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 本文簡介:
《昆蟲記》讀后感早就聽說有一本寫小動物的書叫《昆蟲記》,說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地觀察小動物,觀察大自然,自己深深地被這種精神所感動。終于,前些天在逛書店的時候,撞見了這本書,于是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晚上,躺在床上,翻開了法布爾的這本《昆蟲記》,開篇第一章作者講的是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場所。在文中作者向讀者介
《昆蟲記》讀后感 本文內(nèi)容:
《昆蟲記》讀后感
早就聽說有一本寫小動物的書叫《昆蟲記》,說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地觀察小動物,觀察大自然,自己深深地被這種精神所感動。終于,前些天在逛書店的時候,撞見了這本書,于是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
晚上,躺在床上,翻開了法布爾的這本《昆蟲記》,開篇第一章作者講的是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場所。在文中作者向讀者介紹了自己小時候就有一種與自然界的事物接近的感覺,我想這就叫興趣吧!但更為難得的是作者把這種興趣化為動力,化為目標(biāo),而且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不停向這個目標(biāo)走去。由此,我想到了我小的時候,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迷戀上了看課外書,當(dāng)然都是一些名著,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青春之歌》,后來逐漸推而廣之,喜歡上了一些大部書,包括武俠小說。但再后來由于學(xué)習(xí)任務(wù)緊,重心轉(zhuǎn)移,便沒有時間看這些書了,漸漸地感覺也就淡了。由此看來,對一件事有興趣不難,難的是如何堅持下去。在這件事上,我們許多人都得向法布爾學(xué)習(xí)。
接下來,我又往下看了一章,這一章是介紹蜣螂。在這一章,作者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蜣螂是如何滾圓球的。做成這個球的方法是這樣的:在它扁平的頭的前邊,長著六只牙齒,它們排成半圓形,像一種彎形的釘耙,用來掘割東西,蜣螂用它們拋開它所不要的東西,收集起它所揀發(fā)的食物。它的弓形的前腿也是很有用的工具,因為它們非常的堅固,而且在外端也長有五顆鋸齒。它左右轉(zhuǎn)動它有齒的臂,用一種有力的掃除法,掃出一塊小小的面積。然后,再放到四肢后爪之間去堆,這些腿是長而細的,特別是最后的一對,形狀略彎曲,前端還有尖的爪子。蜣螂再用這后腿將材料壓在身體下,搓動、旋轉(zhuǎn),使它成為一個圓球形。食物的圓球做成后,必須搬到適當(dāng)?shù)牡胤饺。于是蜣螂就開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緊這個球,再用前腿行走,頭向下俯著,臀部舉起,向后退著走。把在后面堆著的物件,輪流向左右推動,誰都以為它要揀一條平坦或不很傾斜的路走,但事實并非如此!它總是走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這固執(zhí)的家伙,偏要走這條路。這個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艱苦的推上,萬分留心,到了相當(dāng)?shù)母叨龋宜_是退著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動作,勞力就全白費了:球滾落下去,連蜣螂也被拖下來了。再爬下去,結(jié)果再掉下來,它這樣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點兒小故障,就會前功盡棄,一根草根能把它絆倒,一塊滑石會使它失足。球和蜣螂都跌下來,混在一起。有時經(jīng)過一、二十次的繼續(xù)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時直到它的努力成為絕望,才會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努力地近乎固執(zhí)可笑的蜣螂,這又何嘗不是作者法布爾的寫照呢?作者法布爾1823年出生在法國南部一個小鎮(zhèn)的貧窮人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自學(xué)的方式學(xué)習(xí)知識。這多才多藝的文人與科學(xué)家,前半生為貧困所苦,但是卻未曾稍減對人生志趣的追求,雖曾經(jīng)歷許多攀附權(quán)貴的機會,依舊未改其志。開始寫作《昆蟲記》時,法布爾已經(jīng)超過50歲,到85歲完成這部鉅作,這樣的毅力與精神著實讓人欽佩。在《昆蟲記》的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體驗與感慨。
《昆蟲記》讀后感 本文關(guān)鍵詞:讀后感,昆蟲記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