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在恐怖與絕望之間 本文簡介:
《我的叔叔于勒》:在恐怖與絕望之間梁衛(wèi)星“我”的叔叔于勒是個什么人呢?他曾經是菲利普家庭的恐怖災難。年青荒唐的他不知世事艱難,不知天高地厚地追求玩樂,他的享樂超過了他的階層與所有,他甚至把個人享樂置于親人的生活之上。沒人對不起他,他被這個階層約定俗成的懲罰規(guī)則放逐美州,他獲得了他因得的那份生活。世事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在恐怖與絕望之間 本文內容:
《我的叔叔于勒》:在恐怖與絕望之間
梁衛(wèi)星
“我”的叔叔于勒是個什么人呢?他曾經是菲利普家庭的恐怖災難。年青荒唐的他不知世事艱難,不知天高地厚地追求玩樂,他的享樂超過了他的階層與所有,他甚至把個人享樂置于親人的生活之上。沒人對不起他,他被這個階層約定俗成的懲罰規(guī)則放逐美州,他獲得了他因得的那份生活。
世事的奇妙在于,被放逐的于勒居然咸魚翻身,發(fā)財了——他又可以享樂了,這次,他算是把享樂建立在了自己的人生之上?偹闼麤]有忘本,他給曾經受其連累而至生活越加艱難的哥哥發(fā)了兩封信。就是這兩封并沒有任何附帶物質彌補的信,因其言辭的懇切與空洞而含糊的承諾,給菲利普一家?guī)砹碎L達十年的美好夢想。缺席在場的他搖身一變,成為了這家人生活的全部希望。這種希望在十年的時間里不斷被咀嚼與炫耀,日益豐滿。憧憬他的回來,甚至成了這個家庭的一種儀式,在每個周日,十年不變地上演。
其實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如果于勒真的有心,已經算是有錢有事業(yè)的他,何以不償還他當初的負債呢?哪怕是一部分也行啊!他的旅行,依舊還是當日無所用心的玩樂嗎?他還沒有成人嗎?十年旅行言信全無意味著什么?負載著所有人的希望,人生就此一搏嗎?也許他曾經有過這種想法,也許沒有。但他當日的不顧一切其實依舊。
然而,他成功地用兩封信成為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與圖騰。為什么?因為貧窮。這是一個多么貧窮的家庭。∫患抑鞣评諕甑腻X不多,而經營這個家庭的船長,“我”的母親每時每刻都為拮據(jù)的生活所苦,不能不精打細算,全面節(jié)省開支:拒絕一切宴請,因為沒有能力回請;日用品只能買減價貨或者拍買的底貨;正值青春華年的女兒的衣服,只能自己做,布料則是精細計算后的便宜貨;好一點的食物,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卻只能說不喜歡吃……
這真是深淵一般的日子,不是這家人不知于勒的為人,而是這樣的生活實在需要夢想與希望的支撐!極致的貧窮之中,誰又能說把一根稻草當成金條,不是合理的呢?苦難的生活需要幻覺,一如草木需要陽光雨露。如果于勒永遠不出現(xiàn),他會永久地成為這個家庭的希望,但他出現(xiàn)了!
這是必然的,不配為希望,就不會成為真正的希望。更何況,古往今來,貧窮總是被詛咒的苦難,他們的一切幻影總會破滅呢!——于勒終于是其所是了:他蒼老衰弱,比菲利普更為貧窮——他近乎一個乞丐了!他的**終于以失敗告終,這是他的命運他不可逃避,他還能回到祖國,已經是一份意外的恩典了。但他不敢回到家鄉(xiāng),是因為羞愧于自己的一事無成,還是羞愧于自己無力償還的債務,這都不重要了,但他卻成熟了,他至少知道不應該再去打擾哥哥一家人的生活。
只是這成熟的代價竟然是他殘衰之年依舊不得完成的苦難與家人希望的破滅,這未免太殘酷了。但這就是生活:在恐怖與絕望之間,只有注定破滅的幻影一樣的希望。貧窮是如此無望,人性在此一波三折,然而,最終,人性依舊以其尊嚴——即使是扭曲的尊嚴依舊還是尊嚴,配得上這份苦難。
是的,我還是看到了人性的尊嚴。我必須為菲利普一家辯護。
菲利普一家早已經被庸俗社會學釘上了世儈庸俗冷酷無情的人性恥辱柱。他們被陪綁于千夫所指的資產階級邪惡金錢道德旁邊,似乎沒有翻身之日。但是,對更好生活的向往,難道不是人性向善的表現(xiàn)嗎?超越貧窮的渴望,有什么錯呢?當希望破滅,詛咒虛假希望的源頭有問題嗎?遠離禍難之源有問題嗎?為什么每個人都在說菲利普夫婦的冷酷無情,卻無人指責于勒呢?僅僅因為他的不在場嗎?人們?yōu)槭裁粗荒芸吹娇梢姷,而不知那不可見的才是最重要的呢?即使我們不指責他,也當明白,對此,他是有責任的,盡管他也是命運的棋子,盡管他也會守衛(wèi)他最后的尊嚴。
事實上,貧窮中,人的尊嚴無處不在,雖然他不可避免地混雜于虛榮之中。拒絕宴請,只是因為無有能力回請,這是多么辛酸,但其間難道沒有倔強的人性在閃耀微光嗎?女兒的衣服自己做,且用料低劣,這不更苦澀嗎?但誰能說依舊不放棄美麗的年華也是一種人性的光輝呢?最尊嚴的,自然是這個家庭的船長——菲利普夫人。她為這個家庭的每一筆開支精打細算,她能讓這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在社區(qū)享有一定的名譽,她為保護這破舊的船不至于沉沒冷靜而理性地處理一切風波,不讓自己的兒女和他們的生活不受任何傷害,這不是尊嚴又是什么呢?為什么我們不體諒她在夢想破滅時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呢?
這就是我的辯護,一切的指責與詛咒都必須依據(jù)于生活本身。誰沒有經歷這份生活,誰就沒有資格指責與詛咒;誰遺忘了這份生活,所有的指責與詛咒都應該反射回他自身。
基督指那賣淫的婦人說,你們誰以為自己無罪的,就用石子砸她!無人敢砸。因為每個人的罪里自有其生活的因果,連自己的都沒有看清,憑什么對他人審判呢?更何況,那有資格審判的,尚且放棄審判,而給予無限的同情與寬恕。甚至,我們從約瑟夫給于勒十個銅幣的行為中還可以看到那不只是孩子的尊嚴與同情心在閃耀,同時也是母親的教育在閃耀——絕境之中,她依舊守護并看管著孩子內心的善良與正義,她的人性自有其偉大的光芒,誰有資格指責她呢!
我的意思很清楚,菲利普一家人的生活,是如此苦難,以至于他們人性受損,多有扭曲,然而,人性不屈的尊嚴之光依舊有閃耀。當然,這還無法抵達和解與超越。但作者其實是提供了路徑的。可惜這個路徑居然被愚蠢的編輯給刪除了:我們和歷代學生看到的竟然是一個掐頭去尾的版本。而這慘遭斬刑的頭尾相互應和,如同一個溫暖的套子包裹著這令人傷心的故事以及故事里那些為苦難所折磨而不得不相互扶助與傷害的可憐的人們。且讓我們看看這個套子。
開頭:一個白胡子窮老頭向我們乞討小錢,我的同伴若瑟夫·達佛朗司竟給了他五法郎的一個銀幣。我覺得很奇怪,他于是對我說:這個窮漢使我回想起一樁故事,這故事,我一直記著不忘的,我這就講給您聽。事情是這樣的……
結尾:此后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父親的弟弟。以后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要飯的,其緣故就在此。
看了這個開頭,我們方才明白,這個故事是約瑟夫講的。此時,我們會想起什么?首先是他如何講的。他講得多么客觀,無論是他父母的言行,還是他的叔叔于勒的言行,他都以事實呈現(xiàn),不掩惡,不去美,這公正的言辭不正是內心的善的體現(xiàn)嗎?其次,他的行為。他的行為建立于他的生活之上,可他的言行是多么充滿愛與同情啊。而這,不正是作者告訴我們的,如何去抹除被生活傷害的人們內心的殘損嗎?超越于階層之上,超越于一切苦難之上,愛與同情會彌補一切人性與社會的殘缺。這正是這個套子的寓意。
但編輯為什么要刪呢?我對他們的行為,只能詛咒。因為在恐怖與絕望之間,在虛假的希望破滅之后,還有愛與同情的作工,可以拯救人性與生活。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在恐怖與絕望之間 本文關鍵詞:讀后感,叔叔,絕望,恐怖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