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一、工程概況
11071工作面位11采區(qū),順槽向正東97°,頂板標高為-76~-72m,工作面可采走向長225m。11071上付巷由掘進一隊于201*年10月開始施工,11071下付巷由掘進一隊于201*年5月開始施工,201*年9月12日掘進一隊掘進11071上付巷308m處時停掘,201*年9月2日掘進二隊11071下付巷240m處,開始掘進11071切巷,由生產(chǎn)科編制貫通措施,完成貫通任務。為了保證該巷道的準確貫通,地測測量組承擔了11071工作面的貫通測量工作。201*年9月15日實現(xiàn)了11071切巷和11071上付巷貫通。二、測量概況
1、井下導線測量1.1井下起始邊的檢校測量
采用蘇州一光全站儀對井下起始邊進行檢校,在該起始邊可靠的前提下,作為導線測量的起始邊。本次貫通選用C12(3812563.032,38441757.937)、C13(3812554.093,38441770.810)兩個基本控制點。
1.2井下導線測量
井下導線采用蘇州一光全站儀按7″導線精度施測,水平角觀測兩個測回(水平角觀測限差不超過表1),邊長觀測三個測回,各種測量數(shù)據(jù)限差符合技術要求,用CAD軟件計算導線坐標。
1.3控制導線的延長
在150米之內(nèi)應施測一次控制導線,在巷道施測導線后,根據(jù)實測坐標及方位,反求巷道點位,并及時調(diào)整施工巷道中線。
以上各條措施及日常觀測、記錄、計算等均嚴格遵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和《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1.4注意事項
觀測過程中,時刻注意照準部水準氣泡變化,氣泡偏離一般不應超過1格,當導線一邊水平,一邊傾斜時,水準氣泡變化不得超過0.5格,否則應重測。在風流大的地方進行測量工作時,采用擋風措施或者鏡上對中器等手段,以減少對中誤差。
2、井下高程測量
井下高程測量以井下控制導線點高程為基點,采用蘇州一光全站儀施測,觀測全站儀中心與棱鏡中心高差三個測回,精確量取儀器高。
三、人員工具配置及實地測量情況
1、人員配備及測量工具:
1.1、每次觀測配備四人:一人觀測、一人記錄、一人后視,一人前視。
1.2、測量工具包括:拓普康全站儀一臺、三腳架一個、棱鏡一個、工具包一個、記錄本一個、錘子一把、線繩釘子木塊若干、7m卷尺一個、噴漆一桶。
2、實地測量情況: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在各巷道開口階段,全部從C12和C13兩個已知7″導線點構成的同一起算邊開始引測導線,在引測過程中,采取了嚴格的擋風措施,嚴格遵照制定的測量方案進行了各項測量工作,且嚴格遵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和《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在此掘進過程中我們通過11071切巷和11071上付巷處貫通,11071切巷和11071上付巷巷貫通后又對其進行貫通后的聯(lián)測、平差。四、貫通精度
根據(jù)所采用的測量儀器測角中誤差mβ=±7″,及測距儀測邊平均中誤差ml=±(3+2ppmD),計算獲得理論上的切眼方向誤差為Mxk
預=±0.404(m)。順利貫通以后,進行了導線聯(lián)測,測得最后邊的方位
2角閉合差為32”,坐標閉合差為fx=+0.234m,fy=-0.130m,z=0.212滿足
貫通容許偏差值,以較高的精度完成了11071工作面貫通任務。五、技術結論
1.通過順利貫通后的誤差計算證明,貫通測量采用的方法和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等符合設計書和相關規(guī)程的各項要求,達到了技術設計的目的,滿足了貫通工程的需要。
2.導線點測量的平面和高程成果準確可靠,符合各項技術要求。
3.實際施測過程中對測量精度造成較大影響的還是選點懸掛晃動,以后工作中應加強防風措施和定后視點的準確。
地測科201*年9月18日
3國瑞宏發(fā)(新密)煤業(yè)有限公司
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編制人:
審核人:
201*.09.18
擴展閱讀:4211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涼水井煤礦4211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一、工程概況
42111工作面位于涼水井煤礦首采盤區(qū),順槽向正東90°,頂板標高為1132~1150m,工作面走向長4375m,42111回順由掘進一隊于201*年10月開始施工,42111皮順由掘進一隊于201*年9月開始施工,201*年9月14日掘進一隊掘進至42111回順4380m處時停掘,201*年7月22日掘進一隊皮順掘進至4375m處,由掘進一隊編制貫通措施,完成貫通任務。為了保證該巷道的準確貫通,地測部于志勇測量組承擔了42111工作面的貫通測量工作。201*年8月實現(xiàn)了對向貫通。
二、測量概況
1、井下導線測量1.1井下起始邊的檢校測量
采用拓普康全站儀對井下起始邊進行檢校,在該起始邊可靠的前提下,作為導線測量的起始邊。本次貫通選用C32(4300357.937,37434615.256)、C33(4300517.864,37434615.103)兩個基本控制點。
1.2井下導線測量
井下導線采用拓普康全站儀按7″導線精度施測,水平角觀測兩個測回(水平角觀測限差不超過表1),邊長觀測三個測回,各種測
1量數(shù)據(jù)限差符合技術要求,用龍軟軟件計算導線坐標。
表1
1.3控制導線的延長
在150米之內(nèi)應施測一次控制導線,在巷道施測導線后,根據(jù)實測坐標及方位,反求巷道點位,并及時調(diào)整施工巷道中線。
以上各條措施及日常觀測、記錄、計算等均嚴格遵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和《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4注意事項
觀測過程中,時刻注意照準部水準氣泡變化,氣泡偏離一般不應超過1格,當導線一邊水平,一邊傾斜時,水準氣泡變化不得超過0.5格,否則應重測。在風流大的地方進行測量工作時,采用擋風措施或者鏡上對中器等手段,以減少對中誤差。
2、井下高程測量
井下高程測量以井下控制導線點高程為基點,采用拓普康全站儀施測,觀測全站儀中心與棱鏡中心高差三個測回,精確量取儀器高。
三、人員工具配置及實地測量情況
1、人員配備及測量工具:
1.1、每次觀測配備四人:一人觀測、一人記錄、一人后視,一
2人前視。
1.2、測量工具包括:拓普康全站儀一臺、三腳架一個、棱鏡一個、工具包一個、記錄本一個、錘子一把、線繩釘子木塊若干、7m卷尺一個、噴漆一桶。
2、實地測量情況: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在各巷道開口階段,全部從C32和C33兩個已知7″導線點構成的同一起算邊開始引測導線,在引測過程中,采取了嚴格的擋風措施,嚴格遵照制定的測量方案進行了各項測量工作,且嚴格遵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和《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在此掘進過程中我們通過42111回順和膠順分別掘進在切眼處貫通,待42111工作面巷貫通后又對其進行貫通后的聯(lián)測、平差。測量導線8990m,延伸導線8890余米,送中線170余組。
四、貫通精度
根據(jù)所采用的測量儀器測角中誤差mβ=±7″,及測距儀測邊平均中誤差ml=±(3+2ppmD),計算獲得理論上的切眼方向誤差為Mxk
預=±0.404(m)。順利貫通以后,進行了導線聯(lián)測,測得最后邊的方位
角閉合差為24”,坐標閉合差為fx=+0.234m,fy=-0.130m,fx 五、技術結論 1.通過順利貫通后的誤差計算證明,貫通測量采用的方法和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等符合設計書和相關規(guī)程的各項要求,達到了技術設計的目的,滿足了貫通工程的需要。 2.導線點測量的平面和高程成果準確可靠,符合各項技術要求。 3.實際施測過程中對測量精度造成較大影響的還是選點懸掛晃動,以后工作中應加強防風措施和定后視點的準確。4.當巷道貫通長度超過5000m時應該加測陀螺定向邊以檢核測量成果和提高最后貫通精度,保證巷道順利貫通。 地質(zhì)測量部201*.08.28 神木匯森涼水井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4211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編制人:審核人:部門經(jīng)理:總工程師: 地質(zhì)測量部201*.08.29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11071工作面貫通測量技術總結》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hmlawpc.com/gongwen/6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