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
游仙區(qū)街子鄉(xiāng)五礦博愛小學鮮維永本學期,我參加了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的遠程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我認真學習,積極參與討論,目前,各項目的培訓均已結束,回頭看看這一段時間的培訓,覺得雖然辛苦,但確實收獲頗豐。
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現在的音樂教學,我們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會唱歌,還要讓學生會欣賞歌,更要會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美的教育。在音樂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改革傳統的唱歌課、樂理知識傳授課和思想教育課,創(chuàng)造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感受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chuàng)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音樂教學的從業(yè)人員要具備綜合的教學能力、較為豐富的人文理念以及較為突出的綜合執(zhí)教能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注重個人的情感投入,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啟發(fā)和導向工作,讓學生在每次音樂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美的享受。本次學習,也讓我在指導老師的認真督促下完善了自己構思課堂和撰寫教學反思的能力,經過多次的作業(yè)再提交,我發(fā)現自己和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差距還很大,自己的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將在以后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錘煉、反思、總結、提高,讓自己更能從容地勝任小學音樂教學工作。
擴展閱讀: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學習心得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學習心得
王春玲
新課標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如何能把音樂課上得有聲有色,如何讓音樂課成為快樂的課堂,使音樂課堂真正成為美育的課堂呢?一、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反思:
音樂美育的目標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兒童的身心,讓他們自由地學習、快樂地學習。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的快樂,才能喚起兒童對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并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的動力。也只有快樂,才能催發(fā)兒童對學習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二、我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以審美為核心。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一定要具有音樂審美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讓學生“動”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為以下幾點:
1、用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態(tài)帶領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音樂教師應該加強修養(yǎng),注意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學會把握自己情緒,著力提高調節(jié)和控制整個課堂環(huán)境的能力,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2、音樂“生活化”
在設計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fā),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系,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親身體驗到音樂和生活不可分隔的關系,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讓音樂課堂成為感受美、認識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天地(1)、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學中適當地介紹偉大音樂家的生平故事和講解音樂家的優(yōu)秀作品,會激發(fā)學生各種美好的感情,提高他們對生活中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識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2)、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語言美音符、樂句組成的旋律所表達的感情即音樂語言。在教學中通過聽、唱、欣賞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樂語言。三、結論與啟示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chuàng)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培養(yǎng)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