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體會
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體會
公共管理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活動,它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運用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系統科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對國家和公共事務進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動;它是一門經過科際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學科,是以解決社會公共問題為宗旨的應用性學科。管理是人類各種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規(guī)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統稱為管理學。自從人們開始組成群體來實現個人無法完成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為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群體規(guī)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也就愈發(fā)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敬業(yè)精神和服務意識,還要有解決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會辦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質。通過這半年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是學到了前沿的管理學知識和理論,提高了對公共管理的認識水平。管理學潛藏于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經?吹交蚵牭健坝媱潯边@個詞。大到美國政府的火星探測計劃,小到我們身邊的一次周末旅游計劃。由此可見,計劃幾乎無處不在。首先就一個學生而言,
他在學習中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必須通過制定一份計劃(或長期或短期)。然后通過這份計劃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時間,還要有效的選擇合適的信息,從而達到自己的計劃目標,取得成功。又或者一個人的一生必須經過自己的規(guī)劃、組織;要不然這一輩子將碌碌無為。計劃是任何一個組織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組織各個層次的管理活動中。一個組織適應未來技術或競爭方面變化能力的大小與它的計劃息息相關。
在為群體中一起工作的人們設計環(huán)境,使每個人有效地完成任務時,管理人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努力使每個人理解群體的使命和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如果要使群體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員一定要明白期望他們完成的是什么,這就是計劃工作的職能,而這項職能在所有管理職能中是最基本的。然而許多管理者總是強調日常的經營活動而忽略做計劃,這是造成他們日后到處“救火”的主要原因,F在有很多人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做了計劃也只是在做無用工而已,所以他們都不愿意做計劃。其實不然,我認為計劃是為了有備無患。做了總比沒做好。計劃包括確定使命和目標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標的行動;這需要指定決策,即從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確定行動步驟。作為計劃的一種戰(zhàn)略則是意指確定企業(yè)的使命和企業(yè)的長期基本目標,并制定行動方案,配置相應的資源以實現這些目標。在這里需要說明的
是我們所制定的目標應有其明確的衡量標準,不能含糊不清。
二是增強了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物的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這一面。通過對國學知識、人治與法治等知識的學習,聆聽了大師們的教誨。特別是有的倡導道家,認為道家思想是當代領導必修之學問,有的又否定它,而獨尊儒學。在儒家與道家、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人治與法治上,如何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和關系?是唯一的選擇和唯一正確的嗎?如何把握一個事物好的方面和不利的影響,從而做出最佳選擇。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并存和相互依賴的關系,認識到在一些問題是和非的判斷上并不一定有明確的標準,為自己全面的理解公共政策,正確把握問題實質,更好的做好工作,穩(wěn)妥處理各種問題提供了借鑒。
三是增強了對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老師講到:中國農業(yè)為了應對加入WTO的挑戰(zhàn),大規(guī)模調整種植結構,從而造成了糧食種植面積的萎縮,為了糧食安全,又再一次調整了種植結構。她說:“調整種植結構有助于農業(yè)應對WTO挑戰(zhàn),但關鍵要把握好一個度!倍鹊慕忉尵褪呛线m、適度。在發(fā)展中,如何理解適度?在學習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科技革命》、《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分析》和《管理
經濟學》等課程后,認識到科學的發(fā)展必須是和諧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避免急功近利。
四是對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問題有了冷靜的認識。在學習中,通過專家、學者對國情的分析和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層面面臨的問題與矛盾、機遇與挑戰(zhàn)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
五是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通過學習使自己認識到,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政府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世界很多國家產生過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是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fā)源地之一,F代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始于19世紀的西方國家,迄今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公共事業(yè)的內容迅速增加,“公共”領域不斷擴展,舊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對公共管理的要求。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需要從更多方面融入全世界的政治、文化、社會和軍事關系中,這對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的公共管理活動提出許多未曾遇到的重大復雜的問題和挑戰(zhàn)。未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能否順利健康向前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公共管理能力。因此,研究和學習公共管理學對于認識和提高我國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增強體制競爭
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通過學習使自己還認識到: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做好工作的基礎。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深刻理解了加強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墩撜Z》講:仁、義、禮、智、信,給我們講出了做人的標準。但有時為什么在特定的條件下,會出現錯誤和不應有的失誤,通過對國學等知識的學習,找到了答案。歸根結底,就是缺乏境界和定力!兜赖陆洝分v:致虛極,守靜督。就是說達到無限的境界,要切實保守定力。要作到有定力,就要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抵住誘惑,經受考驗,寵辱不驚。有了定力,才會有境界和智慧,做事情,干工作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才能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如果把定和境界看作是內在的,那么智慧就是外在的表現,同為一體,互相依存,如同心口,內外一致。這也是加強個人修養(yǎng)的根本。
六是掌握了有效處理問題的工作方法。通過學習,掌握了諸多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特別是對危機管理的學習,對自己分管的宣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鶎有麄鞴ぷ髦,最難處理的就是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它影響面大,破壞力強,持續(xù)時間長,往往一篇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會超過所有的正面報道,一旦影響形成,各種媒體會潮水般跟進,直到象最牛釘子戶一樣演變成一場公共危機。
總之,通過學習公共管理學,使我不僅獲得了許多公共管理、創(chuàng)新思維、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等領域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前沿信息,更學到了教授們認真調查研究、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精神和思維方法,極大的激活了自己的思維,開闊了胸襟和眼光,提高了履行公共職責、從事公共服務的認識水平,同時也樹立了新的管理理念,認識了公共管理在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做到了在一些問題的分析上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很多管理方面的不足,我會再接再厲,爭取為進一步深造和以后的工作積累更全面的知識。
擴展閱讀: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
一種行政理論的新范式
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體會
由于公共管理學是一種比較新的學科體系,在學習之前,其實我對這一學科并沒有清晰的認識,以為其就是行政行政管理學或者就是管理學,可經過對《公共管理學》認真的學習和思考,我發(fā)現其實并非如此。其實公共管理學是一種行政理論的新范式,理論體系非常新,屬于典型的邊緣學科,且整個學科體系還處于不斷豐富發(fā)展之中,爭論也十分激烈。雖然如此,并且學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我仍然覺得很有必要學習這門學科,因為公共管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發(fā)揮著很重大的作用。經過學習,我覺得自己在這一學科知識上的收獲的確不少,也糾正了許多看法上的錯誤!下面我就簡單談談關于《公共管理學》學習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首先,我弄明白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學科即公共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出了一個問題寫在黑板上:公共管理學是一門研究______________規(guī)律的學科,它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并問我們你們理解的公共關系學是什么樣的呢?
我思考了良久,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公共管理不就是管理學嗎?經過仔細認真的學習,我才知道,原來公共管理學是將一種客觀的社會活動的公共管理及其過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具體點說,也可以理解為政府和公共組織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規(guī)律。這門課程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或者行政學就在于,公共管理學不僅僅要研究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而且也要研究作為第三部門的公益企業(yè)和事業(yè)組織、非政府公共機構的管理問題。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與第三部門的管理問題共同構成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
那么公共管理學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哪呢?首先離不開的自然是公共事務管理的主體公共組織,特別是政府組織的結構、功能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其次就是研究如組織、決策、溝通、協調、監(jiān)控、評估等公共管理活動的過程及其環(huán)節(jié)也不容忽視;第三是研究如何應用具體地解決公共事務的管理問題,來便能夠使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同時,我還認識到公共管理學雖然說是一新范式,但其實與管理學還是脫不了關系,應該說是在行政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隨著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工業(yè)化的迅猛發(fā)展,直接沖破了傳統時代政府對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壟斷,使得越來越多的組織社會參與其中。
使得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范圍越來越擴大,這樣一新的公共管理范式出現,從單純的行政學理論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公共管理理論階段。所以公共管理學可以界定為一門綜合運用各種科學知識和方法來研究公共管理組織和公共管理過程及其規(guī)律性的學科,具有跨學科、邊緣性的學科特點,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目標就是促使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為什么我們感覺學習公共管理學這么困難呢?我覺得一方面是由于這門學科本身的問題。公共管理學本就是一個新的理論、一個新的學科,正處在不斷發(fā)展、完善之中,爭議較多,對初學者是有一些困難;還有一方面我覺得應該是這門學校在我國發(fā)展較遲,大家認識理解得較晚的原因。
其實在西方,這一學科起源較早,在20世紀初形成的傳統公共行政學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學基礎上,又于70年代末期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兩個學科取向的強烈影響而逐漸發(fā)展起來。在我國,只是于1997年研究生培養(yǎng)學科調整后才正式成為管理學大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目前它包含原行政管理、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5個二級學科,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由于其最早被稱為行政學或行政管理學,隸屬于法學類一級學科政治學門下,所以許多人覺得這門學科就是行政管理學,或者與行政管理學區(qū)分不開來。在掌握這一學科特點的基礎上,我經過廣泛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鉆研,又結合瀏覽閱讀學術報刊雜志及學術網站上相關的文章,對于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兩者的區(qū)別還是有一定認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我知道了公共管理學其實與行政管理學并不是一回事,兩者雖然有許多共同性,但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先說說兩者的共同性吧。其實就研究范圍而言,行政管理學與公共管理學一個最高的共同性就在于,兩者都研究政府部門!具體來說,就是無論是行政管理學還是公共管理學,將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做為自己的研究內容,重點研究如何讓政府組織高效率地運用公共資源為社會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務或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所以說,政府部門的組織問題、領導問題、決策問題、執(zhí)行問題、監(jiān)督問題及其管理過程中的規(guī)律性問題,成了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兩都關注的問題,當然也是兩門學科的共性問題。
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差別:
第一,兩者的研究范圍不同。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大于行政管理學,后者所探討的問題是前者的一部分。因為公共管理學應該不止研究作為政府組織的管理及其規(guī)律問題,而且還應包括作為“準”公共部門的第三部門的管理及其規(guī)律性問題,而一般來說,行政管理
學的研究領域僅僅限于政府組織的管理及其規(guī)律性問題。所以這一意義上來說,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范圍之間的關系可以看成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第二,兩者研究對象不同。公共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全部公共部門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準”公共部門所共有的管理方式與管理規(guī)律,而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則僅僅是“純粹的”公共部門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規(guī)律。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可以形容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
第三,兩者所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公共管理學所關注的是如何把政府機構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所以在公共管理學者看來,包括政府組織在內的所有公共部門都是管理的客體,不是管理的主體。而行政管理則比較強調把政府機構既看成是管理的客體,又看成是管理的主體。特別是做為主體時,強調政府要把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好。所以,可以這樣說,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區(qū)別還在于:公共管理學更強調公共部門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學則更強調公共部門(“純粹的”公共部門)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
還有一點,也可以說明公共管理學其實與行政管理學并不是一回事。雖然早在20世紀30年代,英語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詞就被譯為“公共行政”,至80年代這一學科在“公共行政”一詞在我國被“行政管理”所廣泛地代替,并且由于政府和學界的共同推動,行政管理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我國發(fā)展很快。但從行政管理學發(fā)展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門研究政府組織及其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規(guī)律的科學,也就是說,從目前我國的實際狀況看,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范圍僅僅是關注于政府組織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門的管理問題(公益企業(yè)與事業(yè)組織的管理問題、非政府公共機構的管理問題)卻并不在行政管理學關注的范圍內,而其卻在公共管理學關注的范圍內。所以說,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公共管理學也并不等同于行政管理學。
正是有別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我覺得隨著經濟不斷的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社會深化轉型與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組織(即指在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發(fā)揮服務、溝通、協調、公證、監(jiān)督等作用的非政府、非營利的社團、行業(yè)組織,社會中介組織、志愿者團體等)在社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力量。如中國國際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全國自發(fā)業(yè)主委員會、農民工保護組織等十大社會組織,就因其非政府、非營利和客觀公正的特性已成為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具備了政府和市場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從而使這些組織在各自發(fā)揮了社會管理的巨大能量,成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重要力量。所以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我覺得在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同時,
也很有必要學習公共管理學,學習社會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識。
當然,這只是個人一些粗淺的認識,真的,《公共管理學》比較深奧,還有許多問題,希望留待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慢慢解決,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夠越來越豐富!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體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學習公共管理學心得體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