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護理本源與優(yōu)質護理
本源,即事物產生的根源,它的同義是本原,origin;source;starting-point。詳細釋義見下:
源頭。 漢·王充 《論衡·效力》:“ 江河之水,馳涌滑漏,席地長遠,無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宋·司馬光 《進修心治國之要札子狀》:“夫治亂,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睂O中山 《人格救國》:“近來科學中的進化論家說,人類是由極簡單的動物,慢慢變成復雜的動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動物!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唐·杜甫 《信行遠修水筒》詩:“秉心識本源,於事少凝滯!薄×沃賽 《國民的努力》:“必須先從本源著手,把政治上的障礙物掃清,這是我們應努力的第一著!
哲學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或構成世界的最根本實體,是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jù)。
希臘文原義是開始,又譯為始基。
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護理活動的萌芽。護理(Nursing)一詞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繹而來,原為撫育、保護、照顧等意。對護理的定義,由于歷史背景、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和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概念和內涵隨著其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發(fā)展,逐步從簡單的“照料、照顧”向縱深方向拓展和延伸。但是無論如何發(fā)展,不能改變的是護理的本質,即護士對病人的關心、關懷和照顧,這是護理的本源。
然而,隨著護理學科的發(fā)展,我們對護理專業(yè)的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工作發(fā)生了錯位,我們在前進的行程中偏離了護理的本源。護理工作縮水,專業(yè)定位發(fā)生偏差。護士把打針發(fā)藥、完成醫(yī)囑當成了主業(yè),把照顧病人看成了副業(yè);重視治療技術性的工作,忽視基礎性的工作;將基礎護理等同于簡單的生活護理和生活照顧,認為生活護理不該由專業(yè)技術人員承擔,把生活護理留給了家屬;認為給病人做基礎護理低人一等,把基礎護理交給了護工。
臨床證實,患者的病情變化很多都是在做基礎護理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的。而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還需要具備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人文學科知識。但這些知識受過短期的簡單的培訓的護工顯然是不具備的,把基礎護理工作的交給家屬或是護工,那肯定也是做不到位的。雖然護理教育得到了較大較快的發(fā)展,護理人員學歷出現(xiàn)了高層次化,臨床上涌現(xiàn)了大量的護理本科、碩士甚至博士。護士的學歷、職稱、年資高了卻不愿意留在病人身邊,護士人雖在崗位,卻離自己的專業(yè)越來越遠。有多少護士真正清楚自己的專業(yè)內涵,在實際工作中又真正體現(xiàn)了護理的內涵?病人對我們的工作不滿意,我們自己也抱怨工作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護士只有首先把工作做到位,讓患者和家屬切實感受到并得到實實在在的護理服務,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認可。
基礎護理是應用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療的需要,通過臨床護理工作,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及時提供病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參與治療、檢查及對危重患者的搶救,以積極的安全的護理對策,使病人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個體在健康狀態(tài)下,能依靠自己滿足需要。但在患病時,情況就發(fā)生了變化。一方面,疾病可導致個體某些需要增加,而另一方面,個體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卻明顯下降。這就需要護理人員作為一種外在支持力量,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如許多重癥患者不能照顧自己的生活,其生理需要如飲食、排泄,護士必須幫助滿足。還有許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發(fā)熱、脫水、水腫、疼痛等同樣需要護理人員制定護理措施以幫助患者解決疾病帶來的健康問題,而不光是執(zhí)行醫(yī)囑、打針發(fā)藥等。
盡管護理工作各有其?品止さ膫戎兀 但基礎護理仍是各?谱o理的基礎和核心, 尤其在精神科更為重要。
精神疾病是指在內外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大腦機能活動發(fā)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思維和意志行為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以致患者言行與其周圍環(huán)境不協(xié)調或是脫離了周圍環(huán)境,其患病的痛苦等不到旁人的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就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個人、社會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在工作(包括家務)、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或喪失。以及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產生或遺留著很多偏見,給精神病人帶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歧視或是摧殘。比如,經(jīng)過急性期的治療,病人進入恢復期,自知力已經(jīng)恢復,對患病的情況大多有所回憶,不僅知道自己發(fā)病給家庭造成的沉重負擔,而且今后生活道路的艱難,或把未來看得很復雜,擔心疾病復發(fā)而失去工作和經(jīng)濟據(jù)拮,擔心社會、家庭的不接納。如此種種都會導致病人失去生活的信心。精神病人需要更多的關心和關懷。
精神科的基礎護理,是一項繁瑣而又細致的工作。精神病人常因精神癥狀的支配, 處于情感淡漠,活動減少,生活懶散,或興奮,躁動、行為紊亂、情感高漲等,許多癥狀均可導致病人不知清潔, 睡眠、飲食等生活沒有規(guī)律, 自理能力減弱, 機體的抵抗力降低, 易發(fā)生各種軀體疾病,以及病房的吵鬧等,都對健康造成極大危險。而南丁格爾認為一個清潔的、良好的通風和安靜的環(huán)境是恢復健康的基本條件。(1)《護理札記》第一章中寫道:護理的第一條規(guī)則是讓屋內的空氣盡量清新一些;(2)第十一章中寫道:“皮膚會污染環(huán)境”:對于幾乎所有的疾病來說,皮膚的作用或多或少都是不好的。在許多嚴重的疾病中,自然幾乎完全靠皮膚來緩和受傷狀態(tài),對于兒童來說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不及時地洗澡或是換衣服的話,皮膚所排出的分泌物就會長時間地滯留在皮膚上面。如果護士讓病人長時間不洗澡,或者是讓沾滿分泌物的衣服長時間地穿在病人身上而不換掉的話,在病人身體機能的自然修復過程中,她的作用就是反面的,因為這樣做非常有害,其有害的程度不亞于護士讓病人吞下慢性毒藥。因為從皮膚里排出來的廢物和從呼吸中排出來的廢氣一樣有害,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發(fā)揮起有害作用來比后者慢。(3)通風和皮膚的清潔同樣重要:污濁的空氣中氧氣不足,可以干擾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狀況,常使人出現(xiàn)煩躁、倦怠、頭暈、食欲減退等表現(xiàn),有礙患者的康復。例如我們護理木僵的患者,病人表現(xiàn)為不語、不動、終日臥床不起,口中充滿唾液、大小便潴留,自己也不理會。因此做好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飲食、睡眠的護理工作,保證病人的健康和安全,這不僅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保證病人獲得成功治療的前提 。
縱觀偉人治國為民處事之道,從根源上去找問題,清除發(fā)展路上的障礙,糾正偏差,定好位,是首要任務。護理人員加強對護理專業(yè)內涵的認識,轉變觀念,認識護理的本質!瓣P心、關懷、照顧”是對護理的詮釋。了解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內涵: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證護理安全,保持身體舒適;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保持平衡;取得病人家庭社會系統(tǒng)的整體協(xié)調支持;有最適切的護理獲得病家較高的滿意度;是整體護理內涵的進一步完善和深化。
如何有效地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給病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作為護理工作者,怎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送溫暖、送方便、送關愛、送扶助,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怎樣為推動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進而促進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
只有加強基礎護理,回歸護理本源。堅持以關心、關懷、照顧病人為主業(yè),關心心理、生理、社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應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導我們臨床護理實踐工作,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病人住院期間的安全舒適,針對病人的具體需求給予關懷,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以馬曉偉部長的“三貼近”精神為我們行動的指導思想,舉其上下力量,把工作做到位, 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理姐妹們,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維護人類的健康,把滿腔的激情奉獻給護理事業(yè),把愛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里。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不覺悲涼!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
論護理本源與優(yōu)質護理》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hmlawpc.com/gongwen/39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