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校本總結
科研總結:
以“精、巧”入手的校本教科研活動,促教促學,鍛造教學質量品牌。
教科研工作,是促進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第一生產力;教師從事教科研必須與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緊密聯(lián)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參與教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質、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的捷徑。學�?蒲胁块T管理從“精、巧”入手有效展開。即:“精于思考,巧在整合”。
精準的把握教學研究中的問題,精心的研究教與學的關系,精細的收集與整理研究過程中的資料。巧妙地整合備課組研究與校本小課題研究,巧妙整合校本師資培訓與科研組長培訓;巧妙地整合課內比教學活動與校本科研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本期科研工作抓“精、巧”不但實現(xiàn)了持續(xù)穩(wěn)步的發(fā)展,而且科研的步伐也隨之輕盈起來。一、“精”
開展每周一次的學習研究活動,指導教師圍繞各備課組的研究主題組織開展備課研討活動。并及時記錄下研究足跡。研究從1、問題的提出2、研究的內容3、研究策略4、研究實錄5研究成效6研究測評與反饋這幾方面對每一次備課研討活動作出有步驟有層次有診斷的具體研究。
語文組的研究課題《小學低年級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yǎng)研究》《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講練結合的方法研究》通過一學期的思考形成具體科研小成果:1、學習力的提升的研究重在持續(xù)的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定點凝視、掃視、及科學記憶的訓練,繼續(xù)摸索科學閱讀、快速閱讀的培養(yǎng)訓練方法。2、高年級語文讀與寫的結合,講與練的結合應從文本動情點、文章空白處、文眼關鍵詞等安排精當高效的練習。數(shù)學組的研究課題《小學低年級良好數(shù)學習慣培養(yǎng)的方法研究》形成了習慣細則一覽表和習慣養(yǎng)成家校問卷跟蹤表。此外英語組的研究課題《英語會話教學課堂研究》體育組的研究課題《高效體育課堂模仿效應的研究》這些都是從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方面思考教與學的實效研究。
健康、思品、綜合學科的研究課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音樂、美術學科的研究課題《藝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研究》科學、科技、微機學科的研究課題《課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研究》則是從學習的內因與外因問題的研究入手探討教與學的密切關系。2、“巧”
安排每月一次的交流與學習活動。各備課組提煉出研究過程中的亮點及解決問題的突破點,展開形式豐富的匯報交流。巧妙地將交流活動與課內比教學有機結合,既是教師個人教學活動的大比武更是組內科研能力的大比拼。比教學思想、比教學能力、比科研意識、比科研能力
將校本教科研與片級區(qū)級教科研巧整合,我們將校本科研展示活動與區(qū)級教學研究活動相結合,語文組、數(shù)學組共有三位教師本學期先后在區(qū)級上研討展示課,語文備課組與數(shù)學備課組也先后承擔區(qū)級研討的主持發(fā)言工作。在片內科研工作中我校更是以片長身份組織片內兄弟學校總結科研經驗提出科研進展的寶貴建議。
“校本科研與課堂改進”作為學�?蒲姓n題研究成果已基本形成了如下思考:1、學習力的提升持續(xù)的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定點凝視、掃視、及科學記憶的訓練,繼續(xù)摸索科學閱讀、快速閱讀的培養(yǎng)訓練方法。2、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可從細節(jié)入手,尤其加強校內與校外數(shù)學習慣的持續(xù)性研究。3、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研究可結合生活化教學理論將學習內因與外因有機結合發(fā)揮學習最大潛力。以上思考雖然很零散很片面,卻是真實的研究所得,也是基于本校學生與教師教與學活動的實際情況研究開去的,可貴之處更是老源于老師們自身,所以科研部門會在下學期對本學期的研究所得進行專題推廣,進一步深化研究意識,激發(fā)團隊研究熱情。
校本課程總結:
構建和完善以提高學生學習力的校本課程體系。
圍繞生活化教學的辦學思想,學校擬定出適合學生生活化學習與實踐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在課程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些課程開發(fā)受到資源與環(huán)境的限值,繼續(xù)更新的步伐顯得緩慢。為進一步滿足全校學生興趣發(fā)展。本學期新增了閱讀與博覽課程,分低中高三個年段,由語文教師中對文學偏愛者承擔授課。與北片學區(qū)聯(lián)盟,增添了橋牌課程。有專職教師走校走班授課。
促進全腦開發(fā)成為學校校本課程的新鮮血液。通過暑期沈陽學習,學校再次整體構建校本課程體系,使課程成為促進學生全能開發(fā),提高學習力的橋梁。學校將課程開發(fā)與學科整合,如生活英語、閱讀博覽、繪畫與手工。將課程開發(fā)與手腦開發(fā)整合,如魔方。國跳、書法、手工、美工、科技制作、天文攝影。將課程開發(fā)與藝術特色相整合,如舞蹈、民樂等。
將校本課程的學習與學校豐富多彩的課外內活動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我校傳統(tǒng)書香德育活動之一古詩考級,今年將考級形式豐富化,讓古詩吟誦與手工、繪畫、書法、琴藝等相融,再如藝術小人才比賽等等。這樣把校本課程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去,運用到學校特色活動中來。讓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學習為學生生活服務,為學生成長奠基。
擴展閱讀:教育科研工作匯報
水曲柳鎮(zhèn)中心校教育科研工作匯報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首先非常歡迎各位領導蒞臨學校,檢查指導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下面從四方面將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匯報如下:
一、我鎮(zhèn)小學師資現(xiàn)狀及課題開展情況:
1、教師隊伍年齡老化十分嚴重,全鎮(zhèn)小學教師隊伍平均年齡在45周歲以上,教師隊伍老齡化十分嚴重,新教師又調不進來。2、專業(yè)結構不合理:部分教師知識老化,教法落后,骨干教師缺乏,音體美學科無專業(yè)教師,學科嚴重不配套。
3、師資不穩(wěn)定:由于我鎮(zhèn)距舒蘭較近,交通便利,多年來師資和生源的外流現(xiàn)象一直比較嚴重,一些不能直接調入市區(qū)學校的教師,便把水曲作為一個跳板,致使我校的教師隊伍一直不夠穩(wěn)定。如何提高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使之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成為我們的一大難題,在這種現(xiàn)狀下我校認真依據舒蘭市教育局科研工作要求,將校本科研工作作為帶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載體進行實施,認真開展問題研究,從學校到教導處、學年組長、骨干教師均確立了科研課題,如學校確立的課題為《精心設計,認真開展系列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導處確立的課題為《小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研究》,學年組則紛紛立足學科實際設立了以“導語、學法指導研究、積極學生積極性方法研究及“課后反思”研究,選題方式自下而上,充分尊重立足教師實際,以點帶面在全校范圍內營出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并將校本科研工作與校本教研工作有機整合,以活動開展為載體,層
層帶動了科研課題實施。
二、課題實施情況:
學校加強了課題研究力度:行政領導蹲點課題組,檢查和指導課題研究;間周開展一次研究活動,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參與面100;每次研究活動保證時間、地點、人員、主題四落實;嚴格按照課題研究程序,規(guī)范操作,及時收集、整理階段資料,資料齊全。我們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課題研究工作落實在平時,走實每一步,著實體現(xiàn)課題研究的實效。
1、把學習培訓做為課題研究的重要基礎。
為了讓廣大一線實驗教師熟知科研課題的相關知識,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把學習培訓工作做為課題研究的重要基礎。開學備課之初,學校課題領導小組召開了全鎮(zhèn)小學教師培訓會,對全體教師進行了一次有關小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研究內容普及的培訓,并組織組內教師進行了研討。以后學校利用周三業(yè)務學習時間每兩周組織一次集中學習培訓活動,就學習方法指導的特點、方法,等相關知識對實驗教師進行培訓。同時爭訂了《中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青年教師》等刊物,這些刊物成為廣大教師的范例、參謀和助手。為了進一步拓寬教師們的視野,學校積極提供網絡讓廣大教師登錄《中國教育網》《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站,與專家對話,與全國各地的同行對話,同時認真參加上級部門的培訓研討活動,不斷地把新的理念與教育思想傳達給實驗教師,從多方面、多層次、多途徑來提高實驗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實驗能力。
2、把活動作為課題研究的重要載體。
為充分調動廣大實驗教師投身課題研究工作的熱情,提高實驗教師的科研和實驗能力,學校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做為課題研究的重要載體,我們充分立足教師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常規(guī)教學“五項管理”,在課題研究中,認真開展了“三同一評”模式研究,即圍繞“學法指導研究”或“充分激發(fā)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更優(yōu)化”等課題研究,組織實驗教師通過具體課例進行深入探究與反思,采取同備一節(jié)課、同上一節(jié)課、同反思一節(jié)課,共同評價一節(jié)課的模式開展行動研究,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入,從常態(tài)課做起,夯實課題研討課。通過“備課課例展示集體評課、診課教學效益反思”的一體化過程,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內化教學新理念,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在聚焦課堂、關注細節(jié)的教學研討中,課題組立足課堂,以發(fā)現(xiàn)問題為切入點,以分析問題為關注點,以解決問題為終極目標,共同探索提練簡潔活力、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幾年來,我校先后開展“三同一評”課題模式教學研討活動6次。同時通過通過理論學習與培訓,骨干教師學法指導研究匯報課、特色班集體展示、“三計“設計教師基本功競賽、課題研究優(yōu)秀案例、反思展評等多種活動形式夯實了校本研究工作,廣大教師在活動中實踐、反思,使課題研究向深度、廣度發(fā)展。為加強課題管理,我校認真執(zhí)行教科研制度,學校確定了教導處副主任專職負責教科研工作,根據子課題的內容,加強教科研與教學研究的整合工作,認真組織教研組開展教研,學校從制訂了相關的教科研工作規(guī)章制度,并逐年修訂、補充、完善一系列的規(guī)范管理�,F(xiàn)在已形成完整的一套符合學校實際、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如:《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水曲柳鎮(zhèn)中心�?蒲兄贫取�、《校本研修制度》等,規(guī)范的管理確保了我�?蒲泄ぷ鞯捻樌麑嵤�。
三、課題研究成果及成效;
1、促進了實驗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學校研究型教師隊伍初步形成。
在課題實施進程中,廣大實驗教師通過學習培訓和學校系列活動的開展,科研、寫作、課堂實踐能力均有所提高,有效地滿足了事業(yè)發(fā)展的不斷需要,使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特別是涌現(xiàn)出韓旭華、張術娟、張宏艷等一批優(yōu)秀骨干教師。教師們不但廣泛搜集整理了很多典型案例,而且結合自身實踐撰寫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案例,分別在鎮(zhèn)、市、省等評比活動中獲獎,按實驗前后對比,實驗教師所教學科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等都有所提高,特別是崗街的路秀英、中心校的滕淑艷、韓旭麗老師、大樹的苑秀英老師教學成績始終排在全鎮(zhèn)前列,并多次承擔各級公開課,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2、開創(chuàng)了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嶄新局面,教、研、培三位一體校本培訓模式初見成效�!罢n后反思”、“學法指導研究”等課題讓一線教師教師深刻體驗到科研就在身邊,在課題研究中,學校通過引導廣大教師結合教育實踐,進行課例研究,撰寫教學反思或教學案,教育敘事,使學�?蒲泄ぷ髋c教育教學實踐無痕地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從而,形成了教師隊伍由單純的教學型開始向研究型轉化的可喜局面,學�!傲⒆阈1�-全員培訓-分層實施-自主提高”具有農村特色的校本培訓模式,“三同一評”課題研究模式得到教師充分認可。
3、學生學習質量有較大提高,學校和諧育人的辦學特色初見成效。
在課題帶動下,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實驗前后實驗后相比,全鎮(zhèn)學生學科成績穩(wěn)步提高,特別是在抽考二年級我校成績排名位于全市前列,小科成績位居鄉(xiāng)鎮(zhèn)前十,這在以往的教學史是沒有的。同時學生在音、體、美、書法等方面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舒蘭市級學生成果證書達二百多份,吉林省級證書五十多份。老師們普遍感受到實驗前和實驗中實驗后相比較,學生的朗讀、演講等綜合素質有所提高,特別是積極而上進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都有很大改變。在這種奮進、團結的辦學氛圍中,學校和諧育人的的辦學特色悄然形成,
但課題研究工作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由于剛剛起步,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希望各位專家給予指導和幫助。我們會更好地立足校本研修,加強科研工作建設,繼續(xù)為教師專業(yè)素質提高做出不懈的努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科研。校本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科研。校本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公文素材庫友情提示:本網站所有內容為共享上傳提供,不涉及任何商業(yè)利益,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Copyright © www.hmlawpc.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時代 共享你我他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