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課前預習研究方案
小學語文教學課前預習研究方案
俗話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弊鳛橐幻處煟菍W習的引領者,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技能、道德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在課文學習之前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引導得到位,提高課前預習的質量,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教學時會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哪么怎樣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用什么時間指導?怎樣檢查預習效果?如果教師能堅持課前引導學生預習,檢查學生預習,鼓勵學生預習,通過評價樹立榜樣,學生就會慢慢養(yǎng)成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理論依據(jù):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還要求整個小學階段要完成不少于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因此,課前就要指導學生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收集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簡介,及了解相關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課前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閱讀總量,完成教學任務。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找出課前預習的最好方法。讓學生形成自覺進行課前預習的習慣。2、通過研究讓家校教育緊密相連,找出培養(yǎng)孩子愛上學習,堅持探索,持之以恒
的案例經驗。
3、通過研究,讓課前預習成為師生的習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課文為拓展點,
收集課外閱讀資料,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開闊師生的視野。
研究內容:
有效整合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的訓練點,分析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針對不同單元,不同的訓練點,不同的課文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分析小學語文課文學習的統(tǒng)一性,總結出相同的預習過程,然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1、把課文讀通讀順,標上段號,練習讀出感情;2、積累好詞好句,自學生字詞,為課后生字標上拼音、組詞、找出形近字。3、了解寫作順序,能概括主要內容,提出問題。4、能查找資料了解寫作背景;5、想一想課后提出的問題,在課文中找找答案。這是預習每一篇課文時都可以實施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家長記住五步預習法,開展課前預習學習。其次,針對課文內容,設計新穎的預習活動?傊,課前預習要為課文學習做鋪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研究假設:
師生都養(yǎng)成了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課文學習之前,利用下午的自習課時間,或早讀10分鐘指導學生預習課文,牢記五步預習法自覺展開預習活動。當孩子們已經能超越五步預習法,做到提前預習時,教師開始設計新穎的預習題組織孩子們進行預習。通過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尋找更多的課外閱讀資料,字詞句的積累也越來越多,基礎知識越來越扎實,課外知識越來越豐富了,對老師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研究思路:
1、組織研究小組討論預習方法。利用課后10分鐘全面實施課前預習學習。2、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五步預習法;
3、為每篇課文設計課前預習題,提高預習質量;4、觀察他人的好的做法,提高預習效率;5、堅持定期總結評價,樹立榜樣,提高師生參與預習學習的興趣。
6、收集有關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論著、經驗介紹給小組成員學習,提高預習效率。
7、組織小組成員通過撰寫自己的論文或小結心得體會的方式,交流經驗,共同學習進步。
研究方法、策略:
1、實施法。利用課后10分鐘組織學生通讀課文兩遍以上,劃出生字詞;為課后生字加拼音組詞、找形近字,逐步實施五步預習法。低年級與中年級學生要減輕寫的任務,在語文書上預習即可。高年級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設計一本預習本。
2、檢查法。課前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表揚鼓勵學習認真的學生,樹立信心、提高興趣。
3、小組學習法。組織學生分工收集課文的寫作背景及同類型作品,了解作者,拓展知識面;組織課外綜合活動,形成課外學習小組,為課堂教學提供資料。
5、宣傳法。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時需要得到家長的指導和支持。于是召開家長會,讓家庭教育插入預習要求,提高預習效率。
6、經驗介紹法。組織優(yōu)秀學生談自己的預習方法,提高課前預習興趣;展示優(yōu)秀學生的預習作業(yè),樹立榜樣。成果預測:
1、學生的學習實施記錄及學生的預習作業(yè)展示;2、教師為課文設計的預習題樣交流資料;
3、為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撰寫的論文、心得體會、經驗介紹。
4、通過指導課前預習,學生學會利用課余時間自覺進行預習,基本上養(yǎng)成了課前
自覺預習課文的好習慣。
5、家長重視指導孩子進行課前預習,上網收集資料。孩子們對生字詞的掌握速度提高了,知識面也闊了。家長、孩子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有關的課外書籍,共同進步。
擴展閱讀: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研究計劃
羊圈學校杜國存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闭n前預習是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雖然是在課前,但卻是整個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過程。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即預習。預習首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掌握自學的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節(jié)要學習的知識點、難點,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通過補缺,建立新舊知識間聯(lián)系,從而有利于知識系統(tǒng)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預習中不懂的問題,上課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目標明確,態(tài)度積極,注意集中,容易將不懂問題搞懂。因此,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主動預習的動機,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提高自主學習、主動預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都將會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要么是沒有進行課前預習,要么是有預習但效果不夠好,學生僅僅是把字詞一寫,課文一讀就算預習了。反饋中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生字的書寫順序是錯的,間架結構不對;有的仍存在字詞不會寫,詞語查了工具書,不會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有的是借助教輔等參考資料抄寫了對文本的理解,放下參考資料又不會了;也有的只是摘抄了一些優(yōu)美的句段,至于好在哪里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等等,這些預習只是為預習而預習,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已。其實,在小學階段,有的小學生入學時就已認識了一些字,特別是一年級上學期學過拼音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能借助拼音去拼讀課文了。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預習需要教師精心組織,仔細指導,才能有效,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根據(jù)教材內容,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主動讀文,進行預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課前預習對于語文的學習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生,對課前預習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沒有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使得不少孩子在課堂上,尤其是中下等的學生,只有聽的份,學習起來也非常吃力。我校在學校領導的帶領和大力支持下,教學教研之風逐漸濃厚起來。我們樂于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策略;我們也樂意總結,反思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學生課前預習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研究。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2、葉圣陶先生有關指導預習的論述。
葉圣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一文中說:“指導預習的辦法實施了,上課的情形就將和現(xiàn)在完全兩樣。上課做什么呢?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闭n堂教學的整個進程,就成了由教師指導預習方法、提示預習項目、訂正或補充學生的預習成績,學生們報告各自的預習成績、討論彼此的預習成績這兩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組織地進行的過程,成了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在這里面,教師是預習的指導者,又是討論預習報告的主持者;學生是預習的實行者,又是討論預習報告的參與者。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預習”展開。葉圣陶認為,“惟有如此,學生在預習的階段既練習了自己讀書,在討論的階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實益,他們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才會漸漸養(yǎng)成”三、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一)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自學能力。
2、通過研究,使教師在預習方法、預習內容、預習作業(yè)的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特別是在學法指導方面的能力,并不斷總結,不斷實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通過研究,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激發(fā)學生主動預習的動機,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提高自主學習、主動預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研究的能力。課題的實施會促使教師深入學習理論,以研促教、以研助學,教、學、研相互融合,在實踐中成長,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二)研究任務:
1、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情況的調查。
2、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效率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4、不斷完善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與并付諸實踐。5、結合語文課文教學案例,讓學生真正掌握預習的方法。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調查教師對學生課前預習的認識及學生課前預習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對課前預習的態(tài)度、興趣、預習的方法、效果等,以便及時全面發(fā)現(xiàn)問題,更好地進行研究。
2、文獻資料法:學習有關預習的相關理論和有關預習的研究情況,了解預習的意義,并對有關研究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xiàn)有的研究水平基礎上有所突破和提高。3、行動研究法:通過行動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理論提出具體改進措施,再實踐、反思,并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反饋的信息,最后對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形成經驗材料。
4、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把不同的預習作業(yè)設計在教學中不斷嘗試、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策略。結合相關理論對預習作業(yè)設計與評價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案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分析,形成具體的資料。七、基本的研究思路(一)研究對象我校二年級的學生。(二)研究步驟1、課題準備階段
1)制定實驗計劃。
2)實驗教師收集相關資料,理論學習。3)調查學生目前預習狀況,了解學生預習水平。2、實施階段
1)預習方法研究:對教材進行梳理歸類,研究不同課文的預習方法,如精讀課文應該怎樣預習,語文園地應該怎樣預習等。2)預習內容研究:預習時應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3)預習作業(yè)設計研究:教師應設計哪些作業(yè)引導學生具體預習。4)預習內容檢測研究:教師應如何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之后該如何設計課堂教學
5)預習方法指導研究:每個研究內容都要有具體的學習資料、研究案例、研究總結及過程性資料。
201*.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前預習研究方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小學語文教學課前預習研究方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