yōu)渥的生活;三個中產家庭的男孩,僅有一位進入牛津大學,其余兩位仍舊中產;而那幾個來自于底層社會的孩子,年老的他們無一不做著普通的底層勞動,甚至與失業(yè)相伴。
這本來是一個揭示英國階級流動固化的紀錄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國何嘗不適合?有人做過一個調查,清華北大的學生,其父母社會經濟地位高的比例遠遠比社會經濟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會在清華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家庭條件優(yōu)渥。
這是一個很容易引起爭議的結論,有人會說: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錢的人才能上清華北大?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認為一個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資源是互補的。什么是資源?比如說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考試,每年都會有本科生期末考試的原題出現,而這些原題,本校的學生是要比外校的學生容易找到的多,這就是資源。
再舉個例子,兩個同樣努力的孩子,他們的成績也許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師輔導班,一節(jié)課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錢補習。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許要幫家里干活、或許要去發(fā)傳單掙生活費……慢慢的、慢慢的,兩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不是努力就可以彌補的。
老祖宗有句話叫“寒門出貴子”,確實現實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遠一點說,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點說,馬云總算一個吧?然而中國十三億人,宋濂馬云之流有幾個?為什么每出一個就會轟動一時、遠近聞名?因為這樣的人太少了呀,誰會巴巴地去報道哪個首富家的兒子開了什么公司(王思聰除外)?誰會去關注哪個二代出了什么成績?因為在人的潛意識里,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從泥潭里爬起來并且走上人生巔峰的人,才會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靈。你看,寒門出貴子,我們努力了還是可以成為鳳凰的。
我說“寒門難再出貴子”,還因為一個人的家境決定了這個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沒有見過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見過,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蛟S你還在美術課上學習斷臂維納斯的美,人家已經站在盧浮宮自己領悟了。而片中,三個精英家庭的小孩說他們讀《金融時報》、《觀察家報》和《泰晤士報》,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甚至已經有了隱隱地規(guī)劃——做律師、上劍橋的三一學院。但是出生貧寒的小孩呢?他們遠遠沒有如此眼界,他們只希望“見到爸爸”、“做個賽馬騎手”。當然,理想沒有貴賤,誰說想見爸爸不是孩子最純真的愿望呢,只是階級的遠見性由此已經可見一斑了。
老一輩有一個說法:一個人的手骨肉勻稱、細皮嫩肉,那么他是一個有福之人。以前覺得封建迷信,現在卻覺得大有道理。為何呢?細皮嫩肉說明什么?說明這個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錯,一個家境不錯的人,只要不出大問題,將來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遠,終究寒門難再出貴子。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