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書籍美化主題》說課設計
山東榮成石島實驗中學 王洪波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一號選手,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我說課的題目是《包裝書籍美化主題》。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來說一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內容,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圖片的插入與環(huán)繞方法
2、 掌握藝術字的設置方法,并能合理運用;
3、 掌握圖形的樣式設置與圖形填充方式。
【過程與方法】
圍繞《包裝書籍美化主題》微項目,學生通過在完成選題的過程中進行技術學習,體驗項目學習在“做中學”在“學中悟”的妙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課堂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和探究習慣,不僅注重具體操作、具體內容的學習,更著眼于探索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協(xié)作與交流能力培養(yǎng)。
接下來說一下教學內容
二、教學內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選自泰山版教材第一冊下第二單元的微項目2,在本單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與微項目1《規(guī)劃書籍的整體版面》、微項目3《用標題生成目錄》共同完成個性文集的編輯,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將體驗和感悟到精美的封面和引人入勝的序言對美化和突出書籍主題有巨大作用,進而掌握包裝書籍美化主題的技巧與方法。
【學情分析】
本次教學的對象是初一的學生,他們對Word并不陌生,小學階段已接觸了Word文檔的編輯,學生具有基本的操作能力,但沒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所以課堂上,應根據(jù)他們的已有知識,通過及時的提示、精要的概括,讓他們的知識系統(tǒng)化并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激起他們繼續(xù)學習、探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文字與圖片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圖片的合理應用。
三、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倡導項目學習,本課采用項目教學法,“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指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通過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相互合作、課堂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也可以參考教師準備的微課,還可以通過請教老師來解決在完成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新教材采用項目型結構來設計,項目學習主要包括項目引言、項目選題、項目實施、項目交流四個環(huán)節(jié)。
㈠ 項目引言,激趣導入
時間2分鐘
項目引言要從思維、文化、技術及其價值角度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事例是他們最容易接受和感興趣的。我通過展示學生感興趣的書籍封面與序言來導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封面和序言是人們了解書籍內容和作者意圖的主要途徑,通過這兩部分內容引導讀者步步深入,從而產生閱讀的興趣。
[設計意圖] 由書籍的封面和序言導入新課,開門見山,簡單明了,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將學生引入項目學習的殿堂。如何為自己的文稿制作一份精美的封面或者一份引人入勝的序言,為文集錦上添花呢?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開端。
㈡ 項目選題,明確任務
時間5分鐘
項目選題是從內容與方法上進行指導,融合技術學習與技術應用,兼顧技術探究與實際使用。
在這個微項目中,教材提供了二個選題,分別是:
設計靚麗的書籍封面
規(guī)劃序言的內容和版式
這二個選題在技術和內容上各有側重,第一個選題注重畫面的整體感受,通過第一個選題學生可以掌握書籍封面的構成要素及圖片與文字、色彩的處理;第二個選題更注重序言的內涵及文字的表現(xiàn)力,通過第二個選題可以掌握文字的設置及通過文本框靈活布局。各小組根據(jù)自己小組的實際,進行充分地討論,從以上二個選題中選擇其一進行學習,并進行合理分工,協(xié)作完成。
[設計意圖]將知識點置于不同的選題中,從而實現(xiàn)分層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在完成項目選題的過程中理清知識結構,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㈢ 項目實施,在做中學
時間30分鐘
項目實施是整個項目學習最重要的部分,直接關系到項目學習的成敗,學生在進行項目實施前教師要進行必要的項目指導,項目指導要以技術為核心,以應用為目標,以學習過程為線索,指導學生如何去實施項目、學習技術。
針對第一個選題,要引導學生思考:
封面包含哪些元素?這些元素存在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理解圖片的環(huán)繞方式及他們在排版中的作用
圖形的樣式及色彩處理
針對第二個選題要引導學生思考:
序言的內容主要是什么?
藝術字起到什么作用?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合理利用文本框進行布局
在對學生做必要的項目指導之后,就可以放手給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相關技術,可以通過 “任務單”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通過任務驅動來完成整個微項目的學習。讓他們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既讓學生學會學習,又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項目實施是整個項目學習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難控制的部分,如何做到既放手又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項目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在項目學習中,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悟”,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學科知識和技能,更多的是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㈣ 項目交流,評價提升
時間8分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自評、互評——作品展示——教師評價、總結幾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完成項目,并根據(jù)評價反饋不斷進行完善,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交流深度的思維。
[設計意圖]學生完成一個項目后,一定要及時交流,展示和討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這是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說課設計,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威海市第十二屆教學能手暨第七屆學科帶頭人
(普通中小學系列)現(xiàn)場說課與答辯標準
項 目
評 分 要 點
教學目標
1.符合國家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與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2.目標明確、清晰,體現(xiàn)一致性。
3.各項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jù)合理、充分。
教學內容
4.簡述所說的課在教材中處何地位,有何作用。
5.分析學情,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處理教材內容。
6.重點、難點的處理及依據(jù)準確、科學。
教學方法
7.教學方法的設計及依據(jù)能夠實事求是,針對性強。
8.具體教學過程(導入、講解、鞏固等)的設計及依據(jù)符合學情,時效性強。
9.本節(jié)課教學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及解決的對策和依據(jù)操作性強。
10.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學過程
11.分析透徹,清楚明白。
12.教學方法運用得當。
13.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14.教學時間分配得當,課堂結構安排合理。
教師素質
15.儀表端莊,教態(tài)自然、親切、得體。
16.教學語言準確、精練、生動,語速、語音適中,普通話標準。
17.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知識面廣。
18.組織教學能力強,具有創(chuàng)造性。
現(xiàn)場答辯
19.能夠正確理解評委所提問題,應答及時準確,切合題意。
20.言之有物,條理清晰,結論明確,說服有力。
21.回答流暢,現(xiàn)場應變能力強,綜合表現(xiàn)素質佳。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