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愛媽媽“小手拉大手”志愿活動總結
為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志愿者的科普熱情及專業(yè)優(yōu)勢,將專業(yè)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為藥學科普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我們志愿小分隊參與藥學科普志愿者“小手拉大手”社會實踐活動,幫助農村婦女提升安全合理用藥科學素質。
這個假期的實踐活動是進行居民用藥的相關調查,通過開展在農村宣傳欄張貼海報、邀請農村婦女關注安全用藥科普微信公眾號免費獲得科普知識、填寫調查問卷、向參與活動的婦女贈送安全用藥科普知識讀本等線下活動,向農村母親及廣大婦女傳播普及安全用藥科學知識。
在這個調查活動的進行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難題,現在人們對于自我隱私的問題較為重視,所以在調查之初人們會詢問是否會涉及私人問題。在進行問題交談中,由于自己的知識有限,同時對于與婦科及婦嬰相關問題的了解不多,對于一些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也無法做出明確的解釋來進行解答。這使我意識到自身知識的有限,作為藥學專業(yè)的學生,我未能做到對更廣知識有所了解。
在這項活動的調查中根據調查結果發(fā)現農村居民對于用藥安全未能有正確的認識,對于藥物的存放、使用都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在藥品的服用方面,用量、時間、忌口、副作用有些都沒有及時向醫(yī)生詢問。對于用藥的科普,類似于報刊、雜志、櫥窗展板、手機公眾號推送等可以成為讓人們更多了解用藥安全知識的介質,居民沒有一定的重視,對于用藥知識沒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對于在農村進行用藥安全的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智愛媽媽”行動中,讓我們感受到媽媽們對于自己身體健康的一些忽視,直至病況反復或者出現幾周甚至更長才會選擇向醫(yī)生詢問自身病況。由于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責任重,事情多,對孩子們重視,她們會在有時間時才進行就醫(yī),沒有做到及時就醫(yī)的情況存在不少。她們會對疾病進行相互交流,又是會從對方的病史上找到好的治療方式,但是在一些疾病方面她們沒有相關了解,有時家中也沒有相應的康復條件,在沒有完全康復之前就已經投入到家庭勞動中,這對病情的徹底治愈有很大影響。
參加志愿者的這一段時間里,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領悟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作為志愿者我們不過是在盡一份真心,小小的動作都會有巨大感染。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轟轟烈烈的事。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了解,我們認為農村用藥安全任重道遠,也發(fā)現了自己離一個職業(yè)化的人才還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職業(yè)技能、工作習慣和工作思維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上。好多媽媽們的問題我們無法做出滿意回答,比如她們會問我們具體病癥該用什么藥,或者這個藥的作用機理等等。專業(yè)面狹窄,由于剛剛接觸專業(yè)課,藥學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不夠,特別是各種藥品的用法作用,這些都限制了自身的發(fā)展。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我們會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主觀能動性,爭取能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從志愿者的服務工作中,通過謙虛,我們學會了許多人生的經驗。通過活動,我們得到很多的快樂與心靈的滿足,這一切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是從書本學習不到的。在許多的志愿服務的活動中,我體會到工作的成效取決于個人的積極性。積極地投入、熱情地參與、耐心地引導、不厭其煩地解釋說明,即使棘手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奉獻的過程中,我門的經驗也被裝的滿滿的,所以我們志愿者既是奉獻者,也是受益者?破栈顒渝憻捨覀兊乃季S,更磨練我們的意志。使我們更有能力,真心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從而回報于社會。
這次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想鍛煉我們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多的是為我們社會獻出一份力,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素質,社會責任感,發(fā)揮大學生志愿者的科普熱情及專業(yè)優(yōu)勢,為藥學科普事業(yè)貢獻力量。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