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宇宙與人有感
文/閆平平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戳恕度伺c宇宙》之后,我更加深刻的體味到了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使我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的信念,使我更加認識到物質世界的唯一性。
看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chǎn)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nèi)祟惥褪怯苫蚪M成的。自從人類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結構,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塵埃,只要經(jīng)過特別精致的編排,就能締造出生命這樣的高級物質形態(tài),而且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宇宙與人》這部影片汲取了現(xiàn)代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人類學和生命科學等諸多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運用了大量科學數(shù)據(jù)、圖像和實例,揭示了宇宙奧秘的真相,解答著一個個令人類曾經(jīng)迷惘的問題。讓我深刻領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質。它用現(xiàn)代的科學文化知識向我們詮釋了世界是物質的,生物起源于物質,物質是人類起源的基石。
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生物的起源,明白了單細胞生物到智能的人類是如何一步一步進化的。地球源于太陽,太陽才是真正的生命的締造者。宇宙是那么地神奇,在眾多星球中,它選擇了地球,給了它生命,這更是奇跡。這種奇跡其實也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因為地球的特殊構造為生命的出現(xiàn)提供了機遇。
自然界中,四種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維系著整個宇宙。太陽為地球創(chuàng)造了生命,但由于力的存在,或許曾經(jīng)地球也被這種力毀滅過,又誕生生命�?茖W家們的不斷研究,向我們揭示著那些奧秘。宇宙創(chuàng)造了人類,人類發(fā)展了,又去研究宇宙,科學家們研究太陽系的行星,只想發(fā)現(xiàn)有沒有生命存在。然而,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和地球最相似的金星,也未成為另一個生命的搖籃。太陽創(chuàng)造了生命,但它也可以毀滅生命,它的強光、強磁場及射線等都是非�?膳碌模际强梢詫⑸鼜氐讱绲�。
地球上生命的誕生也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日日夜夜的進化得來的,地球的演變最終產(chǎn)生了生命。地球上環(huán)境的完善也是眾多因素影響的結果。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它留給我們了足夠做美夢的溫馨長夜,然而它卻由于質量太小而只能成為一顆死行星,這也許就是宇宙的選擇。
太陽系那么多顆行星,但卻只有在地球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生命存在的痕跡,這是宇宙的選擇。人類的出現(xiàn)帶來了人類文明,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并反作用于物質。
物質世界是那樣地美妙,在宇宙漫漫長的演變中人類只是那精彩的一段�;蛟S人類的誕生,正是宇宙安排的,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我由衷的相信馬克思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鑒于這些事實,我們堅信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
然而,這并不能讓我產(chǎn)生“人類是萬物之靈”這樣的觀點。雖然人類擁有智慧,擁有思維,但這也無法改變?nèi)祟惒贿^是龐大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事實。茫茫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就連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濫用上天賦予人類的智慧去破壞生態(tài),最終將遭到我們所在的宇宙無情的報復!
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xù)去創(chuàng)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
人們對宇宙的探索,開始于望遠鏡的發(fā)明。400多年前,荷蘭人發(fā)明了望遠鏡,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透過各種探索,人們發(fā)現(xiàn),太陽其實是一個火球,體積相當于11個地球。太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燃燒,發(fā)出光和熱,照亮了地球,也照亮了生命之源。太陽在燃燒中衰減,在不可知的未來,太陽可能有燃盡的一天,到時宇宙將是一個黑暗的世界,這也意味著地球的毀滅。陽光是萬物之本,失去陽光,便失去了生命。
動植物的生長,人類的進化,都離不開陽光。最早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藻類,它們吸收陽光,釋放二氧化碳。幾億年下來,植物制造的氧氣則是使世界錦上添花。由于各種分子運動,4億前在天空中形成了臭氧層,也在這個時候,生命從海洋向陸地延伸。當氧氣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動物也在進化,發(fā)生突變,所以世界上的動物種類也越來越多,也就有了人類的出現(xiàn)。人類的出現(xiàn),才是世界真正存在的關鍵。人類是由猿分離出來的,最多不會超過1000萬年。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各種機能最復雜,最神奇。人類延續(xù)了地球的生命,也延續(xù)了偉大的世界。有幸成為社會的一員,我感到很榮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人類的偉大和不平凡。
這次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宇宙,也重新認識了人類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曠神秘,讓我感覺到人類的渺小;人類的生命歷程,讓我感到生命的可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多點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人生,讓自己過得更充實自在。
在上次的馬哲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科普片——《宇宙與人》。本片描寫了作為母親--宇宙給予我們的太多了,供給我們生存,發(fā)展的所有資源;水、空氣、土地、森林、礦產(chǎn)和臭氧層,母親已把她所有的一切都賜給了我們。可是我們--宇宙的兒女,卻把母親所給予的財富--那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和可再生資源都逐漸地揮霍和糟蹋殆盡,使母親傷痕累累,也使我們陷入危機。我們不能繼續(xù)下去了,我們已長大成熟了,應當善待和奉養(yǎng)我們的母親,這就是本片告訴我們的。
只有一個宇宙。物質的宇宙能夠演化出生命,目前我們唯一所知道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但準確地說,生命很吝嗇地只選擇了它的第3顆行星——地球,生命在這顆星球上誕生并且改造這顆星球長達近40億年。從生態(tài)看,地球的美麗是獨一無二的,然而今天的地球因為有了人類,就不僅是生態(tài)星球,同時還是一顆文明星球。就是說,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必須善待地球,善待生命。
一個曾在法國“鯨魚學校”上學的13歲的學生,有一次他這樣寫道:“鯨魚是如此安詳,并讓我接近它。()它們的身體徐徐擺動。我靠近了一頭在母鯨上邊回游的小鯨魚。它藍色的已經(jīng)距我僅20公分,不安地望著我,不知我將怎么對待它。這太誘人!我忍不住去撫摸它,它身上有很多小裂口,我看到我的手指在它光滑的皮上留下長長的痕跡。這是多么美妙啊。”
實際上,萬物的存在意義都不在自身中,而是一種過渡,并從屬于某種更超越的目的、目標。大自然就整體就是一個有機的組織,各部分相互協(xié)調并承擔著統(tǒng)一于某種普遍廣義秩序的功能。這種現(xiàn)象就是宇宙存在著內(nèi)在的、預設的和諧的秩序。哲學已從生物學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了生物設計的“目的性”,自然進程的“目的性”是一個普遍的理念。只有理解了這種目的性,才能超越對于自然過程的機械性解釋。
宇宙進程絕對不是無組織、無目的、無理性的。在貌似無機與偶然的大自然的事件之后,存在著一張神秘而不可見的網(wǎng)。在這張網(wǎng)上有目有綱,這個無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網(wǎng),也就是老子所言的“天網(wǎng)”,就是“天道”,也就是莊子的“天籟”,就是黑格爾的“邏格斯”、“絕對理性”,康德的“先驗理性”。顯然這種以“信息”和“能”概念為基礎的超越物質和精神的第三類哲學本體范疇,實際上對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已經(jīng)作了某種有意識的消解。這一觀點可稱為辯證唯理論。
宇宙的本體存在是理性的存在。這種理性,就體現(xiàn)在自然現(xiàn)象之后的秩序、法則、組織。這種理性不是被人的思維所主觀決定的。相反,人類思維是以符號系統(tǒng)模擬和把握著宇宙中存在的本體邏輯組織。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跡,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跡,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chuàng)造出智能,創(chuàng)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我們可以認識規(guī)律,但也必須尊重規(guī)律,這樣,人與宇宙才能和諧共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公文素材庫友情提示:本網(wǎng)站所有內(nèi)容為共享上傳提供,不涉及任何商業(yè)利益,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Copyright © www.hmlawpc.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時代 共享你我他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