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研組總結
歷史教研組總結
歷史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說其古老,因為它介紹的知識上溯人類起源,至
少百萬年以上;說其年輕,因為它內涵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人,永不過時。因此,由五位教師組成的歷史組,承擔了全校五個年級三十三個班級的歷史課教學任務,可以說人員不多,任務光榮。建校以來,在校領導的關心和全校教師的支持下,經過組內同仁的共同努力,歷史教研組經歷了積極的變化,跨出了與時俱進的步伐,收獲了令人喜悅的成果。一、改進教學注重實效
歷史課的特點是教學課時少,但教學內容頭緒多,如何處理這個矛盾,我們的回答是抓好常規(guī),注重科學性;加強研討,注重針對性;及時調整,注重實效性。1.問題導引啟發(fā)學生
教師的主導作用離不開課堂講述,但不等于一講到底滿堂灌。二期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通過教師的引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在備課組活動時,我們除了分析課文的知識結構、確定重點難點等之外,著重討論教學的過程與方法,設計問題導引的切入口。也就是研究如何以課文知識為載體,以問題導引為階梯,一步一步啟發(fā)學生的探索思維,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討論面臨的學習話題。教師首先需要吃透教學內容,確定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難點,以中心內容統(tǒng)合三維目標。其次,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適當分解,有取有舍,有主有次。再就是選擇能夠發(fā)揮自己所長的、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尤為重要,要使問題邏輯緊密、層層推進,形成問題鏈,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引向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才能積極思維,自主建構新知。在實際操作中,除了按照傳統(tǒng)循時間順序而講外,根據新教材的特點,老師的講課要以點帶面,以人物或事件為中心,突出重點,貴在“精”,切忌“滿”。2.分層遞進兼顧識能
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見識的提高比知識的積累更加重要,這已成為教學的共識。那么如何落實呢?制定目標,分層遞進是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
(1)制定目標就是把要達到的能力目標,按其功能分門別類加以區(qū)別。如:學習史實,要求學生能從時間與空間、背景與條件、原因與動機、性質與特征、結果與影響等多方面去把握。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更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例如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認知過程的循序漸進、知識與能力掌握中的溫故知新、認識事物從感性到理性、又從理性去指導感性的螺旋形上升等因素。
(2)分層遞進就是按年級的高低、方法的難易,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低到高,逐步到位。比如,提取史學信息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學史方法。低層次要求是學會從平面和網上渠道以少到多、由點到面收集、鑒別和提取有用信息。高層次要求是能夠以多學科的科技手段獲取史學信息,并區(qū)分資料是第一手還是第二手,其有效性、可靠性如何。能力分層的設定,要考慮到以下情況,例如
第一,科學性
科學性首先是指堅持“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科學的學史研史的態(tài)度與方法。教師要盡可能提供可靠的史料,以歸納法上課,也就是說,把結論留給學生自己下。
科學性還表現(xiàn)在正確使用歷史概念,對歷史的現(xiàn)象要歷史地、辯證地看問題。不能一概地說,民主比專制好,共和比帝制好,公有制比私有制好。準確使用概念,封建等級制、等級君主制都是西歐封建制的特點,但是兩個等級的內涵不一樣。第二,適切性
例如地理環(huán)境對歷史的影響問題很重要,但是不能說過頭,似乎地理環(huán)境不可改變,文化類別、政治制度等也不能改變了。真理向前邁進一步,就將成為謬誤。超過限度,就成為有爭議的命題,第三,選擇性例如課文中的“探索與爭鳴”可以選擇使用。若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建議不要輕易放棄。若學習基礎比較好,許多問題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究。第四,開放性
注意加強歷史的通感和交匯感,鼓勵同學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去了解同一個歷史人物、事物,或比較不同的歷史人物、事物。第五,鞏固性
教育要注意鞏固,“溫故而知新”。
例如,制作表格,梳理歷史知識。按照要求列舉知識點等,編制大事年表等,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復習鞏固的一個好方法,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并經常使用這一方法。另外,盡量提倡并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工具書。第六,漸進性
形成歷史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有個過程。歷史概念的學習,由部分到整體,由此及彼,觸類旁同。方法上,從示范、到學生嘗試、到學生熟練應用。至于分析問題的方法更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需要不斷實踐與優(yōu)化。二、學業(yè)考核多元評價
教與學的方法改變了,對學業(yè)的考核也應相應變化,才能夠更合理更公平。我組以初一年級為試點,對考核內容進行改革,學業(yè)考核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兩部分組成。1.平時成績內容多樣平時成績包括課堂問答、做練習冊、記筆記等內容,還要求課外收看《國寶檔案》、《探索與發(fā)現(xiàn)》等電視專題節(jié)目。2.期末考試形式不一期末考試由閉卷筆試、開卷筆試和開放性小作文組成。開閉卷的試題一方面依據基礎知識,但不拘泥于原來形式,通過設計新場景,檢驗基本能力。如在初二期末試題中,我們以歐洲部分國家的國旗圖案為素材考察同學對基督教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要適當地貼近現(xiàn)實,關注熱點,體現(xiàn)以史為鑒的學史宗旨。如201*年6月的初一期末試題,我們及時地擬定了含有抗震救災,迎接奧運等社會熱點的試題。開放性小作文的主題,第一學期是“從成語學習歷史”,第二學期是“走近某某歷史人物”、“感悟某某歷史事件”或“參觀某某博物館(紀念館)有感”。同學可以自主選題,挑選有興趣較熟悉的話題來寫作,方式靈活,有話可說,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能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三、重視進修提高素養(yǎng)
教學要靠教師去引導,教改要由老師去實踐。因此,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刻不容緩。1.群策群力互幫互學
歷史組人員少,跨頭多,分布散,客觀上聯(lián)系不便。在自學的基礎上,我們強調以備課組為渠道,加強雙邊乃至多邊的溝通。備課時除了定點定時定主講者等組織措施外,還將備課內容規(guī)范化,即重點討論課文的結構體系、問題導引的切入口、引發(fā)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啟情點和教育點。同仁之間除了平時當面討論外,必要時通電話聯(lián)系,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疑點,集思廣益,發(fā)揮集體智慧。經過實踐,互相啟發(fā),拓寬視野,各方交流,大家得益。2.拓寬渠道多方求教
組內人員不多,資源有限,我們就面向社會,多渠道尋求進修的機會。(1)學習論文了解新潮
我們教研組的常規(guī)活動內容之一就是學習專業(yè)教學論文,了解教改動態(tài),了解學術前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為了學習借鑒,近年來我們學習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章,如:
《過程民主價值多元尊重個體》《人文精神與有效的歷史教學》《尋找歷史與現(xiàn)實的契合點》《歷史課堂的內在促變之酶》《“對的”教學與“好的”教學》
《自主性學習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等
(2)校外研討開拓眼界
市、區(qū)的有關教研會議或公開課,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借鑒的機會。同行的交流有助于了解新知,切磋教法,打開思路,避免走彎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比如,近兩年來,我組老師參加了高一、高二新版教材的市級課程培訓活動,有部分老師參加了初中“奧林匹克運動”的綜合專題教研活動,均受到了良好的效果。(3)參觀文博接受熏陶
上海歷史學科的二期課改定位于“文明史觀”,同舊教材相比,經濟史、文化史的內容比例上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勝任教學。正像俗語說的,老師含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學生一杯水。那么,怎么樣提高?只有“學習”兩字。我們教研組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予以高度重視,除了倡導自學書面材料外,還走出校門尋求各種進修和提高的機會。例如,上海博物館為全市歷史、美術老師提供觀摩卡。我們就抓住這個良機,積極組織教師參觀有關的博物館、紀念館,目前已成為慣例。
如近年來,我們參觀了“古典與唯美19世紀西方美術精品展”、“海上藏珍顧繡精品展”、“大英博物館藏古希臘奧林匹克文物展”等。
四、編著講學服務社會
歷史學是一門人文學科,它在塑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而在二期課改中,我們歷史教師要積極參與,凸現(xiàn)本學科的特殊優(yōu)勢作用。這種參與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為此,我們應努力提高教學工作水平,要在教研與科研方面多下功夫,多參與實踐,我組老師在這方面也作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1、編寫教材參與課改
教改的核心是課程建設,課程建設的主項是教材的編寫,我組老師積極投入了下列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碩果累累。
徐國雄老師:
面向全國:華東師大版初中《中國歷史》第三、第四冊,華東師大版初中《中國歷史》教師用書第三、第四冊,華東師大版初中《世界歷史》教師用書第五冊。
面向上海:上海師大版《高中歷史》拓展型教材下冊,華東師大版《高中歷史》第五冊以及相關的教學參考書籍。
陸曉蕾老師:徐匯區(qū)鄉(xiāng)土歷史教材文教部分。2、講學開課服務教改
對新教材的使用有一個了解、學習、試用、改善的過程。我組的老師參加了新教材的編寫,也有機會有義務就如何使用新教材,開設一些輔導課與示范課,范圍有本市也有外地。如:
(1)本市(近三年)
徐國雄老師:徐匯區(qū)的高三復習與輔導講座(面向本市高三學生)上海市高二新教材培訓講座(面向全市高中教師)
上海市東方廣播電臺“都市792”欄目的高三復習輔導講座
(面向全市師生,201*年~201*年)
(2)外地(201*年至今)
徐國雄老師:講學內容主要是華東師大版新教材(面向全國)七~九年級的教學輔導課,面向有關省區(qū)的歷史教師。講學范圍遍及黑龍江、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十五個省,幾十個地、縣。
陸曉蕾老師:201*年7月,在湖北省十堰市開設了三節(jié)公開課,受到了當地師生的歡迎與好評。
擴展閱讀: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
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上學期已經結束,現(xiàn)將本學期歷史教研組的工作總結如
下。
一、本學期所做的工作
本學期共開展教研活動8次,主要圍繞新課標、新教材輔導進行。方式是專題講座。郭樹清老師進行兩次新課標、新教材專題講座,為組內教師熟悉新教材、如何把握新教材起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劉金偉老師為全組教師上了一節(jié)網絡課;李偉老師為組內教師上了一節(jié)匯報課;郭樹清老師代表歷史組為全校教師上了一節(jié)高一新教材示范課。此外,楊華、劉金偉老師兩位歷史組接受教育大檢查。
二、本學期教研工作特點
1、
參加公開課、示范課的人多。組內有5人次講公開課,絕大多數受到好評。2、
緊緊圍繞新教材新課標展開。
三、工作的可喜之處
1、組內教師參加教研的積極行動高。除了個別教師因材施教上課沖突,
絕大多數教師都能按時參加并積極獻計獻策。絕大多數教師能夠積極承擔組內交給教研任務。
2、教學合作意識大大增強。
郭樹清老師是新畢業(yè)的教師,為了李偉的盡快成長,徐艷老
師經常聽課,一起備課,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組內教師為郭樹清老師獻計獻策,使他的省級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很成功。教務高三和藝體高三經常就高考輔導共同研究,資源方面共享,為今年文科綜合取得好成績奠定了基礎。劉金偉老師與陳國志經常商討教學中的疑難問題。3、組內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楊華老師的課,結構清晰,基本概念交代清楚,重點、難點講解透徹;陳國志老師的課挖掘到位;劉金偉老師的課手段新,線索清晰;李偉的課在走向成熟。四、工作中的不足
1、組內教師由于工作量大和特殊情況較多,使得教研活動人
數得不到保證。
2、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總結的意識差。發(fā)表的論文微乎其微。3、教學合作意識還有待提高。4、教研活動還停留在低水平上。5、教師的主動參與教研的意識還較差。
今后在教研室的領導下,歷史組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工作,使歷史組的教研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201*---201*學年上學期歷史組教研工作總結
郭樹清
201*.1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歷史教研組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歷史教研組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