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
《爸爸去哪兒》是國內最近比較火的一部神劇,當然也再次符合“能火就一定不是原創(chuàng)”的特點——有關這一結論,大家可以從06年的《贏在中國》,去年的《中國好聲音》以及今年年初的《我是歌手》等等節(jié)目獲得證明。不過,這并非本文要探討的主題。本文的主題是父母,具體是80后這批新上任的喜憂參半、驕傲自卑的父母。
不知不覺,“歲月如飛刀,刀刀催人老”這句老話已經在80后的耳邊,漫不經心地絮叨了多年。如今,總算通過升級為父母而成為更赤裸裸的事實了。
然而,一切都仿佛發(fā)生在昨天。昨天我們才離開高中,揮別家長,奔赴大學,穿著里面是耐克外面是阿迪logo的衣服去當志愿者,吃著雪糕穿著褲衩倚靠在烈日下的陽臺上看姑娘或被姑娘看……今天,我們便已經告別校園的課堂和飯?zhí)枚嗄,也早已記不得大學第一天進校門時,曾讓你駐足心動過的那個姑娘的如花容顏。
仿佛昨天我們還在糾結畢業(yè)那天是否要一起失戀,打著愛的幌子蝸居于魚龍混雜的城中村,在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鬼,游走于珍愛百合網叫囂著“非誠勿擾”……如今,在經過多年現實的洗禮后,我們發(fā)現真正的愛情已經成了這個世上最奢侈的消費品——不管你曾經是否消費過。
過去種種,再怎么鮮活如新,也像是放進冰箱里的牛奶,經不起時間的催化,如今我赫然發(fā)現:當年的這位班花已是后媽,那位班草已為人父,跟老友電話里聊的話題總是三句離不開“人造人”,前女友的微信圈里發(fā)布了十條消息有八條與寶寶有關的,剩下的兩條是對國家開放2胎的新聞轉發(fā)……歷史的潮流已經把80后推向了舞臺的幕前,孩子的問題也將關系到我們是否能演好這個即便我們不想演的角色。
不可否認,對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希望莫過于孩子的健康——這一點在我兩個好友身上有著刻骨銘心的感觸:好友A是個漢子,其愛人不幸流產。好友B則是位女性,懷孕期間查出有隱患,被迫人工流產。前者是我最好的朋友,流產的誘因是懷孕期間兩小口子吵架,脾氣上來了借酒消愁,結果傷了身子——最讓人無語的是,其老婆還是位護士,本就是專業(yè)人士,卻犯了最業(yè)余的錯誤。
至于后者,則是我高中時候的一個女性好友。距上次撕心裂肺已經過了兩年,如今迫切地想再要孩子,可老公卻死活不愿意,也不知是因為心里有陰影還是怎么的,一直往后拖,拖到如今兩小口都跨三而去,反倒是不急了。
如果說以上撕心裂肺的痛只是短暫的,能夠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沖淡。那么還有一種痛則更為持久,更需要勇氣去克服——即便是世上和史上最樂觀的父母。
《爸爸愛喜禾》是作家蔡春豬寫給自己自閉癥兒子的一本書,文字間的幽默樂觀,讓人感覺到愉悅之余還有一種莫大的心酸,比如這一段:“一開始喜禾的爺爺妄想說服我,每次打電話,都能舉出例子說某某的孩子如何后來沒事,某某的孩子如何后來也好了……他都七十歲的老人了,走村串戶采集資料的時候別累著了。”類似風格的文字,書中幾乎通篇都是,大家如果覺得符合口味,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買來閱讀。
話說回來,當今的醫(yī)學科技,已經基本確保孩子在出生之前的生理健康了(畢竟自閉癥的概率比中福利彩票的概率還低),至于孩子出生之后,心理層面的健康則難說。前不久還看到一則震驚社會的新聞,一個10多歲的姑娘在電梯里瘋狂摔打鄰居女嬰。難以想象,這個姑娘到底藏著什么惡毒的內心,才會有如此強悍而驚艷的表現。
“想象力和善良”是韓寒對女兒韓小野的要求。這一點,在最近的《南都娛樂周刊》對韓寒的專訪中有提到。其實“善良”沒什么好說的,正如“責任”一樣,是男人即便是男娘所必須的品質——遺憾的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也正如男人逐漸失去了責任一樣,善良對很多姑娘來言,也成了一種奢侈品。
至于想象力,相信對于很多國人來說,有些陌生,原因什么,大家都受過義務教育,非常清楚。前不久,我在電視看遠古人類的起源,說到人類的祖先海德堡人(迄今為止在歐洲發(fā)現的最早的直立人),說那時候的人跟現在已經沒有多大區(qū)別了,知道親友離世很傷心,團結一致抗外敵等等,唯一的區(qū)別就是想象力,海德堡人在想象力這個維度上還有待提高,以成為真正的現代人。
話說回來,如果我將來也有一個女兒,我對她肯定也會有所期望:比如說懂得打扮,不管是外表還是內心;又比如說智商ok,不需要像居里夫人一樣聰明,但起碼聰明到懂得保護自己。
晴晴是我的侄女,長得眉清目秀,人見人愛,外號“萌太晴”.自年中降臨人世以來,已經歡快而茁壯地生長到了半歲,性格也逐漸開始明朗,愛笑愛鬧愛撒嬌,渾然有十八年后做女神的決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老哥的脾氣日益焦躁,易怒,跟月經期間的婦女同胞(沒有半點歧視女性的意思)一樣:大到換房子被騙了幾千元中介費而暴怒,小到出入小區(qū)忘了帶門卡而發(fā)狂。當然,我不能簡單地把侄女的健康成長跟我哥脾氣的每況愈下所導致的頭發(fā)漸稀成正比,但我想這其中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退一步來說,萬物之間必然都有聯(lián)系的,不是嗎?比如說這一條最新的國策:“單獨”可以生二胎了。對某些人而言,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絲毫不亞于突然薪資翻倍。不過對某些即便符合條件的人來說,那就未必了。設想在當下現在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下,有多少人真正有資格生二胎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張大導演。若要引用“窮有窮養(yǎng),養(yǎng)不起送人養(yǎng)”之說法,恐怕也是很難說服我的。我可不想揭不開鍋的時候抱著孩子講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更不想十幾年后某個陌生的壯男沖到我家門口指責我當年為何拋棄之。
記得以前,特別是在上學的時候,價值觀正在打基礎建設,屏幕里上映的各種影視劇和生活中上演的各類鬧劇,讓我悲哀地感覺到,孩子這種生物,是一個包袱,也是一種累贅,更是戀愛生活的炸藥包——特別是你沒有準備之前,因為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就要天翻地覆地改變,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精神層面。
有關這一點,雖然我無法代表其他80后的想法,但我相信目前很多90后一定會有相同的看法,沒準感觸還會比我強烈一百倍。據統(tǒng)計,在過去的3年里,單單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已經受理了至少4宗90后媽媽殺嬰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960萬平米的國家之大,到底有多少個市級第一分院?其中又有多少絕望的90后媽媽?
總的來說,未成年少女殺嬰或棄嬰的案例歸結起來有幾個共同點:比如說眼光獨到地交往了一個不負責的極品男友,又或者是缺乏必要的生理、性常識而且尤其是法律常識。對此,本文的重點不在與譴責,只在于讓大家了解。
有一段時間,我們這個社會小流行過丁克家庭——當然這股風潮是從外國刮進來的,洋氣得很。在這些丁克家庭的心目中,兩人世界重要過三足鼎立和未來的兒女繞膝,正如某個流行的段子所說的,把嬰兒比作了僵尸:頭發(fā)凌亂、牙齒不全、食欲旺盛、攻擊性強、走路不穩(wěn)、衣著臟亂,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分黑白善惡,晚上讓你無法入睡,也都能把其他人變成僵尸……
不老女神周慧敏是沒有寶寶的,也不在計劃內。我深愛的作家王小波生前也是一個堅定的丁克粉,以至李銀河同志現在還是一位孤獨而可愛的大媽。此外,國寶級演員葛優(yōu)也一樣,電影里跟舒淇是打得火熱,現實中卻希望攜手而且只攜手自己愛妻慢慢到老——從他現在的年紀來看,他已經做到了。如今,這股風潮的當事人已經慢慢上了年紀,他們到底有沒有后悔過,大街上看著別人兩小口拉著一個小不點的背影是慶幸還是清醒,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很多年前,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我們的夢想的絆腳石,成功的包袱,正如現在的90后未來的09后一樣,但突然有一天,我們發(fā)現家可能才是我們真正的夢想,孩子是夢想成長的助推劑。
正如同光輝歲月里唱的那樣,夢想這個東西,最容易背棄,而且以孩子的名義也最冠冕堂皇?晌覅s衷心的希望,即便有一天,我們因為生活而失去了激情,因為現實失去愛情,但我們內心卻不能失去最初的堅持。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