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親子運動會活動反思
早教中心親子運動會活動反思
元旦前夕我們早教中心的“迎新年”親子運動會勝利的拉下了帷幕,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了,但運動會上那一場場精彩的畫面、熱鬧的氛圍仍然記憶猶新。在這次活動中,我相信不僅孩子鍛煉和提高;家長也收獲了他們的童真和喜悅。作為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我感到很欣慰。
活動中我們按照寶寶的年齡每六個月為一個階段,分成爬爬班走走班、跑跑1班、跑跑2班、蹦蹦1班、蹦蹦2班、六個年齡組,根據每個年齡組寶寶身體發(fā)展特點設置了適合寶寶年齡的游戲因為我們事先對寶寶的活動進行了估計和預演,所以每一個參賽的寶寶都能投入的參與活動,是比賽項目能夠有序、快樂的完成。本次活動中最大的一個亮點是我們還給每一個家長和寶寶一個展示的機會,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排練了開場舞和表演舞,給孩子一個上舞臺展示的機會,并不在于表演的有多好而是給家長和寶寶一個參與、鍛煉的機會。
縱觀整個活動,用成功來作為總結不足為過,但每一次活動都會有一些地方需要我們去反思,總結,以備下一次活動我們能夠更精彩!
首先,我們在活動前要對活動的規(guī)模,參加的人數,活動的時間進行很好的計劃考量,讓整個活動有序、有質、有量。每一場運動會要根據表演幾個節(jié)目、比賽幾個項目安排多少寶寶參加。從本次活動來看,每個孩子有兩次表演的機會,一次比賽的機會、加上項目的決賽大約有40個寶寶參與為最合適。
其次,我們要對活動時間安排上要有一個應付突變情況的安排,比如說;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我們在活動日突然下大雨,在冬季遭遇到暴風雪等極端天氣,我們如何去應對,如何通知家長等等問題。
第三,如何能夠在活動中加大宣傳力度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如招生、讓老會員有新的激情等等都是我們考慮改進的。
一次精彩的活動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快樂的笑聲、美好的回憶,當然也會有一些些遺憾,有遺憾會督促我們更好的改進我們的活動,讓我們有目標的前進!
王華芝201*年1月
擴展閱讀:親子運動會活動反思
小三班親子活動&運動會反思
11月9日,全園舉辦了運動會和親子活動,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這次活動中我真實地驗證了這名諺語。首先是在運動會的入場儀式的排練方面出現了極大的困難,因為小班的幼兒自控能力較弱,他們不能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在訓練場上老師有時候喊啞了嗓子,可還是有很多幼兒走起路來東張西望。其次是喊口號的訓練,幼兒喊出的口令有時沒有氣勢或者太小,這就需要老師反復的指導。值得欣慰的是本班幼兒在運動會場上的表現還是挺讓老師和家長滿意的。
在年級組的拖拉玩具比賽中,本班幼兒都比較努力,聽到“開始”個個都像小兔子一樣飛奔了出去,站在起跑線的小隊員和媽媽們激動的跳著大聲喊“加油,加油,快跑呀!”游戲結束后,小伙伴們高興地跳進了隊伍中。其次是家長們之間的比賽啦!平日里不愛玩的爸爸們也積極參與到了拔河比賽中,爸爸們賽前互相研究最佳拔河的方法,龐大的隊伍、宏偉的氣勢,仿佛他們才是今天賽場上專業(yè)的運動員呢!媽媽們的表現也毫不遜色,首先是她們樂于參與游戲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因為一位媽媽知道要站在大布袋里進行袋鼠跳很擔心自己會跌倒,有的甚至要退縮了,但是其他的媽媽們都會來鼓勵她繼續(xù)游戲。還有一位媽媽不小心摔了一跤以至于成績落后了,媽媽們不但沒有責備還上前幫她穿好鞋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本班不是第一名但是在游戲中卻增進了家長們之間的感情。
最后一項是小班的親子活動,在老師的精心設計、安排、組織下家長們玩“運寶寶”游戲。每位小朋友都能積極參加,興致勃勃,結束活動時小朋友們還吵著要玩。幼兒園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每位小朋友都活動起來,達到身心愉快,“運寶寶”生動有趣的游戲使家長和幼兒親密接觸,增進家人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游戲中孩子和家長互相配合,溝通,體驗到了親人之間的其樂融融的快樂。接著又組織小朋友玩“烏龜爬”,鍛煉孩子爬的能力,發(fā)展孩子手腳的肌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很高興,家長們也不顧自己的身份背著孩子趴在地上做起了“烏龜爬”,和諧的氣氛一下子拉近了教師與幼兒、家長的距離。親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為家園的交流與溝通提供了空間。短暫的半天活動很快就結束了,但大家頗感意猶未盡,相信這愉快的半天給孩子和家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兒在活動中親近著自然,在自然中盡情享受,這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長也在活動中放飛工作勞碌之苦,在活動中體驗著快樂,親情更濃了。重要的是通過這次親子活動,不僅讓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園里親子活動情況和活動安排,也使家長了解到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程度。此次活動為家園共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于孩子、家長、教師之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進一步的溝通。在家長的積極配合參與下,親子活動圓滿結束,活動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早教中心親子運動會活動反思》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早教中心親子運動會活動反思: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