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溪中學高中物理組同課異構活動總結報告
東溪中學高中物理組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報告
在東溪中學教科室的領導下,201*年春期東溪中學高中物理學科“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順利完成,本次活動高二二位教師同授高中物理選修3-2內容《安倍力》,他們分別是吳金花老師,鐘秀剛老師。雖然所授同一節(jié)課,但風格各異,各具特色。本次活動在良好的氛圍中,達到了優(yōu)勢互補,互相切磋的目的,有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一、亮點分析:
“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本身的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每位教師在備課時都秉著“立足教材,優(yōu)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廣泛搜集資料,深入研討教材,整合資源,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鑒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
吳金花老師的課堂設計很精心,從導入到講授到訓練,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天成,注重了方法歸納和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時間把控相當精準,語言簡潔明了,是一節(jié)干練的課;教學語言簡練、親切,注重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以及課堂組織結構,對知識把握、教材理解上看,都很到位,教師教態(tài)自然,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語言規(guī)范,整節(jié)課設計自然流暢,板書規(guī)范、課堂反饋良好。鐘秀剛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特有的教學風格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他親和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每一位同學,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體現了新型師生關系,同時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新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整節(jié)課能使用嚴謹科學的教學方法,體現了老教師沉著穩(wěn)重的風范;,教學目標明確,引語自然順暢,反應敏捷,能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物理問題,體現了新課標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次活動中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1、時間的分配上,如何更合理、更科學?對很多方面預想不足,導致多數教師在時間分配上不夠合理,時間掌控上有些偏差,教學環(huán)節(jié)有些拖拉,出現前松后緊的現象;
2、板書的設計上如何起到強化提示的作用?教師在板書設計上以及該出現的時機還需精心設計,要體現板書的真正作用,不可隨意性過大;
3、教學語言如何煅煉的更精練、更簡潔、更生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情緒對學生影響很大,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要注重平時積累,使語言更規(guī)范、更嚴謹,同時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分析能力,不能讓學生只說教師的后半截話,過分的導其實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4、教師對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題,缺乏教學機智。教師對新環(huán)境、新學生,要充分預設,充分備教材的同時更要充分備學生,對于臨時生成的問題要有能力給予解決。
東溪中學高中物理組
201*年6月
擴展閱讀:東溪中學高中物理同課異構總結報告
高中物理同課異構總結報告
東溪中學高中物理教研組
趙福舉
新課程所蘊含的先進教育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體現了世界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新課程發(fā)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能否把國家的意志、專家的思想變?yōu)榍О偃f教師的教學行為,這是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體驗、是活動。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新課程觀認為課程是教材、教師、學生、環(huán)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共創(chuàng)共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課堂建設。學生從學生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材中學到的多;新課程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整合的,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huán)境構成的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新課程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東溪中學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提出了四導教學模式。
在東溪中學教科室的指導下,201*年11月17日,高一物理備課組兩位老師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課題都是《牛頓第三定律》;201*年11月25日高二物理備課組兩位教師進行同課異構活動,課題為《動量守恒定律》。通過上課和評課議課,讓我組教師受益匪淺!杜nD第三定律》很多內容學生在初中都了解了一些,但是很多知識都是似是而非的,比如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學生都不假思索的說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是在一個具體例子中,讓他們分析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時,卻屢屢犯錯。比如問“一個人在沼澤地里下陷時,受到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沼澤地的壓力大小滿足什么關系?”時,竟然百分之百的學生有“壓力大于支持力”這種錯誤的觀點。就是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引出這節(jié)新課。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探究,先讓學生討論、猜想(我覺得這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學生初中已經了解過,另一方面做實驗前的討論、猜想是必不可少的),再讓學生從簡單易行的相互拉彈簧測力計的實驗做起,最后老師用力傳感器展示,學生清楚明了的、自然而然的得出結論: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接著老師提示:分析力要從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產生原因(性質)等方面著手。學生經過討論總結得出一對相互作用力滿足:大小相等(大。⒎较蛳喾矗ǚ较颍、作用在兩個物體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同性質(性質)、同時產出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學生雖然知道了一對相互作用力的關系,但是要真正搞清楚,需要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這正好是新課本加入的一部分內容),并且找出各個力的反作用力。2、具體的題目中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的關系。針對這些問題我找了兩道典型題目,通過題目突破重點和難點,并且引出“一對相互作用力”跟“一對平衡力”的比較。最后通過課堂評價發(fā)現學生大部分已經理解,這時再提出開始時的問題“一個人在沼澤地里下陷時,受到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沼澤地的壓力大小滿足什么關系時”,學生百分之百的答對,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然最后適當給學生解釋一下“沼澤地中人為什么會下陷”是有必要的,備課中也確實注意到了這點。其實這跟馬拉車的力和車拉馬的力大小相等,但是車可以向前加速的道理是一樣的。
雙邊活動方面:我覺得這節(jié)課在雙邊活動設計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我認為學生動手實驗、相互討論、學生板演、投影,集體回答、個別回答等等都是雙邊活動?傊,學生能夠動起來就好,不管是動手、動腦還是動嘴。
題目設計方面:設計每個題目都是有目的的,或突破重點難點,或引出新的內容。但是設計題目要避免知識性錯誤,比如講這節(jié)內容很多人會想到利用“拔河比賽”為例介紹說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關系,但是拔河的時候中間有繩,所以就不在是甲乙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了,而且拔河比賽贏的原因也不單單是摩擦力大小的原因,這兒還要考慮到重力,力矩等問題。而如果用馬拉車,我覺得還是可以的,車一下子套到馬上,所謂的繩子應該是車的一部分。
《動量守恒定律》一節(jié)內容,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是一個實驗定律,教學難度較大。聽了鐘秀剛老師、吳金花老師同上這節(jié)課,感受到二位教師的教學設計、組織學生課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師課堂上的引導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雖然是同一課題,但其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卻完全不同。
鐘秀剛老師的課堂教學的流程是:大膽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總結歸納應用提高。這堂課具有下面3個特點:①教學設計細膩。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能撞擊出學生思維的火花,并積極引導學生處理課堂生成的各種問題。這位老師敢想敢做,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②師生活動熱烈。學生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很瘋狂,教師有魅力,有教學個性,更有激情,學生課堂上也能充分張揚個性。整個課堂不僅是氛圍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物理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揮并獲得成功而快樂,是一種內在的快樂,是一種成功而賦有暴發(fā)力的快樂。因為他追求的是“快樂物理”,課堂是“平等、和諧、溝通”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得到糖果、巧克力、易拉灌等。③課堂充實嚴緊。教師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整堂課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學生思維上的緊張、活躍,行動上的忙碌、充實,心情上的放松、愉快,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了學習過程,幾乎每一個結論都是由學生自己實驗、討論、獨立思考而獲得的,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吳金花老師的課堂教學的流程是:猜想實驗結論驗證應用。這堂課具有下面3個特點:①教學設計新穎。借境激疑,用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一節(jié)課大大小設計了7個實驗,其中有5個是自制教具實驗,由自制玩具小車實驗引出課題,又由自制教具超級彈球實驗,展示其奇特的物理現象,學生課后運用本節(jié)學習的內容解釋這一物理現象而結束課堂,使學生追根究底余味無窮。整堂課充分體現了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一個物理實驗就是一個完整的物理情境,讓學生親眼看或親手做物理實驗,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②充分體現主體。課堂始終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學生充分體驗知識形成和獲取的過程,感悟其中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每一次實驗的進行過程都是問題最多,學生討論最熱烈、興致最高、收獲最大的時候。③突出理性思維。7個實驗圍繞一個中心“動量守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尋找規(guī)律,有教師問問題,有學生獨立思考,有學生細聲討論,有學生積極回答,有學生獨特的見解,學生都是很冷靜去思考,理性回答,師生思維配合默契,強調理性思維。教師只是問題的提出者,學習的組織者,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和感悟,體驗和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有主題、有節(jié)奏、有層次地進行自主學習。
這幾堂課雖然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格不同,但都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和四導教學流程,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豐富學生的體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去觀察、實驗、分析、歸納、應用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體現了物理課程標準:“通過實驗理解動量守恒定律”,四位教師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并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普通物品自制教具做物理實驗,使學生在獨立獲取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guī)律、解決物理問題等方面獲得成果,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激發(fā)了學習熱情。
這四堂課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并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的個性,真正體現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也體會到“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201*年12月1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東溪中學高中物理組同課異構活動總結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東溪中學高中物理組同課異構活動總結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