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是日本作家東野奎吾的又一部經(jīng)典著作,這部小說曾被很多人改變成電影,小辮子恒利了一些網(wǎng)友們對這本書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01
種草東野圭吾。最近買了一本《嫌疑人x的獻身》。
事物中存在比較的,作品也分三六九等。很遺憾的是,這本書并沒有達到我的預期,很可能因為你一旦看過他的巔峰作品《白夜行》,那個直戳人性的巨作,那個幾乎環(huán)還相扣的案情,和最完美的守護,其他的都顯得格外蒼白。
可是我之所以寫書評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名氣,而是因為它那個失敗的守護者。
因為愛人殺了人,石神寧愿自己去再殺一人彌補了案件的漏洞,也不愿告訴愛人真相。真正的真相。
作品分為兩部分。一半講述肉體的繁華熱鬧,另一部分講述靈魂的寂寞荒涼。而上片的喧鬧,只是為了襯托下片的嘶啞。
第230頁,真相大白。
我在想究竟,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夠支持石神對晴子付出那么多,那么多。甚至在案發(fā)開始,他就做好最壞的準備。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晴子活下去。
“這是我能想到至為純粹的愛情,絕好的詭計。”東野圭吾說到。
我被這出乎意料的結局嚇到了。
石神自首,他,把自己描述成一個變態(tài)跟蹤狂。“一切都和晴子沒關系。”他一直在做得,就是這件事情。
好比一個泥潭。晴子深陷在那個深淵里,而旁觀者石神介入,讓晴子完美退場,自己卻被吞噬。
這是一種幾乎瘋狂可怕的信仰。
可是當晴子知道真相,她自首了。最后結尾,石神望著走廊彼岸走向自己的晴子,怒吼著,喊叫著,喃喃著。“仿佛要把自己的靈魂嘔出來。”
我明白了,這就是獻身的含義。
石神的守護,那么完美的計劃,可是卻以晴子的自首告終。他失敗了。
另一方面,晴子的行為無非展示一個信號“我不想欠你的。”也是自始至終,晴子都無法接受石神的愛。
他的獻身有沒有意義?
我問自己。
我沉默了。
02
時隔三年,我又再次翻開這本書。這次帶我強烈的震撼和感動,依然不減當年,仍然讓人難以平靜。三年前,高二的我可能只是覺得結局出乎意料,佩服作者縝密的思維,當時也許看不懂,也猜不透石神對靖子深沉的愛。
《嫌疑人X的獻身》是我接觸東野圭吾的第一本小說,當時這本書為我打開的新世界,直到現(xiàn)在,依然熱烈地顫動著。在我個人看來,這本書最成功之處在于一個“愛”字,而且是一份純真到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的愛。
石神原本只是一個呆板,不修邊幅,生命中永遠只有數(shù)學的人,他在研究數(shù)學的過程跳進了數(shù)學的世界里無法自拔,但是當有一天他突然感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時,他決定自殺。但是一聲門鈴改變了他的命運。兩個母女進到了他的世界,因為一雙美麗的眼睛,他不顧一切,瘋狂地愛上了靖子。他原本也只是想默默守護對母女,但是忽如其來的不速之客打破了她們的生活。石神不得不出現(xiàn),不得不出手了了,而后故事開始了。
其實我很贊同最后湯川告訴靖子真相,也許不知道真相的靖子會過得很幸福,但是這是一條人命,注定她是過不安穩(wěn)的。所以長痛不如短痛吧。她最后也終于理解了石神對她的那份深沉的愛,那份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你的執(zhí)著,那份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的癡情,盡管是這樣的結局,但是他們都各自安心了,應該也是最好的答案了。畢竟犯了錯就應該承擔后果,盡管可能有些人是罪有應得,但是不管怎樣,就算靖子渾渾噩噩地過活,但是想起來肯定會心有余悸,還不如去面對錯誤,這里應該會活得心安理得,快活一些吧。
羨慕石神對靖子的愛,不必說出口卻重如泰山的愛。所以歸根結底,一切因愛而起,最后也因愛而終。
03
“整個案件是一個清晰簡明的定理,優(yōu)美的是證明這個定理的步驟。”豆友說。
不像其它偵探小說設計謎團一步步去探求真兇,東野圭吾的魅力在于開頭即讓你知曉殺人過程。似乎沒什么好讀的了,誰都不喜歡開端即知道殺人兇手。然而已知真相的你,卻像磁石一般仍馬不停蹄的看,吸引你的是精妙絕倫的探案過程。生活中有這么多細節(jié)被忽略:他的一顰一笑,他的繁雜信件,他在玻璃門隨意的牢騷,自行車的新舊,被燒了一半的衣服,不能證明的不在場證明……對手很強大,是真相還是陷阱?一次次審問是逼近核心還是誤入歧途?
東野圭吾用簡潔筆墨,出色的語言描寫把所以人寫活,即使是一個小民警也有他的個性他的感情。讀起來信息多而不雜亂,插雜著有趣的數(shù)學定理與數(shù)學思維。擁有這些堪稱精彩,讓你讀時酣暢淋漓,然而他并不罷休,他還用感情倫理去震懾你。讀時被精妙推理吸引,讀后為人物命運沉思。
《詩經(jīng)》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石神對靖子我認為不是愛情。那不是肉體上想要征服的欲望、快感,不是想要生活在一起的暢想,如豆友所說,是對美的欣賞。每天見一眼,足夠;聽一聽他她們的談笑,看見那雙美麗的眼鏡,足夠;那,是藝術吧。石神,自認為不懂藝術,然而,作為厄多斯的教徒,堅信完美的定理必然有完美自然且簡潔的證明過程;不用計算機,堅持用筆,紙與思維去開墾數(shù)學王國…這都是在追求美吧。然而他卻不懂感情,再強大的邏輯終究換不來美好的結局。追求美就去發(fā)現(xiàn)周圍一切人的美吧,用殘害其它生靈來呵護美,最終換來崩潰的吶喊,最絕望的結局。
04
《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總體概述
“一切自以為是的讀者,最后在塵埃落定之時都栽了個跟頭”是我在讀東野圭吾小說之后的感受。這是東野圭吾繼《白夜行》之后他的另一巔峰之作,其實關于這個作家我也不過近期看他的幾本推理小說之后才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劇情設定上《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實屬一部結構緊湊,人物脈絡 清晰的作品。因而在前期劇情鋪墊上,讀者很輕易的就猜度著兇手是誰。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不同于一般的作品,其重點渲染的懸疑環(huán)境并非是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更多的側(cè)重于人物隨內(nèi)心的波動,以及存在于各種人物之間相互的牽連。一部推理小說與一般的文學作品不同,它并非偏好營造一種復雜的“情”和“感”,而是側(cè)重于“設題者”與“解密者”之間的斗智斗勇。一旦推理小說脫離開來了“推理”,一切巧妙精巧的設計也就變?yōu)?ldquo;文學情結”,那不會讓讀者感覺到“出人意料”和“恍然大悟”。但是《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卻與一般的“推理小說”不同,他巧妙的將“罪犯”和“神探”之間的爭斗,轉(zhuǎn)化為“廣泛”而“常見”的情感、倫理、道德之間的較量。比如《嫌疑人X》中男主人公“石神”與救贖“靖子母女”、數(shù)學天才“石神”與學術伙伴“湯川學”、“靖子”與糾纏不清的前夫“富堅慎二”,靖子母女等人物之間的關系。而這種人物關系作者早在開篇前幾個序中就交代清楚了,似乎誰是兇手早就已經(jīng)敲定好了,剩下的工作唯有警察與嫌疑人之間的較量。在我讀完前半本書前,我仍然自以為是將自己至于上帝視角,認為作為一個讀者的我是高于一切人物“知覺”的“上帝”。殊不知這種“自以為是”和“先入為主”的想法使我在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上栽了跟頭。
自己閱讀書籍時操之過急毛病讓我在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后,產(chǎn)生了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在書籍背后我仍能感受到作者的嘲諷,甚至是一股讀者的得意勁被打壓隨后跟來的寒意。作者也許得意的說道,我已經(jīng)認真的給過你們線索,從這線索中尋找答案的你們不該感到訝異。尤其像我這種偏重于意境唯美和現(xiàn)實批判文學作品的人,是從來不會在細節(jié)上過于咬文嚼字的,講平常一點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是再馬虎不過了。
《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劇情點評
東野圭吾小說最為精彩的部分莫過于其劇情的陡然轉(zhuǎn)變,尤其是當你還停留在上一章節(jié)中對另一個人的猜忌時,下一秒就將矛盾轉(zhuǎn)換為另一個人。當然在《嫌疑人x》中體會的并沒有那么明確,因為故事的敘述方式就是從正常的順述開始的。讀者并未叢中找到過多的疑點,尤其是在描寫靖子母女與富堅慎二之間的糾葛時,其實犯罪動機就很容易被猜測出來,以至于后期警察在事發(fā)后第一時間懷疑的對象就是她們。就當讀者開始為“警方”嚴絲合縫的審訊感到后怕時,注意卻不可思議的轉(zhuǎn)移開來。
很明顯,顯然犯罪嫌疑人X石神偽造了事情的經(jīng)過,而作者也隱瞞了一些事情的真相。劇情的發(fā)展逐漸走向高潮時,我們又開始驕傲坐上了上帝的“座椅”去窺探故事。這里就不得不為東野圭吾高超的筆法所折服,東野圭吾很巧妙的運用一般文學的手法去刻畫人物內(nèi)心活動,使我們不得不相信作為故事的第一敘述人(故事陳述者)是不能欺騙讀者。而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也必定是其人物特性的真實寫照。
或許,我們被一般的文學作品的敘述方式所欺騙了。因為人物內(nèi)心所述并非真實寫照,其中可能參雜了“偽”和“虛”。這個手法的運用其實在他早期作品《惡意》中可見端倪,《惡意》其實講述的就是人性罪惡能到什么程度!稅阂狻分须S著劇情的發(fā)展,讀者逐漸改變了對野野口修的看法,從原來的一個“堅持原則的人”化為“極惡的人”。
因而媒體評價道: “東野圭吾最得意的作品,將讀者從頭到尾徹底欺騙。”——《讀賣新聞》
關于《惡意》這部作品我就不過多贅述了,表達的意思就是這種顛覆傳統(tǒng)的筆法就是他作品中的意外。出人意料的感受大多停留于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斗志斗勇,然后我們在這次比賽中就輸?shù)袅恕F鋵嵱∠笞顬樯羁痰氖菍κ裥愿竦目坍,這個人到底是陰險狡詐之人?還是知恩圖報的善人?還是妒火中燒而無惡不做之人呢?他為了守護心愛之人不擇手段的去隱瞞犯罪制造完美的騙局,看似是個性情中人。但是其殘忍的手段卻無法認同他是個“真正的人”,以至于讓他曾近的競爭對手湯川學感到失望和頹喪。這也造就了后作“伽利略神探”中那個看淡一切,不愿“出山”的冷酷的湯川學形象。
在湯川學看來這樣的人是沒有資格成為能夠競爭的對手的,因為他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錯了地方。
“看起來像是幾何問題,其實是函數(shù)問題。”作為全小說的核心線索,看似毫無作用卻揭示了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行。也就是說一件事之所以蒙蔽真相,無非就是讀者偏愛人們的第一感官去解讀。一旦參雜有自己的解讀,人類的誤會就會產(chǎn)生。
因而每個人都是運作著的齒輪,這個世界一旦少去了一個齒輪就會出不協(xié)調(diào)。這種不協(xié)調(diào)將會向外界傳遞著或“發(fā)散”或“收斂”的信息,稍有敏銳直覺的人就會發(fā)覺。湯川不經(jīng)意的揭示案情的關鍵手法,其實也借著齒輪暗喻“法理”與“道義”之間的矛盾。在湯川看來,不論是基于什么目的,基于什么猜測都不過是自我主觀的“安慰”。也就是說存在的“真理”是宇宙中原封不動本來就存在著的屬性,個人的感性或是理性的解讀也好,都不過是對真理權威的挑戰(zhàn)和逼近。在湯川看來,就算是流浪漢他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也絕非代表著個人意志就能無限隱沒另一個人的存在。
就像YUKAWA說的“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本身能決定自己的用途。”
真理永遠不會因為個人的曲解就變味,也不會因為個人的感性就變得偉大。即使石神是基于道德和贖救的角度來說,他終還是錯了,既然錯了就該付出相應的代價。一代物理大師終究還是敗了,敗不在他的推理能力,而是自己對石神的過于信賴。原本他以為與老友的久別重逢是上帝的安排,也以為這個男人在世俗與社會的重壓下仍然堅持真理,并默默的為著自己的信仰而努力著。石神沒有向數(shù)學真理妥協(xié),沒有向污濁不堪的社會妥協(xié),卻被愛情折彎了腰。
在臨近結尾,湯川用似勸非勸的方式向石神傳遞了自己對案件的解法。借此向石神拋出的最后一絲救命稻草(自首),而石神最后也確實以自首回應了老友。只可惜這次石神的做法卻徹徹底底的傷了老友的心,他選擇了繼續(xù)隱瞞真相,想借自己的犧牲來洗脫靖子的嫌疑。
石神此前被靖子救贖,也想要借此次來報恩。
很可惜,現(xiàn)實中不想小說那樣對主角和配角有明顯的分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石神的偉大愛情是否偉大呢?在我們讀者看來是這樣的,但是從其他歷經(jīng)者來說呢?靖子并沒有得到救贖,反而在湯川的泄密中愈發(fā)感到自己罪孽深重,無力承擔這樣“偉大”的愛情而選擇自首。石神是卑鄙的,他的愛情固然偉大,但在知情人開來這種自我犧牲無非只會造成更大的苦痛。靖子若是沒被湯川提點,或許她會繼續(xù)錯誤的活著幸福的人生。而石神也將錯誤的選擇自己的正理。這個世界卻毫無感動和憐憫,因為“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不會將錯誤進行到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