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老師是沂源縣實驗中學的一名退休教師,而我也是一名教師,我對李振華老師的先進事跡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我聽了李老師的現(xiàn)場報告,參觀了“李振華事跡圖片展”,每一次看李老師的事跡,我的心靈一次受到強烈的震撼。
1953年,一個冬日的晨曦下,博山通往沂源的山路上,一位肩背鋪蓋卷、雙手提著行李的小伙子冒雪艱難地行走著。他就是響應黨的號召,志愿到沂蒙山區(qū)援教的南京師大學生李振華。50多公里的路程,沒有公路,也不通汽車,崎嶇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雪打濕了他的鞋襪、褲管,他就用撿來的草繩包起雙腳。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遠門。晚上10點,精疲力盡的李振華終于在黑暗中敲開了沂源縣文教科的大門!澳憔土粼诳h城駐地的南麻完小吧。”教育科長對李振華說!安,還是讓我到全縣最偏遠落后的地方去吧!”教育科長哪里知道,這已是李振華第三次提出這樣的要求。第一次是山東省教育廳準備將李振華分到條件較好的濰坊,而他堅決要求到了沂蒙老區(qū);來到當時的臨沂地區(qū),他又從地圖上指著全地區(qū)最為偏遠,山頭最多的沂源縣要求說,“我要去這里!本瓦@樣,李振華從南京一下子就來到了千里之外沂蒙老區(qū)最為偏僻閉塞的窮山溝韓旺。此后的半個世紀,他再也未陪南京的父母過一個大年夜。第一天上課,教室里一下圍來38名學生,最大的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最小的只有7歲,而破廟外也圍滿了觀看的人。李振華在忐忑不安中開始了他的第一課,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話,卻引來了陣陣笑聲和議論。李振華的心像針扎似的,他在苦悶中走出了校門。一位鄉(xiāng)親拿著石頭在煙熏的墻上記工分,出整天工,畫整條杠,出半天工,畫半條杠;眼前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他,刺痛了他。他想起自己來時的雄心壯志,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耙拭衫蠀^(qū)的人民,為共和國的解放付出了巨大代價,我作為新中國的大學生就不能犧牲點個人利益,為他們做點貢獻嗎?”他立即寫信讓家人寄來了一臺收音機,每天練習普通話;看到學生頭發(fā)長,沒錢理發(fā),他便自費買來理發(fā)工具學著為學生理發(fā);為了給學生買學習用具,他從每月僅有的21元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他自制了28種教具,他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翻山越嶺到孩子家里補課。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扶搖直上。1955年,沂源縣其他學校的升學率為10∶1,而他教的8名應屆畢業(yè)生,全部升入了中學,轟動了整個沂源。 這一年,山東省教育廳對45名南京籍的教師進行追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37人因為承受不住艱苦的磨難而紛紛返回,惟有李振華一個人留在了山村小學。由于德才雙馨,1959年,李振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他被評為全國少先隊優(yōu)秀輔導員,出席了全國群英會,受到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此時,李振華面前擺著兩條可自由選擇、有著天壤之別的路:一條是順水推舟,到機關(guān)工作,跳出“苦!,大展宏圖;另一條是繼續(xù)留在山溝里,在這片文化荒原上做一頭默默無聞的拓荒牛。在人們疑惑、擔心的目光中,李振華留下來了。德高身為范,潤物細無聲。李振華這位普普通通的共產(chǎn)黨員,他用畢生的愛給山區(qū)孩子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同時也在希望的大山里鑄就了一座令人仰視的豐碑。
在教學中,我要學習李老師的毅力和精神,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向同行請教,虛心學習專業(yè)理論,提升自己的整體素養(yǎng)。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教師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是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素養(yǎng)。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進取。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向?qū)<艺埥蹋蛲姓埥,虛心學習專業(yè)理論。提升自己的整體素養(yǎng)。作為一名教師,我的成長離不開學習,離不開廣博的知識,離不開把握、駕馭課堂的能力,離不開探索、研究的精神;只有通過學習培訓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的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
學習李振華老師事跡心得體會》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hmlawpc.com/gongwen/32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