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化學實驗步驟總結
必修一、二化學實驗整理
作者:高一三班組季榮
1-11-2粗鹽的提純實驗步驟:
1、粗鹽溶解:稱取約4g粗鹽,加約12mL水。
2、過濾:制作一個過濾器,組裝過濾裝置,進行過濾操作。3、蒸發(fā)。
4、食鹽晶體的洗滌:重新制作一個過濾器,將蒸發(fā)皿中物質全部轉移到過濾器中,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食鹽。
5、雜質離子(S042-)的檢驗:取上述得到的食鹽0.5kg放入試管中,加約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幾滴稀硝酸酸化,然后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6、除雜
1-3制取蒸餾水實驗器材:
大試管、帶單孔塞的導管、鐵架臺、酒精燈、大燒杯、碎瓷片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實驗步驟:
1蒸餾前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2裝配冷凝裝置。檢查氣密性。
3蒸餾:在燒瓶中加入約1/2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重新連接好裝置。加熱,錐形瓶中收集到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4蒸餾后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出的液體,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1-4碘的萃取實驗步驟:
1混合: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加入4mL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
2振蕩:用右手壓住分液漏斗口部(上端的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轉過來用力振蕩。
3靜置: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上靜置
4分液:待液體分層后,將漏斗上端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再將漏斗下面的活塞打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留下,到有色液體接近流完時快速關閉活塞
1-5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實驗步驟:
1計算:計算實驗所需NaCl固體的質量為______克。2稱量或量。焊鶕嬎憬Y果,稱量NaCl固體。(注:如是液態(tài)溶質,則應用量筒或移液管量。
3溶解:在燒杯中用約40mL蒸餾水溶解NaCl固體。(如溶解時放熱,溶液溫度升高,則須放置一段時間冷卻至高溫)
4轉移和洗滌:將燒杯中溶液沿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玻璃棒下端要伸入瓶頸刻度線以
下),并用少量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要全部注入容量瓶。5振蕩:輕輕晃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6定容:同樣用玻璃棒引流加入蒸餾水,至液面離刻度線約1~2cm,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凹面下緣與刻度線相切。
7搖勻:蓋好瓶塞,用右手指尖托住容量瓶底,左手按住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3-13-2金屬鈉的取用鈉與氧氣的反應實驗步驟:
1取一小塊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2新切開的表面再空氣中露置一會兒3取一小塊金屬鈉放在坩堝上加熱
3-3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步驟:
1在小燒杯中放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然后放入一小塊金屬鈉,觀察現象2另取一只小燒杯,放入一些硫酸銅溶液,再加入一小塊金屬鈉,觀察現象
3-4鋁與酸、堿的反應實驗步驟:
1在兩支小試管中分別加入5mL2mol/L的HCl溶液和5mL2mol/L的NaOH,再分別放入一小段鋁片
2過一段時間后,將點燃的木條分別放在兩支試管口
3-5金屬氧化物與酸、堿的反應實驗步驟:
1在三支試管中分別裝入少量MgO、Fe2O3、CuO粉末,再分別加入鹽酸,振蕩試管,觀察現象
2取兩支試管,分別放入少量Al2O3粉末,再分別加入鹽酸和NaOH溶液
3-63-73-8鐵的氧化物及氫氧化鋁的制備氫氧化鋁的性質
1取兩支試管,各放入少量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然后分別滴入NaOH溶液2取一支試管,加入10mL0.5mol/L的Al2(SO4)3溶液,滴入氨水至過量
3取上述實驗中生成的Al(OH)3,分別裝在兩支試管中,一支滴加2mol/LNaOH溶液,邊加邊振蕩,觀察現象
3-9焰色反應
1洗凈鉑絲:把鉑絲用鹽酸洗滌后灼燒,反復多次,直至火焰顏色呈無色為止2用干凈的鉑絲醮取NaCO3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3用干凈的鉑絲醮取K2CO3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隔著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4分別用NaCl固體、KNO3固體重復以上實驗,觀察火焰顏色
4-1硅酸的制備
1在試管中加入3~5Ml的飽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試液2再用膠頭滴管在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邊滴加邊振蕩,至溶液紅色變淺并接近消失時停止。靜置
3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3~5mL飽和Na2SiO3溶液,再通入足量的CO24-2硅酸鹽的性質1取兩條小木條(或濾紙條),分別放入蒸餾水和飽和Na2SiO3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濕浸透。取出瀝干(不在滴液)
2將上述小木條(或濾紙條)分別在酒精燈外焰點燃
4-3氯氣和其他單質的反應
1取一瓶氯氣,觀察其顏色并用正確的方法聞氯氣的氣味
2將黃豆大小的鈉粒放入燃燒匙中,點燃后伸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里3用坩堝鉗夾住一束光亮的細銅絲(或繞成螺旋狀的鐵絲),灼燒后立刻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里,再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氣瓶里,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振蕩4在空氣中點燃氫氣,然后把導管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
4-44-5氯氣與水、堿反應的比較干燥氯氣與氯水漂白作用的比較1向兩瓶氯氣中分別加入約5mL水和氫氧化鈉溶液,蓋好玻璃片,振蕩2取少量新制的氯水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3在新制的氯水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試管4將三條有色紙條或布條、有色花瓣分別放入盛有氯水的廣口瓶、盛有鹽酸的廣口瓶和盛有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蓋好玻璃片
4-6氯離子的監(jiān)測
在五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右邊五種溶液或液體,然后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再分別滴入少量稀硝酸,觀察現象
4-7二氧化硫的性質
1取一試管二氧化硫氣體,觀察其顏色,并聞其氣味
2把盛有二氧化硫氣體的試管倒立在水中,在水下面打開膠塞,輕輕搖動試管至管內頁面穩(wěn)定為止
3在水下用膠塞塞緊試管口,取出試管,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4將步驟3所得的溶液分成3份,向其中第一份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試液;第二份中滴加加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第三份中滴入1~2滴品紅溶液,振蕩5給步驟4種試管里的溶液加熱4-8氨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加熱銨鹽與堿的混合物即用氯化銨和熟石灰混合加熱2、反應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4-9硫酸銅及膽礬制作
步驟簡介:把無水硫酸銅溶解在水中,蒸發(fā)結晶就可以了。材料:無水硫酸銅,水
設備:燒杯,玻璃棒,蒸發(fā)皿,鐵架臺,酒精燈。
必修二:
1-1鈉和鉀與水的反應同鈉與水反應,見必修一3-32-1原電池制作(以銅鋅為例)
銅鋅原電池之一
[原理]
銅、鋅兩電極,一同浸入稀H2SO4時,由于鋅比銅活潑,容易失去電子,鋅被氧化成Zn2+進入溶液,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溶液中的H+從銅片獲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從銅片上放出。兩極發(fā)生如下反應:
負極:Zn2eZn2(氧化反應)正極:2H2eH2(還原反應)
[用品]試管,鑷子,銅棒,HgCl2,0.1molL-1硫酸溶液[操作]
取一試管并斜放入一大粒純鋅(如沒有純鋅可將粗鋅泡在飽和的氯化汞溶液中,用鑷子夾出沖洗凈),再倒入0.1molL-1硫酸溶液,觀察表面逸出氣泡情況。
在盛有純鋅和0.1molL-1硫酸溶液中,用一根純銅棒插在純鋅的表面上,可以觀察到在鋅表面氣泡很少,而在插進液面中銅棒四周氣泡很多。(如圖)
Zn2eZn2
銅表面氣泡來源不可能是銅與稀硫酸反應,而是鋅丟失的電子同遇到溶液中的氫離子發(fā)生了反應:
2H2eH2
可以推知鋅流出電子,在流經銅導線時,將電子轉移給銅四周的氫離子。
鋅銅原電池之二
[原理]同之一
[用品]燒杯、鋅板、銅板、電流計、導線、0.1molL-1硫酸溶液
操作]如圖所示,用一個燒杯(4)、盛入0.1molL-1的H2SO4溶液后,用固定鋅、銅兩電極的插座,把鋅和銅(2)(3)兩個電極浸泡在0.1molL-1H2SO4(5)中,再用電流計(1)和導線把兩級連接好。
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除銅極有氫逸出外,在電流計中還可以看到指針發(fā)生偏轉,表示有電流產生。鋅(負極)
Zn2eZn2
銅(正極)
2H2eH2
[備注]
1.如果接通后,導線串連的電流計指針不發(fā)生偏轉,或是瞬息偏轉,都是失敗的現象。在溶液與電極接觸處如銅極無氣體產生時,這也是失敗的現象。
2.純鋅片若不好找到,可將粗鋅置飽和氯化汞溶液中浸泡,用鑷子取出,再經沖洗后可以使用。防止用手接觸溶液,實驗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鋅銅原電池之三
[原理]
原電池電動勢為e0E0Cu2/CuE0Zn2/Zn0.337(0.763)>0負極:Zn2eZn2,正極:Cu22eCu,總反應為:ZnCu2CuZn2
[用品]燒杯,KCl鹽橋,1molL-1ZnSO4溶液,1molL-1CuSO4溶液,鋅極板,銅極板,電流計,導線
[操作]
如圖,在兩燒杯中分別盛有(1)1molL-1ZnSO4溶液和(2)
1molL-1CuSO4溶液,(3)為飽和氯化鉀溶液的鹽橋。操作和現象同之二所述。
[備注]
1.銅片面積大一些,便于學生觀察。鋅片純一些,可以減少鋅片上的氣泡。
2.電流計可以用發(fā)光二極管或導電儀代替。用發(fā)光來檢測電流通過,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擴展閱讀:高中必修一化學1實驗總結
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化學1實驗總結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P5實驗1-1】
步驟邊用玻璃棒攪拌,直至粗鹽不再溶解為止2.過濾:將燒杯中的液體沿著玻璃棒倒入過濾器中,過濾器中的液面不要超過濾紙邊緣,若濾液渾濁,再過濾一次3.蒸發(fā):將濾液倒入蒸發(fā)皿中,然后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待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P6實驗1-2】現象:若先加鹽酸,再加氯化鋇溶液,則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說明有硫酸根離子存在;若先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鹽酸后沉淀不溶解證明含有硫酸根!綪7思考與交流】雜質硫酸鹽MgCl2CaCl2加入試劑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化學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現象少,食鹽水略帶渾濁不溶物留在濾紙上,液體滲過濾紙,沿漏斗頸流入另一個燒杯中水分蒸發(fā),逐漸析出固體。1.溶解:稱取4g粗鹽加到盛有12mL水的燒杯中,邊加固體食鹽逐漸溶解而減【P8實驗1-3】實驗現象1.略2.略3.略加硝酸銀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加熱,燒杯中的水溫升高至100℃后沸騰。在錐形瓶中收集到蒸餾水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蒸餾水中無沉淀生成【P9實驗1-4】
(1)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層。(2)用力振蕩的目的是使水與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3)靜置后四氯化碳層變紫色,水層黃色變淺或近無色!綪19歸納與整理】一、混合物的分離提純分離、提分離的物質純的方法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從液體中分離出不溶的固體物質從溶液中分離已溶解的溶質從溶液中分離溶劑和非揮發(fā)性溶質加入適當溶劑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離
1應用舉例凈化食鹽水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從海水中獲得純水用四氯化碳提取水溶液中的碘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二、離子的檢驗離子檢驗試劑SO42-HClBaCl2CO32-HCl實驗現象有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加入鹽酸后,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生成化學方程式Ba2++SO42==BaSO4↓CO32+2H+==CO2↑+H2OCO2+Ca2++2OH==CaCO3↓+H2O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P26《科學探究》】1.略2.略3.略4.略光束照射時的現象有一條光亮的“通路”看不到此現象(沒有一條光亮的“通路”)過濾后的現象液體全部透過濾紙,濾液仍為紅褐色透明有固體小顆粒沒有透過濾紙,濾液呈無色透明
【P29習題5、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系分散質粒子大小濁液溶液膠體
【P31實驗2-1】
實驗1.略2.略
【P33實驗2-3】
1.略2.略3.略
2主要特征不穩(wěn)定、不均一穩(wěn)定、均一介穩(wěn)體系、均一舉例泥水食鹽水霧>100nm<1nm1~100nm現象沒有白色沉淀產生有白色沉淀產生現象及離子方程式產生藍色絮狀沉淀Cu2++2OH=Cu(OH)2↓溶液變紅,紅色消失變?yōu)闊o色OH+H=H2O有無色無味氣泡產生CO32+2H+=H2O+CO2↑+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P40二、物質的化學變化】1、化學反應
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基本反應類型)
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反應
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得失
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P46思考與交流】1.⑴金屬與氧氣反應⑵金屬與酸反應⑶金屬與鹽溶液反應2.2Al+3CuSO4=Al2(SO4)3+3Cu2Mg+O22MgOCu+2AgNO3=Cu(NO3)2+2AgMg+2HCl=MgCl2+H2↑3.
NaMg點燃點燃3Fe+2O2=====Fe3O4Zn+2HCl=ZnCl2+H2↑Cu+2AgNO3=Cu(NO3)2+2AgAl
最外層電子數都比較少,在化學反應中都較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而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
【P47實驗3-1】
金屬鈉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P49實驗3-3】
鈉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動;鈉球周圍有水霧,有時可能有火花,或伴有
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爆鳴聲;鈉球在反應中逐漸變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變成紅色。P50畫出你設計的裝置圖
【P51實驗3-4】現象1、加熱時試管內鐵粉紅熱2、點燃肥皂泡可聽到爆鳴聲3、反應后,試管內的固體呈黑色
【P55實驗3-5】
滴入水后有大量氣泡產生;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試管外壁發(fā)熱;向試管里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顏色變紅。
【P56科學探究】(1)步驟加1mL水加10mL水加1-2滴酚酞溶液初步結論(2)Na2CO3現象澄清的石灰水不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O3+2H=H2O+CO2↑HCO3-+H+=H2O+CO2↑【P60實驗3-9】加NaOH溶液離子方程式
42-+化學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1克Na2CO31克NaHCO3白色粉末,加水結塊成晶體;細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放熱感受不到熱量變化振蕩時間長,可溶解固體量減小溶液變紅(較深)溶液變微紅色加水先變成含結晶水的晶體,加水部分溶解,溶液堿性比溶液堿性比NaHCO3的強Na2CO3的弱結論受熱不分解受熱易分解NaHCO3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FeCl3溶液生成紅褐色的沉淀Fe3++3OH-=Fe(OH)3↓FeSO4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紅褐色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P61實驗3-10】FeCl3溶液FeCl2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溶液顏色無變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Fe=3Fe2Fe2++Cl2=2Fe3++2Cl-加入硫酸鐵溶液有明顯沉降,溶液半透明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3+2+【P61科學探究】
現象FeCl3溶液中加鐵粉、KSCN溶液不顯紅色向上層清液中加入氯水,振蕩【P62實踐活動】2min5min不加試劑無明顯變化加入明礬有明顯沉降,溶液半透明溶液顯紅色渾濁,略有沉淀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比加硫酸鐵的透明)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P76思考與交流】
SiO2物理性質:熔點高、硬度大SiO2化學穩(wěn)定性:化學穩(wěn)定性好
SiO2的性質主要與它的結構有關:SiO2是正四面體的空間網狀結構,因此性質很穩(wěn)定
【P77實驗4-1】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在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加入稀鹽酸,有透明的硅酸凝膠產生Na2SiO3溶液顯堿性,略
【P77實驗4-2】現象結論放入蒸餾水水分蒸發(fā)后就燃燒水分蒸發(fā)后失去防火作用放入Na2SiO3飽和溶液水分蒸發(fā)后不易燃燒(濾紙只起泡)防火效果好,用作防火劑
【P80習題2】材料物理性質玻璃陶瓷
5化學性質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硬度高、耐磨損、耐高溫、較脆硬度高、耐磨損、耐高溫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P83實驗4-3】現象H2在Cl2中安靜的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霧。
【P84實驗4-4】現象結論與解釋
【P84實驗4-5】現象結論與解釋有色布條不褪色干燥的氯氣沒有漂白性有色布條褪色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作用。化學方程式H2+Cl2點燃2HCl
【P86實驗4-6】
實驗現象加入AgNO3溶稀鹽酸NaCl溶液加入稀硝酸后液后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解釋或離子方程式Ag+Cl==AgCl↓Ag++Cl==AgCl↓2Ag++CO32==Ag2CO3↓Ag2CO3+2H+==2Ag++H2O+CO2↑Ag++Cl==AgCl↓蒸餾水中沒有氯離子+Na2CO3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溶液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自來水蒸餾水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無明顯變化無明顯變化
【P87習題2】滴入AgNO3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滴入紅墨水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試紙先變紅后褪色紅墨水褪色解釋或離子方程式Ag+Cl==AgCl↓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
【P90實驗4-7】
現象:將盛有SO2的試管倒立在水中,試管內水面上升。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溶液顯酸性。在溶液中滴入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給褪色后的溶液加熱,溶液恢復紅色。在實驗過程中,聞到刺激性氣味。
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P92科學探究】實驗步驟現象紅棕色氣體逐漸消失,水位解釋(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將一支充滿NO23NO2+H2O=2HNO3+NO的試管倒放在上升,最后水充滿試管的2/3,NO2為紅棕色氣體,和水盛有水的水槽無色氣體充滿試管的1/3(上中部)(2)制取少量氧氣(3)將氧氣慢慢通無色氣體變?yōu)榧t棕色氣體,入步驟(1)的又變?yōu)闊o色氣體,但氣體體試管中
【P97實驗4-8】
現象:燒杯里的水沿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結論:氨氣極易溶于水,燒瓶內氣壓降低,外界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水沿玻璃管壓入燒瓶,形成噴泉;氨氣溶于水生成堿性物質,使酚酞變紅。
【P101實驗4-9】
現象: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時能發(fā)生反應,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或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反應后生成物的水溶液顯藍色。
【P105歸納與整理】一、硅
1.硅單質:
用途:硅芯片、光電池2.二氧化硅:
存在:有結晶形和無定形兩大類,統(tǒng)稱硅石。(石英、水晶、瑪瑙、沙子)性質:化學性質不活潑。
可以和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氫氟酸反應。
用途:建筑材料、光學及光纖制品、工藝品等。3.硅酸鹽
Na2SiO3
制法:SiO2+2NaOH==Na2SiO3+2H2O
性質:Na2SiO3+2HCl==H2SiO3(膠體)+2NaCl用途:可做木材防火劑
7反應,生成NO為無色氣體難溶于水2KClO3==2KCl+3O△2↑2H2O2===2H2O+O2↑MnO2MnO22NO+O2=2NO2積逐漸縮小,液面不斷上升。3NO2+H2O=2HNO3+NO北京十三中高一化學
硅酸鹽產品:玻璃、水泥、陶瓷等。二、氯1.氯氣:
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在25℃時,1體積水中可
溶解約2體積的氯氣化學性質:
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Cl2+H2O==HCl+HClO
產物的用途:漂白、殺菌消毒
與堿反應:化學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產物的用途:漂白液
化學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產物的用途:漂白粉或漂粉精
與金屬反應:2Na+Cl2
Cu+Cl2
2.Cl的檢驗
化學方程式:Ag+Cl==AgCl↓試劑: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操作: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滴加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加硝酸銀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待測液中含有Cl。
+點燃點燃2NaCl2Fe+3Cl2
點燃2FeCl3
CuCl2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必修一二化學實驗步驟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必修一二化學實驗步驟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