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逃生演練方案
“心系安全、喜迎亞運”
廣州市荔灣區(qū)育賢實驗學校校車安全逃生演習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校園的安全,本著學生“安全第一”,切實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的宗旨,制訂校車安全逃生演習方案。
二、演習的時間、地點、參加人數(shù)、車輛
時間:201*年10月15日(周五上午9:10)如下雨延期至下周人數(shù):一部乘坐校車的學生約48人車輛:2輛
三、演習領導小組及應急小組成員組長:校長:許仕源副組長:副校長:曾慶鋒
組員:梁菊香、梁玉壘、劉聰、陳樹喜、鄧孔、文光耀、蔡玲三
四、準備工作1、廣播準備
2、師生事先熟悉逃生場地(安全通道、安全出口),逃生(方法、順序、路線)。
3、班級宣傳4、衛(wèi)生保健準備
五、逃生過程1、警報聲起
2、跟車教師組織學生沿疏散路線,快速離開校車。要求:
(1)每個小朋友用小毛巾(餐巾紙)捂著鼻走。(2)逃生時不搶道、不驚慌。(3)教師組織學生有序撤離。
3、重點危險地帶專人把守(車門、車窗)4、集中大操場5、演練后領導發(fā)言6、演習結束排隊有序回教室六、人員安排1、道具擺放:鄧孔2、攝影方面:文光耀3、廣播:劉聰
4、領導總結發(fā)言:梁菊香5、衛(wèi)生保。翰塘崛
廣州市荔灣區(qū)育賢實驗學校
201*-10-9
活動流程
1、9:10全校學生集合操場
2、9:20校長宣布校車安全逃生演習開始
3、9:25校車安全逃生演習
4、9:40演練結束
5、9:45政教主任梁菊香主任講話
6、10:00校長宣布校車安全逃生演習結束
7、10:02各班有秩序地回教室
8、10:05各班班主任進行校車安全逃生教育
廣州市荔灣區(qū)育賢實驗學校
201*-10-9
擴展閱讀:校車逃生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校車逃生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一.學校校車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于希東副組長:王少軍
成員:楊建喜李從舉姚中華孫志潔賈浩德張曉潔
萬旭日郭文海楊明
領導小組職責:主要是對各單位各部門實行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指揮。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本校校車事故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領導小組組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jù)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fā)布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tǒng)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wěn)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fā)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shù)厣霞壔虍數(shù)赜嘘P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二、演練時間:201*年月日,午第節(jié)下課后三、演練地點:操場四、演習準備:
1.學生接送車教師組織一個班車的學生上好班車,跟車老師到位。其余乘坐班車的學生全部到操場以班車為單位集合;
2.楊明負責組織接送車駕駛員到位,王凱組織好現(xiàn)場活動的照相和攝像。
3.孫志杰安排一名學生進行廣播,包括總結的廣播。要求組織時間恰當。
4.廣播內(nèi)容為:
各位領導、老師、全體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安全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點,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交通安全我們時刻不能忘記。
老師們,同學們,生命很可貴,我們要百倍珍惜,今天我們搞這次乘坐班車應急逃生演練,就是要提高司機、老師、同學們的安全意識,以便在緊要關頭保護好自己的生命,請同學們不要嬉皮笑臉,要認真進行演練。四、演習過程:
1.車輛行駛中突然有一名學生發(fā)現(xiàn)校車的底部冒出“濃煙”,立即大聲報告:“汽車著火啦!”,司機聽到報告后迅速停車,熄匙,打開車門。
2.值日跟車老師立即向?qū)W生大聲通知:“車著火!大家鎮(zhèn)定!聽從指揮,有秩序地下車!”值日老師迅速下車,站在車門口,協(xié)助學生迅速下車(學生按由前到后的順序依次下車)。司機拿出滅火器準備滅火。
3.學生用衣袖、手帕等捂住口鼻,迅速撤離到離車輛50米外的安全區(qū)域集隊,預防汽車油箱發(fā)生爆炸,值日老師點名。4.報警援救
(1)司機撥打119報警:我是齊山鎮(zhèn)十字道初中學校接送學生的司
機,現(xiàn)校車在學校門口處發(fā)生自燃。請立即救援!
(2)值日教師撥打120報告:我是齊山鎮(zhèn)十字道初中學校接送學生車輛的老師,校車在校門口處發(fā)生自燃,請立即救援!
(3)值日老師向?qū)W校校長報告:我是學校接送學生車輛的值日教師,校車在校門口處發(fā)生自燃,學生已安全疏散,請立即派人到現(xiàn)場協(xié)助救援。
5.學生集隊總結。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校車逃生演練方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校車逃生演練方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