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眼界決定境界》讀書筆記
幸福是什么?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怎樣才能獲得幸福?一千個人又會有一千個答案。的確,生活境遇不同,人們對于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當我捧讀《眼界決定境界》一書,看到標題《幸福源于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時,不禁淡然一笑,心想:幸福誰又能說得清呢?
然而,目光還是忍不住投向那個站在幸福旁邊的詞“達觀”。“達觀就是一種對生活很看得開的態(tài)度,是對生活的一種獨特感受。” 我的心突然為之一動,繼續(xù)往下讀,“生活就像是一團纏結不清的紗線,它是由悲傷和喜悅構成的,而喜悅正是因為有了悲傷才是可愛的。生活的舞臺上,不幸和幸運,前后相隨,魚貫而出,使我們依次體味悲傷和快樂……”很久沒有看到這樣富有詩情、情感濃烈的言辭了,于是定了定心緒,尋找起身邊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
很自然的,想到了80高齡的師傅徐菊美老師。那天去看她,聽她從容道來:年前她突發(fā)房顫,引發(fā)心梗,被送進了人民醫(yī)院急癥室。經過4個小時的搶救后,病情仍不穩(wěn)定,被送到湖州住院開刀近1個月,期間院方還發(fā)出過病危通知單。后來大病初愈回到平湖,卻又因突發(fā)高燒不得不第三次住院。
看著形容消瘦的徐老師,聽著她的講述,我的心里也充滿了焦慮。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當我告辭時,徐老師竟然拿出了她的一份手稿,說是她近日寫的一篇文章,囑我?guī)退蛴∫幌,改一改?/p>
我吃驚地看著眼前的這位頭發(fā)花白、滿臉病容的老人,脫口而出:“師傅,你在生病呀,還寫文章?”她笑了:“我生病期間有那么多人關心我,來看我,我實在很感動啊,想寫下來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接過師傅遞過來的兩張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稿紙,耳邊又響起了她的話音:“身體實在不行,所以寫得很雜亂,你幫我改改……”接過這沉甸甸的稿紙,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在身患重病的時候,心里惦念的卻是要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在疼痛難忍的時候,心懷里蕩漾的竟然是別人給予的溫暖。我想,這樣的心態(tài)大概就是達觀吧,而這樣的人一定是最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但愿我們都能夠像《眼界決定境界》一書中所寫的那樣,認真地完成生活的職責,用心地感受生活的樂趣,盡管有時生活并不如人意,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幸福的生活態(tài)度——達觀!
第二篇: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讀書筆記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讀書筆記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現代課程理論之父”泰勒的著作,日前我快速品讀了這本書,這本書從四個方面對課程開發(fā)展開了討論,即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如何選擇可能有助于達到這些目標的學習經驗?如何為有效的教學組織學習經驗?如何評價學習經驗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看完此書后的幾點感悟。
教育是改變人們行為模式的過程。人從出生時呱呱墜地開始就一直不間斷地接受著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師教育孩子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很多教育其實是孩子不樂意、甚至討厭的,沒有誰生下來就想學習,只是迫于要在社會中生存罷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體現了,孩子們都只樂意在百草園,抓抓蟲子,找找樂子,都是被家長逼著去三味書屋,不情不愿的聽先生講課。我小的時候也是,上課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窗外的風吹草動都讓我很神往,唯獨老師的念念有詞讓我感到煩躁。但是,難道就放任孩子這樣的天性嗎?那我們的社會還怎樣正常運轉?人類還怎樣發(fā)展延續(xù)?所以學校和教師就是改變孩子行為模式的重要存在,教育就是痛苦的必不可少的改變人們行為模式的過程。
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樣的知識?我認為應該教給學生在生活中學不到的、學生能力范圍之內的、能獲得滿足感的思維性的知識。學習最主要的目的是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學生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如果教師教授的內容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學生使出
全力也不能獲得成功、獲得滿足感,甚至感到沮喪、感到失望,那教育的意義也就喪失了。生活中的知識是學生可以潛移默化的學到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那些學生日常很少接觸的,需要學才能會的知識,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的偉大和威嚴。
學生學到什么取決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很多時候,一個教師教出來的學生差別很大,有的學習很好、能力很強,有的對學習一竅不通、能力很弱。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活動并不等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一味的教給學生不如讓學生自己去學、去探究。教師應該多開展讓學生動手實驗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讓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知識。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由已故學者施良方先生翻譯的,它被《卡潘》雜志評為自1906年以來對學校課程領域影響最大的兩本著作之一。這次我只是草草的通讀了全文,有時間一定要再細細回味。
第三篇:《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讀書筆記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讀書筆記
一、本書及其作者簡介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the basic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作者是r.www.hmlawpc.com)人工資水平取決于工人人口的多寡。他認為一國的生活資料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超過了生活資料的增長、工人人數超過勞動市場需求的比例,就會使工資下降和工人生活惡化,從而使工人繁殖減少,人口增加減少。工資低廉,工人人數眾多,工人為維持自己的收入,就必須加倍地努力工作,從而促進生產的發(fā)展。直到后來,生活資料和人口保持同一比例,于是工人生活獲得改善,工資又提高,對人口限制又會放松,工人的生活會再度惡化。工資水平就是這樣隨人口的增減而上下波動。
當代經濟學家凱恩斯對馬爾薩斯及其《人口論》高度評價道:“在從18世紀至今的人類科學史上,馬爾薩斯是與約翰·洛克、大衛(wèi)·休謨、亞當·斯密、查爾斯·達爾文、威廉·佩利、詹姆斯·米爾、杰里米·邊沁等人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一起的,不僅在情感上,而且在實質上。他屬于偉人的行列。他的《人口論》在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1]然而更多的卻是對他及其人口論的批判。經濟學家西斯蒙第認為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陷入了嚴重的錯誤”,是
“徹頭徹尾的謬論”。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馬爾薩斯《人口論》“這部著作的實際目的,是為了英國現政府和土地貴族的利益,‘從經濟學上’證明法國革命及其英國的支持者追求改革的意圖的空想!睘榇,西方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總結到:“有人說他是人類的恩人。又有人說他是惡魔。有人說他是深刻的思想家。又有人說他是笨伯。從《人口論》問世之日起,直到今天,馬爾薩斯很 幸運地——因為這是一種幸運——是同樣不合理的、彼此矛盾的評價的主題。”
第五篇:德育原理讀書筆記
內容簡介 信仰與道德、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問題是一個敏感、現實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研究這一問題的出發(fā)點在于目前中國德育現實中業(yè)已存在的對于核心價值或終極價值問題的實踐和理論上的回避。“價值無根性”的德育已經導致了德育實效上的“實質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矯正,中國德育所面臨的危機將日益嚴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取專題研究的方式重點進行了宗教信仰與道德教育、政治信仰與道德教育、人生信仰與道德教育三個方面的研究。
作者簡介 檀傳寶,1962年生,安徽省懷寧人,教育學博士、博士后,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美育專業(yè)委員會委員。1983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大學畢業(yè)后曾在一所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工作過8年。碩士、博士階段分別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1991——1993)、南京師范大學(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現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論、教師倫理學。
主要研究成果有個人專著《德育美學觀》(陜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美善相諧的教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范疇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過教育學術論文7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緒論
第二章 德性、德性生活的實存與歷史——對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質的思考
第三章 試論對宗教信仰的社會觀照與人生觀照
第四章 論宗教信仰與宗教道德
第五章 圣育與德育——小原國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關系思想研究
第六章 政治信仰與道德建設——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兩種抉擇
第七章 政治信仰與道德素養(yǎng)培育有效性的探索——杜威與蘇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幾點共性
第八章 幸福教育論
第九章 圣賢教育論——對一種中國古代教育德育智慧的再認識
第十章 信仰與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義及其確認 德育專著導讀《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
作者簡介:
檀傳寶,1962年生,安徽省懷寧人,教育學博士、博士后,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美育專業(yè)委員會委員。1983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大學畢業(yè)后曾在一所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工作過8年。碩士、博士階段分別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1991——1993)、南京師范大學(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現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論、教師倫理學。
主要研究成果有個人專著《德育美學觀》(陜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美善相諧的教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范疇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過教育學術論文70余篇。
《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是檀傳寶在20世紀末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學校德育思考的成果之一。內容摘要如下:
信仰與道德、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問題是一個敏感、現實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研究這一問題的出發(fā)點在于目前中國德育現實中業(yè)已存在的對于核心價值或終極價值問題的實踐和理論上的回避!皟r值無根性”的德育已經導致了德育實效上的“實質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矯正,中國德育所面臨的危機將日益嚴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取專題研究的方式重點進行了三個方面的研究。
一、宗教信仰與道德教育
從社會批判的角度看,宗教的確是“人民的鴉片”;但是如對宗教進行人生關照,又不難發(fā)現其在終極價值關懷上的某些特殊意義。在宗教信仰體系之中,終極信仰往往能夠給信仰者以餞行道德的精神根據和神圣體驗。宗教組織也往往能在進行信仰與道德培育時最充分地
利用人類文化的全部成果。因而宗教道德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神圣性、精神性和文化性。研究宗教之信仰與道德教育的模式,發(fā)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資源對學校德育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書以小原國芳為個案討論了如何在憲法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fā)掘、利用宗教的道德教育資源問題。小原國芳對宗教文化的開放心態(tài),對人生理想重要性的強調,以及借鑒諸多宗教范疇如“使命”、“愛”、“良知” 等等解釋、解決學校德育問題的思考都是富有建設性和啟發(fā)性的。
二、政治信仰與道德教育
傳統(tǒng)的中國人(尤其是儒家)總體上以哲學形態(tài)的信仰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去滿足其對于終極價值的需要。中國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去求得其社會政治理想的實現,以道德推論政治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典型邏輯之一!拔母铩 時期,中國(大陸)則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幕以政治取代道德的社會與教育的悲劇。學校德育有必要以史為鑒,探索政治信仰與道德建構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通過對杜威與蘇霍姆林斯基的比較研究不難看出:有效的德育目的必須內在于德育過程之中,同時也必須通過教育過程與社會過程的統(tǒng)一才能實現;政治信仰與道德教育的互動,是有效德育的前提條件之一;學校道德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是有效德育得以進行的基本條件;活動是教育之本,無論是信仰教育還是道德教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都是最為重要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三、人生信仰與道德教育
人生信仰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態(tài)。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必須以人生信仰為中介形式。人生信仰與道德教育關系的兩個重要關節(jié)點乃是幸福觀與圣賢人格問題。首先,人生問題可以還原為對幸福的追尋,對人生意義(或幸福)追尋的關鍵是道德實踐規(guī)范問題。教育的目標之一應是個體的幸福,而幸福(由于其精神含量)又是一種必須通過教育去培養(yǎng)的能力。無論是感受幸;蚴莿(chuàng)造幸福,主體既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體系,又需要建構其日常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系統(tǒng)。其次,人具有未完成性及超越自身的需要,“學為圣賢”不僅是一種價值導向而且也有其人性的根據。中國古代德育充分肯定“學為圣賢”的必要性,通過對圣賢人格的優(yōu)越性的充分展示,設計出分層次的圣賢學習目標,以及試圖在政治與教育體制上對圣賢教育予以制度保證等等。這些有關圣賢人格教育的智慧是今日德育可資分析、借鑒的寶藏。
信仰道德人格建構有論證、聚合、圣化與提升的作用。要提高中國德育的實效性就必須扎實地開展信仰教育。為此應當:1.確認信仰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存在的必要性;2.按照信仰形態(tài)開展信仰教育;3.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實際設計合適的信仰教育形式并使之與道德教育緊密結合。
《整體構建德育體系引論》
詹萬生著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收錄了作者在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guī)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歷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上的主題報告、開幕詞和總結報告,全面闡述了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實驗依據、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管理措施,真實記錄了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閱讀此書,可對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和實驗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整體構建德育體系實驗報告集》
詹萬生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薈萃了“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的系列實驗讀本??《德育》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成長冊》的幾十篇實驗報告。這些實驗報告是在歷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上評審出來的優(yōu)秀成果基礎上精選出來的,是全國幾十個實驗區(qū)、千所實驗校、萬名實驗教師研究成果的精華。
《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總論》
詹萬生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以德性論、德育論、系統(tǒng)論為理論基礎,以貫通古今、融會中西、繼承借鑒、發(fā)展創(chuàng)新為基本原則,以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評價等要素系統(tǒng)為緯,以小學德育、中學德育(中職德育)、大學德育等層次系統(tǒng)為經,進行橫向貫通、縱向銜接、分層遞進、螺旋上升、整體構建21世紀有中國特色的、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為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理論參照和實踐模式。
《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研究論文集》
詹萬生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薈萃了本課題實驗區(qū)、實驗校承擔的子課題的研究論文幾十篇。這些論文是在歷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評審出來的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精選而成的,是全國幾十個實驗區(qū)、上千所實驗校、上萬名實驗教師研究成果的精華,內容涉及小學、中學、中職、中師及大學的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的研究,為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道德教育底蘊的尋繹——《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評介
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一書,是我國青年學者檀傳寶博士繼《德育美學觀》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書中作者指出,人性固然是生物性與精神性的統(tǒng)一,但人的本質卻是對于生命意義的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與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源的功能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對于人的生活意義的求索和生存質量的提升,F代人解脫了傳統(tǒng)社會種種條規(guī)的束縛與禁錮,可能也必須獨自面對世界——一個人們有了更多需要也有了更多滿足需要手段的世界。在紛繁的世界面前,現代人也就有了更多無所執(zhí)著的空虛與無所依傍的孤獨。也正因為如此,有所執(zhí)著才成了現代人渴求的精神品質。有所執(zhí)著也就是信仰,而信仰是個體道德之所以能夠存在的根基。沒有信仰,道德就可能蛻變?yōu)槟踩∷嚼募總z。該書從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個層面探討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詳盡論述了信仰對道德人格建構有論證、聚合、圣化與提升的作用,認為要提高中國道德教育的實效就必須開展信仰教育。終極信仰往往能夠給信仰者以踐行道德的精神根據和神圣體驗。研究宗教之信仰與道德教育的關系模式,發(fā)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資源對學校德育的改善十分必要。
德育原理 讀書筆記1德育即道德教育
發(fā)表日期:201*/10/12 0:00:00 作者:繆獻文
教育旨在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說教師的工作是育人教書而不是教書育人,教師首先是人師而后才是經師!暗掠鳖櫭剂x指的是道德教育,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獨我國教育界認為這不過是狹義的“德育”。除此之外,尚有廣義的“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還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環(huán)境教育、人口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國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審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禮儀訓練、軍事訓練、訓練輔導、心理咨詢等。由于受到本土社會意識發(fā)展狀態(tài)的影響,半個世紀以來,德育概念在我國迅速泛化,形成了當代中國的“大德育”,
對“大德育”的思考:
1、“大德育”的合理性
我國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統(tǒng)稱為“德育”,這種約定不是從概念出發(fā),而是從實際出發(fā)。學校生活中不存在絕對獨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我國一向有實施“大德育”的習慣和傳統(tǒng),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為一體全面實施社會意識教育的經驗。
況且,“大德育”與當前國際教育的改革趨勢相一致。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調對年輕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試圖通過各種改革加強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聯系。
2、 “大德育”的難題
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討論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論上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隨著學校德育外延的不斷膨脹,日益暴露出來。
德育的無所不包本已讓人無從確切把握, 而通過政策又不斷添加“新”的內容, 既沒有將這些“新”內容恰當地整合進現有的德育內容框架中, 這些不同內容之間的關系也未厘清, 不便于研究與具體操作。掌握“大德育”中不同內容各自的教學范疇、方法, 并達到靈活運用的境界, 遠遠超出了一般教師的個體能力限度, 是他們的專業(yè)發(fā)展很難達到的, 也是目前我國現有師資培養(yǎng)與培訓模式無法提供的。師資水平與現實需求之間嚴重不匹配, 這成為中小學德育深入發(fā)展的瓶頸,嚴重制約著學校德育實踐。德育沒有擺脫與政治的同構性, 把德育問題與政治問題密切聯系甚至混淆起來。德育的政治化傾向弱化了對學生的誠信培養(yǎng)。上述這些問題都對“大德育”提出了挑戰(zhàn), 需要從理論與實踐上作出解析與說明, 更需要從政策層面予以準確界說, 以引領學校德育實踐的健康發(fā)展。
3、 德育即道德教育
把德育概念的外延限定在道德教育上,使之與政治教育、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等相對區(qū)別開來。這種限定不僅具有理論價值-----有助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論建設,而且具有實踐意義----根據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實施不同的教育,畢竟更加切合實際。當然在實踐中我們也要強調“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之間的有機聯系和不可分割。在現實中需要調整學校德育內容,加強道德規(guī)則的教育,改變以往那種“理想泛濫,規(guī)則貧乏”的局面。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