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館講解員工作感悟之復興之路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那是一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在看到國土淪喪,國人飽受日本鐵蹄的蹂躪時,艾青滿懷著對祖國的摯愛和以筆代槍的抗日決心,寫下了這首滿懷著激情的詩!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蔽蚁耄恳粋認真看過《復興
之路》陳列的觀眾,都會發(fā)自內心地流露出這樣的感慨。這淚水里有苦澀,有咸,更有甜。當看到列強步步進逼,祖國山河破碎的時候,我們的心里陣陣發(fā)痛。當看到許許多多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一次次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卻又一次次遭受挫折和失敗時,我們的心里回蕩著苦澀,隱含著一觸即發(fā)的力量。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黨團結和帶領各階層、各族人民探索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道路,逐步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在這崢嶸歲月中,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信念喚起了力量。當歲月穿梭到這里,我們心中的苦澀又融進了淡淡的咸,那是我們最熟悉且最離不開的味道,那是我們共同的期盼。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中國人民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逐步使國家走向了繁榮和富強。今天中華民族已經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是拼搏過后苦盡甘來的自豪,更是鞭策我們每一個人不斷前進的力量。
我常想,我是多么的幸運,能夠在國家博物館里從事講解員的工作,可以帶領觀眾徜徉于展廳中,和他們一起打開記憶的匣子,一次次踏上這段飽含著苦難、曲折而又光輝的偉大復興之路。我常感到,我是多么的自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能夠一遍遍重溫這段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幾代中國人為了民族復興不懈奮斗不懈追求的如歌歲月。在這里,我常常收獲感動和力量。能夠在工作中,向更多的觀眾傳遞知識,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感染并激發(fā)起他們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力量需要被傳遞。在《復興之路》的展廳里我見到過調皮的小孩子當看到《血肉長城》的雕塑時,頓時安靜了;我見到過似和我年齡相仿的青年人,在讀到李大釗臨刑前在獄中所寫的手稿時,淚水盈濕了眼眶;我更見到過許許多多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的老人們堅持從展覽的序廳走到了尾廳,他們不時地停下來,在某一張照片前,在某一件文物的身邊,若有所思。也許那里盛裝著老人們曾走過的歲月,也許那里有心底最深處鼓舞著他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不管我們是否經歷過那段時光,我們都在這里停下腳步,收獲感人至深的力量。
用心講解是我們的工作,而努力向觀眾傳播力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工作之余我也在不斷思考,作為一名講解員,如何能夠讓觀眾在短短的時間內更深刻地理解《復興之路》陳列的主題,如何能夠使觀眾在聽完講解后真的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我仔細去讀與近現(xiàn)代史相關的書籍,去聽講座,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是我們做好講解工作的必要前提。而在實踐中我也慢慢發(fā)現(xiàn),這只是我們要做的功課中的一部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找到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片長兩個小時,當我一氣呵成把它認真看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意猶未盡,被震撼著更被鼓舞著。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單就舞蹈和歌聲就足以把我的視線、聽覺緊緊抓牢。舞臺上,不論是歌唱家還是舞蹈表演者他們都投入極了,他們努力地表達出自己對那段厚重歷史的感悟,詮釋出了他們自己的感情,因此觀者自然而然的就和他們產生了共鳴。那一瞬,我突然意識到,在講解《復興之路》陳列時,也許最打動觀眾的正是那些我們共同被感染著的力量。沒有什么比文物本身更直接、更形象地去訴說歷史了。而后,工作之余我常踱步在展廳里,用心去體會文物背后的歷史帶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我也常觀察展廳里的觀眾,不同年齡的他們看到同一件文物或照片時流露的表情和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同一位觀眾在每件文物前停留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反饋的情感信息則更不相同。我仔細地收集他們的“體驗”,不斷地完善我講解過程中常常忽視的細節(jié)。面對這樣恢弘而精彩的展覽,我希望自己可以聲情并茂地講給觀眾聽,而這聲情并茂一定是來源于真情實感。
201*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陳列時提出了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他告訴人民 “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彼蚴澜鐐鬟f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shù)臍v史責任感和堅定的自信心,催人奮進。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201*年4月8日在北京召開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座談會,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講道:“每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
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夠匯聚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弊鳛閲┤,我感到特別自豪和幸運。自豪于《復興之路》陳列具有如此深刻的意義,它帶給了觀眾不懈追求“中國夢”的精神和力量。更幸運的是,作為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我可以用聲音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中,盡一己之責,在本職工作中傳遞著信念和力量。
“每個人的命運
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苯裉斓男腋I顏碇灰祝暱倳浀闹匾v話和《復興之路》陳列更讓我們深刻地明白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國家、民族的命運就是我們個人的命運。我們要用實干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崗位上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利用講解平臺凝聚共識、傳播信念,更加堅定、更加努力地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力量!
第二篇:我對講解員的認識感想和體會
我即將成為一名講解員,對此我感到十分榮幸。 別人告訴我,講解員是溝通博物館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是博物館的名片。但是通過到鄭州河南博物院的培訓,和學習王學敏老師的著作之后我認識到,這只是一個定義罷了。
所謂定義,不過就是描述講解員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是給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看的。而我們作為講解員所要做的應該是更為深層次的東西。
我從事過3年的商業(yè),所以我認為作為講解員要達到的目標也是像商業(yè)上一樣,是讓你服務的觀眾滿意。我試著問我周圍的很多朋友,他們的見解也大多如此。大家到博物館里去是為了學習一下相關的知識,充實一下自己。所以我們要更多的讓大家學到想學的知識,得到更好的服務,讓觀眾滿意。這樣才是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
但是我一名在政府的朋友卻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告訴我,上面的觀點在其他地方也許適用,但是在新鄉(xiāng),這是遠遠不夠的。新鄉(xiāng)市平原博物院是新鄉(xiāng)的重點工程,是新鄉(xiāng)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新鄉(xiāng)的一大亮點。開館之后,必將迎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光臨,在這種窗口性單位工作,僅僅過硬的歷史文物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不卑不亢的儀態(tài),高雅的氣質、專業(yè)的
禮儀,恰當?shù)慕浑H用語……我認為這些觀點非常的對,以前確實是我認識的不夠,原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專業(yè)知識只是個門檻,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從那天起,我就開始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在生活中,我經常會遇到與歷史有關的話題,這時候我總會和別人聊起我們的博物院,聊起我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在我第n次的解答別人“新鄉(xiāng)有什么歷史有什么文物”的時候,我突然頓悟,原來我作為講解員,即便是做到以上兩種觀點,也不能算是一個優(yōu)秀的講解員。
我認為,在新鄉(xiāng)市平原博物院一名講解員的最高境界是------讓人們熱愛新鄉(xiāng),熱愛祖國。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站在今天感受中華文明歷史,你會不由自主的為這個國家的偉大而由衷感嘆。五千年無數(shù)的心酸坎坷,無數(shù)的歌舞升平,才造就這樣一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國家,一個寬容、厚重、強盛的國家,一個可以被擊倒,但絕不會被擊敗的國家。而且你越是了解她多一點,你就會更愛他深一點。
我所應該做的,是以文物為載體,以講解為形式,用感情,用自己對新鄉(xiāng)對中國深深的愛,去感染所有的觀眾,讓人們了解新鄉(xiāng)的歷史,了解中國的歷史,
從而讓更多的人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祖國。這才是我應該努力奮斗的方向。
我知道我現(xiàn)在的能力還很弱,這條路會很長很長,但我始終堅信,只要每走出一步,我就會離這個目標更近一步。
第三篇:講解員的工作自我總結
講解員的工作自我總結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做講解員已經10年了。雖然對講解工作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
在我看來,講解工作是講解員與觀眾通過講解語言而發(fā)生的情感交流。講解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既應該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說家,又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專家、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yè)技能,而且要培養(yǎng)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
事實上,講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講解過程。而講解過程實際上就是講解員與觀眾交流情感傳遞知識的過程。在講解中運用語言的交際功能架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講解員與觀眾的融洽關系,以此來增強相互間的信賴和友誼。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禮儀之邦”,有著熱情好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著寬廣的胸懷。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使用普通話給游客講解,既能展現(xiàn)中華民族漢語言的精華,也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整體文明。一句充滿熱情和真誠的“您好,歡迎”,會使游客感到格外親切,對講解員產生信任,從而為順利地進行講解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然而,如何針對不同的游客進行講解呢?
游客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性別、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的講解工作要區(qū)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美國人性格外向、開放,崇尚自由,富有幽默感,在講解中可多使用一些風趣的語言;英國人性格內向,尊崇紳士風度,在講解中應注意言談莊重、嚴謹;對于度假性的旅游團,就應側重某個方面進行講解,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對職業(yè)基本相同的專業(yè)性旅游團,就要在講解中側重介紹與他們專業(yè)有關的內容。
我在幾年的工作中了解到,有的游客只是慕名而來,他們認為此地名氣很大,而更多的內容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有的游客已經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對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不管游客對此認識是深是淺,在組織他們參觀時,都應當對此地做一簡明扼要的說明之后,再讓他們詳盡地了解其他細節(jié);在此過程中,要在關鍵的地方或者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作詳細的解說,解答游客的疑問,使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講解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游客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講解中要清楚他們的興趣所在,掌握他們的情緒反應,善于順著他們的意愿去講解是十分重要的。每當我講解的內容是他們喜歡聽的,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聽得很專注。如果我講的內容不合他們的胃口,就會看到他們東張西望地閑談、掉隊,這時我就轉變話題,順著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細節(jié)進行講解,效果往往會很好。一些游客在對某個細節(jié)感興趣時,都會好奇地望著我們講解員,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赡墚敃r并沒有人發(fā)問或者只有一兩個人提出疑問,但他們中的多數(shù)人希望講解員能預以解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預先準備的講解詞呆板地背誦給他們聽。
另外,在講解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一些情境,主動地向游客提出問題和要求,以引導游客的注意力,這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釣胃口”、“造懸念”的講解方法。這樣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動聽講解變成主動地探索,激起他們欲知其事究竟的強烈愿望,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使講解過程生動、活潑,從而融洽講解員與游客的關系。比如我們在講解148號洞窟時,就可以指著涅槃佛前面的監(jiān)測器問他們這個裝置放在這兒的用途,游客馬上就會對此問題感興趣,他們走進去看,經過辨認,有的說是麥克風、有的說是燈、有的干脆說不知道,在眾說不一的紛紛議論聲中,游客都不約而同地圍到我的身邊,請我給他們說明。在眾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給他們講這是檢測空氣溫度的……
游客通常對畫面都感覺比較生疏,所以在講解中要借助他們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來引導他們去理解。特別是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一切都感到陌生,如果能把眼前的景物畫面同他們熟悉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他們就會易于理解,而且倍感親切。例如我們帶領歐美游客參觀大佛時,就可以將它與他們曾經看過的大佛聯(lián)系起來,從佛像的高度、用材以及藝術風格和造型手法進行對比說明,從而襯托出眼前這身大佛的特色。又如,對很多從蘭州沿河西走廊過來的游客,講解就可以聯(lián)系他們參觀過的張掖臥佛寺的大睡佛等進行對比介紹,使他們對中國的雕塑藝術造詣有更深的了解。許多歐美游客,對中國的古老文明比較陌生,講解時就要聯(lián)系他們熟悉的事物來幫助他們理解。在講解上還可利用國內外游客對大人物的行蹤的好奇心理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參觀講解莫高窟時,可以給游客介紹我國的領導人鄧小平、李鵬、江澤民、喬石等都來此參觀、視察過。這樣將莫高窟和游客熟悉的名人相聯(lián)系,由于名人效應,游客便覺得游覽莫高窟很有價值,也增加了他們的游覽興趣。我們在講解中還可聯(lián)系一些與游客所在國家有直接關系的動物、植物來增加他們的親切感,同時也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等等。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膚淺的體會,尚有不足之處,愿與諸同仁共享之。
第四篇:講解員個人工作報告
以下是一篇工作報告,歡迎大家瀏覽借鑒!
20xx年轉眼接近尾聲,在四川省博物院擔任志愿者講解員也已有半年時間,回想過去半年的工作歷程,作如下報告:
自20xx年5月參與選拔6月參加培訓到6月底正式上崗,淘汰率高達95%,僅校內選拔就有150多人參選,然而入選者僅有10人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感受到社會競爭的激勵,這為我后來上崗工作給予了充足的信心和動力,更為今后走進社會奠定了心理基礎。
隨后則是正式上崗,從7月上崗至今,我有過開心、喜悅,也有過挫折、困惑。然而在工作中學到的知識和道理也是我在課堂上完全學習不到的。而要總結下來,我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一、擴充視野,增長見識:每周六下午14點至17點,我都會到四川省博物院參與工作,我在工作中了解到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讓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對于一名理科生,通過這種方式,我即彌補了在學校學習中的不足,又豐富了課余時光。
二、走進社會,磨練意志:在博物院工(推薦打開范文網www.hmlawpc.com)作期間除了學到許多歷史知識,我也學到了許多社會技能。首先是工作能力,講解員這個職務極好的培養(yǎng)了我的口才,讓我更加落落大方,沉著應變,懂得了如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同時,我也參與“大三國”征文投稿、省廣播電臺采訪、制作講解員宣傳欄等活動,這些活動使我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得以鍛煉,并讓我積累了更多的工作經驗和實踐經驗。
三、關愛別人,奉獻公眾:關愛是一種美德,在博物院工作期間,我也真正體驗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滋味。每當為游客講解完畢,觀眾們發(fā)出由衷謝意或是給予熱烈掌聲的時候,我都能感受到一種幸福。關愛別人,其實也是關愛自己,奉獻社會,社會也會有回報。
四、有責任感,就有動力:曾有一位資深的講解員對我說:“在博物館里,我會覺得,那展窗里的文物仿佛擁有生命,它也許守候了幾千年只為今日與我相見。”剛開始工作的我很難體會這句里的深意,然而隨著時間的積淀,我終于也慢慢懂得,這其實是一種責任,一種希望人們了解祖國歷史文化的急切心愿,所以才會不斷擴充自己,才會在講解時急迫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別人。而這更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責任,我們要讓中國文化享譽世界,讓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得以傳承。
也許等我長大成人,我依然不會忘記,不忘博物院教給我知識和哲理,我也會牢記,牢記身為一名當代青年的責任。“少年強則國強”,面對養(yǎng)育我成長的土地,我沒有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奮斗,我永遠因祖國而驕傲,終于一天,我也會讓祖國因我而自豪。
第五篇:博物館講解員工作總結
tag:工作總結
當時間的坐標走近12月,201*年也將走近尾聲。不知不覺中,在博物院擔任講解員已經9個月的時間了。
想想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是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和很多同事一樣,第一次走進還未完工但氣勢恢宏的博物館,參加了層層殘酷的面試、筆試。最后,我非常幸運的和很多同事一起參加了在郫縣鹿野苑舉行的講解員培訓活動,這一次培訓令我受益匪淺。在遠離塵囂、空氣清新的優(yōu)雅環(huán)境當中,我站在講臺上完成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講解……雖然培訓是辛苦的。但從那一刻起,我仿佛能夠感受到“講解員”這個職業(yè)與我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盡管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這樣的一個職業(yè)。當然,它給與我的是淡泊、博學和平靜的生活理念。
201*年3月,我正式在博物工作了!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晝夜奮戰(zhàn)180天,我感覺到作為博物館的一員要具備的素質:家園意識。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彼此關心,彼此照顧。我也學會了感激,感謝博物館的領導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在大學還沒畢業(yè)就擁有了這樣一份高尚的職業(yè),讓我在工作的同時,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自從5月9號,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后,我接待過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美國國會議員一行、國務院參事室等等,從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到步履蹣跚的長者……觀眾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我們也學會了慢慢的調整自己的講解方式,講解內容,漸漸的掌握了應人施講的講解技巧。
作為宣教部當中的一員,我也積極投身到各項社會教育活動中,真正的讓博物館成為廣大市民的大課堂。其中我參與并主持了龍江路小學、草堂小學暑期博物館夏令營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并被華西都市報、成都電視臺的報道……同時,在暑期我也參與主辦了“四川博物院第一屆小小講解員”的選拔和培訓。作為培訓志愿者培訓老師,面對可愛的孩子們我傾其所有把自己所知的講解技巧、文物知識教給孩子們,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千年的文化,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已經培養(yǎng)出能夠獨立講解展廳的小小講解員十余名,他們作為志愿者已累計為博物館志愿講解130余小時。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二屆小小講解員選拔的活動當中,參與選拔的人數(shù)達到了109人,與上次參選的30多人人數(shù)翻了三倍。
這說明,我們的活動是成功的,已經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也是對我們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鼓勵。
在博物館工作這段日子里,我不僅在講解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的完成講解員的工作任務。同時,在參與社會教育活動中的時候,我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綜合素質也磨練了我的意志。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的當中我能夠更加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為博物館的明天出自己的一份力。
你所瀏覽的是博物館講解員工作總結范文,繼續(xù)關注:項目部崗位交流工作總結范文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