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培訓會心得體會
生物學科培訓會心得體會
通過這2天的初中新課程生物教材的培訓,對生物新課程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認識,我受益非淺。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感受很多。
無論是報告還是授課,都讓人耳目一新。幾位專家、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他們課堂上那種渾然天成,對比鮮明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腦海里回映特級教師們上課時信手拈來的精妙發(fā)問,形象生動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我想這些都是他們平日里下功夫、花時間進行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經(jīng)驗積累,歷練了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才會達到現(xiàn)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各位專家、學者從自己切身的經(jīng)驗體會出發(fā),暢談了他們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在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我們平時思考的太少。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考慮地并不多,更勿論著眼于教育的發(fā)展遠景,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這方面實在太欠缺了。
新課程理念的改變。面向全體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加入到課堂中來,提高生物科學培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fā)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索活動,而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擺脫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
方式的轉變。讓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了科學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
新的初中生物學課程拋棄學科體系,綜合考慮初中學生的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和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需要,對原教學大綱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刪減、增補和整合。建立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體系,創(chuàng)設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其次,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面對現(xiàn)實生活、生產(chǎn)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根據(jù)有意義學習的理論,教材的導言盡量從生活實際入手,創(chuàng)設較好的問題情境或懸念,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中的學習生物學。同時,教材還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原理參與公眾事務的討論或作出相關的個人決策。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chuàng)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勇于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局限,立足于生物學科,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擴展閱讀:參加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生物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會的總結
參加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生物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會的總結
四川省米易中學陳永欽
201*年6月28日至3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成都雙流棠湖賓館召開的全省高中課程改革生物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會。近距離的接觸了我國高中生物學科教育的泰斗朱正威教授和趙占良先生,通過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在新課改的的理解和思想上都有較大的提高。
一、培訓的內(nèi)容和知識收獲
1、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長、四川省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委會理事長石建介紹了四川省高中課改的背景、前期的準備工作,以及我省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的形勢和任務,并對全體參會代表提出的具體的要求。
2、中國教育學會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主任兼總編助理趙占良介紹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歷程,對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定位、目的、理念、課程結構改革、內(nèi)容改革、教學方式改革等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同時介紹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編寫理念、體系結構、教材特點等內(nèi)容。
3、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人教版生物教材主編朱正威教授以《我與大家一起備課》為題逐章逐節(jié)分析了必修1“分子與細胞”的教材,結合課標介紹了本冊教材的編寫意圖,并提出教學建議。朱教授是我國中學生物教學領域的泰斗,是04年教師節(jié)胡錦濤總書記登門看望的兩位教育家之一。雖然朱教授今年已76歲高齡,他在臺上娓娓道來、談笑風聲,讓我們在春風化雨般的交流中領悟新課改真諦。朱教授強調(diào):“重視基知識的學習是我國的好傳統(tǒng),要高度重視核心概念的教學”,“新課程重視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但探究性學習不是唯一的好方法,甚至不是主要的教學方法,所以在教學中不能排除其他方式的教學策略和方式”。
4、中國教育學會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天津?qū)嶒炛袑W校長薛靜堯以“課堂教學有效性”為核心,與在會老師們共同探討了“在新課程背景下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落實教學的有效性”。薛老師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要“激活學生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學習的生成性”、“提高教師反思的自覺性”、“彰顯教師的創(chuàng)新性”。5、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生物教研員何興明全面介紹了《四川省高中新課程生物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試行)》,并針對目前全國實驗區(qū)高中生物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我省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實施建議和教學評價建議。
通過培訓我深入領會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目的、理念,努力把握高中新課程生物教材的體系和內(nèi)容結構,更加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本次培訓層次高、目的性強、效果好、收獲大,加深了對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理解。(1)、新課程的目標和要求有了變化。新課標是增加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情感價值觀。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新課標有較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條件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fā)展。(2)、新教材把細胞作為生命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以細胞為核心體系,從細胞的層面上對生命系統(tǒng)進行研究。根據(jù)模塊設置的需求刪除了舊教材中以生物體為單位的水分代謝和礦質(zhì)代謝知識及生物個體發(fā)育的知識。
(3)、新教材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知識要求有了變化。新教材更多的是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也不否定其他學習方法,(4)、新課標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5)、能力要求的目標動詞不同,不同的知識要求不同,利用不同的動詞加以區(qū)分,在教學中要利用好目標動詞。
二、思想和情感得到升華
76歲高齡的朱正威教授和63歲的天津?qū)嶒炛袑W校長薛靜堯先生,他們在臺上娓娓道來、談笑風聲,各自一講就是3個多小時。古稀之年的老人思路如此清晰,精神如此好,是我們這一代人遠遠趕不上的。這是他們對科學的熱愛所迸發(fā)出的激情。我心中暗下決心,一定端正工作態(tài)度,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理念,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附上朱教授賦詩一首:
巴山雨綿綿,天府又蔥蔥;蜀中多俊杰,風流百代頌;繼往復開來,教育尤為重;講臺三尺小,春風化雨濃;川地添錦秀,華夏更恢弘;京蜀三千里,與君一心同。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生物學科培訓會心得體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生物學科培訓會心得體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