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
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
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22條及其《山東省煤礦“一通三防”工作實施細則》中關于礦井反風演習的有關規(guī)定,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原則,運河煤礦提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反風演習實施措施,經(jīng)礦領導、集團公司審查批準后,于201*年1月2日凌晨了進行反風演習。
本次反風演習經(jīng)過措施編審、組織協(xié)調(diào)、現(xiàn)場測定、數(shù)據(jù)整理四個階段,已順利完成,F(xiàn)根據(jù)《山東省煤礦“一通三防”實施細則》有關反風演習的要求結(jié)合本次反風演習實際情況,編制本總結(jié)報告。
一、礦井生產(chǎn)及通風概況
運河煤礦核定生產(chǎn)能力為140萬噸/年,201*年生產(chǎn)原煤139.7萬噸,采3(3上)層煤,兩個采區(qū)兩個采煤工作面。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通風。地面新鮮空氣從副井進入,主要進風巷道有:-490東大巷、-490西大巷、軌道暗斜井、-725東大巷,然后進入工作面及迎頭、硐室。主要回風巷道有:礦井總回風、采區(qū)皮帶下山,采區(qū)軌道下山,-725北翼皮帶機和-725東翼皮帶機巷,污風從主井排到地面。
礦井主通風機兩臺,同一型號G4-73-12NO25D,轉(zhuǎn)速為489轉(zhuǎn)/分,最大排風量為5500m3/min,電機為三相異步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55KW,轉(zhuǎn)速589轉(zhuǎn)/分,其中一臺工作,一臺備用。
目前的通風情況為:礦井總進風量4935m3/min,負壓為222mmH2O,等積孔為2.26m2,礦井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礦井。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將風機的排風量調(diào)到5400m3/min,電機功率降為275KW。
本次反風演習使用的是Ι號主通風機。二、反風演習的組織準備工作:
為了加強反風演習的組織領導,保證反風工作的順利進行,礦成立了以礦總工程師趙修海為組長,齊高臣、高峰、王振清、孫保龍、王旭東、裴振江、李遠清、王文學、王政權、郭中安、薛建德、葛清強、朱路東、王勝利、多名測風員和瓦檢員為成員的反風演習小組。領導小組專門召開了專業(yè)會議,對本次反風演習工作的日程安排、人員組織、方案制定、組織實施以及現(xiàn)場工作任務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和要求。挑選業(yè)務精、責任心強的18名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6個測定小組。每一小組由一名管理人員任組長,并組織上述人員認真學習了反風演習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和實施措施,對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測定、測溫、測風及巷道斷面測定等專業(yè)技術進行了全面培訓,并且預先將使用的風表、光學瓦檢儀、溫度計進行校正,使其靈敏、準確、可靠。提前對礦井通風系統(tǒng)、通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反風時設施穩(wěn)定有效、動作可靠。
三、礦井的反風系統(tǒng):
1、礦井主通風機的反風系統(tǒng):
礦井的反風是利用反風道和閘門、擋風板的控制來實現(xiàn)的,主通風機的運轉(zhuǎn)方向不變,主通風機的反風系統(tǒng)參照Ι號通風機反風系統(tǒng)圖Ι所示,地面新鮮風流經(jīng)進風口→風道→風機→反風道→總回風道→主井→井下。2、井巷的反風系統(tǒng):
井巷的反風系統(tǒng)與正常的通風系統(tǒng)一樣,但風流方向相反,原來的進風巷道變?yōu)榛仫L巷道,為了防止吹開風門,主要進、回風巷道之間的風門均設了反風門,主要反風流的路線是: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490東翼皮帶巷→-490東大巷→副井→地面
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采區(qū)軌道下山、強力皮帶巷→-725北翼皮帶巷→6301皮順→6301工作面→6301軌順→軌道暗斜井→-490西大巷→副井→地面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采區(qū)軌道下山、強力皮帶巷→-725東翼皮帶巷→8306皮順→8306工作面→8306軌順→-725西大巷→軌道暗斜井→-490西大巷→副井→地面四、礦井反風設施操作順序:
礦井的反風關鍵是風井地面設施。為從實際出發(fā),本次反風是從Ι號主通風機正常運轉(zhuǎn)開始的,因此礦井的反風設施的操作步驟是:(1)、關閉Ι號風機的調(diào)節(jié)風門;(2)、加固閉鎖Ⅱ號風機的擋風板;(3)、拉起Ι號風機的擋風板;(4)放下Ι號風機的水平閘門;(5)、緩慢打開Ι號風機的調(diào)節(jié)風門到原來的位置。見附圖1
五、反風演習的觀測工作
為了檢查礦井反風設施是否能達到《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及反風時的瓦斯涌出情況,我們組織六個觀測小組,每組三人。
地面一組;井下五組,每組有一名管理人員任組長,一名瓦檢員,一名測風員,每組三人。第一組:朱路東負責反風操作指揮。主通風機司機崔遠榮、尚建秀負責反風操作及記錄通風機各參數(shù)。
第二組:薛建德、趙啟海、朱培柱負責-490西大巷、軌道暗斜井測量。第三組:葛清強、陳勇、時紅波負責礦總回、-490東翼皮帶巷測量。第四組:王政權、王齊海、趙秀朋負責8306工作面測量。第五組:郭中安、紀圣義、王代志負責-725東大巷測量。第六組:王勝利、秦士水、潘述全負責6301工作面測量。
第一組負責主井地面反風設施的操作和觀測記錄,把反風前后的負壓、電機的電流、電壓、溫度及軸承的溫度等情況詳細記錄下來,見表二。
第二、三、四、五、六組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風量變化和氣體涌出變化及井下風門檢查,局部通風機的開啟等,并詳細記錄反風前后數(shù)據(jù)。
井下觀測點共設置7個,分別代表著總進風、總回風、水平、一翼進回風及采面反風的情況,該7個點分別設在-490西大巷、礦總回、-490東翼皮帶巷、-725大巷東大巷、6301工作面軌道順槽、8306工作面軌道順槽測風站內(nèi)。
每個測點要求測三遍,反風前、反風中、恢復正常后各一遍,每遍都測三次取平均值,并作好記錄,準確的測得反風前后的風量、瓦斯、二氧化碳、溫度等參數(shù)變化情況。詳見表三六、結(jié)論
此次反風由于準備工作充分,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反風過程中組織協(xié)調(diào)好,完成的比預期好。此次反風演習包括下井前的準備時間,總共用了3小時25分鐘。反風設施操作時間5點00分至5點06分共6分鐘,反風設施操作完畢后,井下主要巷道的風流立即反向,2分鐘后達到反風正常。礦井總回風巷的風量與正常風量之比為51.6%;謴驼ML操作時間為7點04分至7點10分共6分鐘。沒有發(fā)現(xiàn)因反風導致的局部氣體升高現(xiàn)象,沒有瓦斯?jié)舛冗_到2%的地點,井下各地點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與正常通風時變化不大。以上數(shù)據(jù)詳見井巷中風量和瓦斯?jié)舛缺恚ū砣,由此可見,礦井反風設施是符合
《規(guī)程》要求的,反風時礦井和采面的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jīng)檢測均不超過規(guī)定。但存在以下不足。
1、主通風機司機要熟練掌握反風設施的操作程序,做到緊急情況下能單獨操作,10日內(nèi)對所有主通風機司機進行專門培訓。
2、井下個別地點風門設置不合理,沒有設置反風門,影響反風效果,10日內(nèi)上齊。3、個別較遠地點反風風量較小,需加強各地點通風設施維護,減少漏風。4、主井通風道風門腐朽漏風,需要抓緊維修,10號前完成。礦井通風情況表(表一)名稱反風演習前反風演習時
本年度礦井計劃產(chǎn)量(T)140140上年度礦井實際產(chǎn)量(T)139.7139.7礦井總回風量(m3/min)51202641
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2.142.14礦井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m3/min)2.472.47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m3/T)0.780.78礦井二氧化碳相對涌出量(m3/T)0.900.90礦井等積孔(m2)2.262.26總回風量的百分比(%)51.6
主要通風機運轉(zhuǎn)情況表(表二)名稱
N01N01N02
主要通風機型號G4-73-12NO25DG4-73-12NO25D主要通風機轉(zhuǎn)速(r/min)589589主要通風機葉片運動角度00
主要通風機風量(m3/min)反風演習前5120反風演習時2641主要通風機風壓
(Pa)反風演習前2150反風演習時529
電動機型號Y4505-10Y4505-10電動機轉(zhuǎn)速(r/min)589589
電動機輸入功率(kw)反風演習前305反風演習時318
反風方式利用反風道反風利用反風道反風
擴展閱讀:201*年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
運河煤礦
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
編制人:通風區(qū)長:通風科長:總工程師:總結(jié)報告
年年年年二八年一月二十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
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22條及其《山東省煤礦“一通三防”工作實施細則》中關于礦井反風演習的有關規(guī)定,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原則,運河煤礦提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反風演習實施措施,經(jīng)礦領導、集團公司審查批準后,于201*年1月2日凌晨了進行反風演習。
本次反風演習經(jīng)過措施編審、組織協(xié)調(diào)、現(xiàn)場測定、數(shù)據(jù)整理四個階段,已順利完成,F(xiàn)根據(jù)《山東省煤礦“一通三防”實施細則》有關反風演習的要求結(jié)合本次反風演習實際情況,編制本總結(jié)報告。
一、礦井生產(chǎn)及通風概況
運河煤礦核定生產(chǎn)能力為140萬噸/年,201*年生產(chǎn)原煤139.7萬噸,采3(3上)層煤,兩個采區(qū)兩個采煤工作面。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通風。地面新鮮空氣從副井進入,主要進風巷道有:-490東大巷、-490西大巷、軌道暗斜井、-725東大巷,然后進入工作面及迎頭、硐室。主要回風巷道有:礦井總回風、采區(qū)皮帶下山,采區(qū)軌道下山,-725北翼皮帶機和-725東翼皮帶機巷,污風從主井排到地面。
礦井主通風機兩臺,同一型號G4-73-12NO25D,轉(zhuǎn)速為489轉(zhuǎn)/分,最大排風量為5500m3/min,電機為三相異步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55KW,轉(zhuǎn)速589轉(zhuǎn)/分,其中一臺工作,一臺備用。
目前的通風情況為:礦井總進風量4935m3/min,負壓為222mmH2O,等積孔為2.26m2,礦井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礦井。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將風機的排風量調(diào)到5400m3/min,電機功率降為275KW。
本次反風演習使用的是Ι號主通風機。二、反風演習的組織準備工作:
為了加強反風演習的組織領導,保證反風工作的順利進行,礦成立了以礦總工程師趙修海為組長,齊高臣、高峰、王振清、孫保龍、
王旭東、裴振江、李遠清、王文學、王政權、郭中安、薛建德、葛清強、朱路東、王勝利、多名測風員和瓦檢員為成員的反風演習小組。
領導小組專門召開了專業(yè)會議,對本次反風演習工作的日程安排、人員組織、方案制定、組織實施以及現(xiàn)場工作任務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和要求。挑選業(yè)務精、責任心強的18名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6個測定小組。每一小組由一名管理人員任組長,并組織上述人員認真學習了反風演習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和實施措施,對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測定、測溫、測風及巷道斷面測定等專業(yè)技術進行了全面培訓,并且預先將使用的風表、光學瓦檢儀、溫度計進行校正,使其靈敏、準確、可靠。提前對礦井通風系統(tǒng)、通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反風時設施穩(wěn)定有效、動作可靠。
三、礦井的反風系統(tǒng):1、礦井主通風機的反風系統(tǒng):
礦井的反風是利用反風道和閘門、擋風板的控制來實現(xiàn)的,主通風機的運轉(zhuǎn)方向不變,主通風機的反風系統(tǒng)參照Ι號通風機反風系統(tǒng)圖Ι所示,地面新鮮風流經(jīng)進風口→風道→風機→反風道→總回風道→主井→井下。
2、井巷的反風系統(tǒng):
井巷的反風系統(tǒng)與正常的通風系統(tǒng)一樣,但風流方向相反,原來的進風巷道變?yōu)榛仫L巷道,為了防止吹開風門,主要進、回風巷道之間的風門均設了反風門,主要反風流的路線是:
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490東翼皮帶巷→-490東大巷→副井→地面
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采區(qū)軌道下山、強力皮帶巷→-725北翼皮帶巷→6301皮順→6301工作面→6301軌順→軌道暗斜井→-490西大巷→副井→地面
新鮮空氣→主井→礦井總回風巷→采區(qū)軌道下山、強力皮帶巷→-725東翼皮帶巷→8306皮順→8306工作面→8306軌順→-725西大巷→軌道暗斜井→-490西大巷→副井→地面
四、礦井反風設施操作順序:
礦井的反風關鍵是風井地面設施。為從實際出發(fā),本次反風是從Ι號主通風機正常運轉(zhuǎn)開始的,因此礦井的反風設施的操作步驟是:
(1)、關閉Ι號風機的調(diào)節(jié)風門;(2)、加固閉鎖Ⅱ號風機的擋風板;(3)、拉起Ι號風機的擋風板;(4)放下Ι號風機的水平閘門;(5)、緩慢打開Ι號風機的調(diào)節(jié)風門到原來的位置。見附圖1
五、反風演習的觀測工作
為了檢查礦井反風設施是否能達到《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及反風時的瓦斯涌出情況,我們組織六個觀測小組,每組三人。
地面一組;井下五組,每組有一名管理人員任組長,一名瓦檢員,一名測風員,每組三人。
第一組:朱路東負責反風操作指揮。主通風機司機崔遠榮、尚建秀負責反風操作及記錄通風機各參數(shù)。
第二組:薛建德、趙啟海、朱培柱負責-490西大巷、軌道暗斜井測量。
第三組:葛清強、陳勇、時紅波負責礦總回、-490東翼皮帶巷測量。
第四組:王政權、王齊海、趙秀朋負責8306工作面測量。第五組:郭中安、紀圣義、王代志負責-725東大巷測量。第六組:王勝利、秦士水、潘述全負責6301工作面測量。第一組負責主井地面反風設施的操作和觀測記錄,把反風前后的負壓、電機的電流、電壓、溫度及軸承的溫度等情況詳細記錄下來,見表二。
第二、三、四、五、六組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風量變化和氣體涌出變化及井下風門檢查,局部通風機的開啟等,并詳細記錄反風前后數(shù)據(jù)。
井下觀測點共設置7個,分別代表著總進風、總回風、水平、一翼進回風及采面反風的情況,該7個點分別設在-490西大巷、礦總回、-490東翼皮帶巷、-725大巷東大巷、6301工作面軌道順槽、8306工作面軌道順槽測風站內(nèi)。每個測點要求測三遍,反風前、反風中、恢復正常后各一遍,每遍都測三次取平均值,并作好記錄,準確的測得反風前后的風量、瓦斯、二氧化碳、溫度等參數(shù)變化情況。詳見表三
六、結(jié)論
此次反風由于準備工作充分,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反風過程中組織協(xié)調(diào)好,完成的比預期好。此次反風演習包括下井前的準備時間,總共用了3小時25分鐘。反風設施操作時間5點00分至5點06分共6分鐘,反風設施操作完畢后,井下主要巷道的風流立即反向,2分鐘后達到反風正常。礦井總回風巷的風量與正常風量之比為51.6%;謴驼ML操作時間為7點04分至7點10分共6分鐘。沒有發(fā)現(xiàn)因反風導致的局部氣體升高現(xiàn)象,沒有瓦斯?jié)舛冗_到2%的地點,井下各地點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與正常通風時變化不大。以上數(shù)據(jù)詳見井巷中風量和瓦斯?jié)舛缺恚ū砣纱丝梢,礦井反風設施是符合《規(guī)程》要求的,反風時礦井和采面的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龋?jīng)檢測均不超過規(guī)定。但存在以下不足。
1、主通風機司機要熟練掌握反風設施的操作程序,做到緊急情況下能單獨操作,10日內(nèi)對所有主通風機司機進行專門培訓。
2、井下個別地點風門設置不合理,沒有設置反風門,影響反風效果,10日內(nèi)上齊。
3、個別較遠地點反風風量較小,需加強各地點通風設施維護,減少漏風。
4、主井通風道風門腐朽漏風,需要抓緊維修,10號前完成。礦井通風情況表(表一)
名稱本年度礦井計劃產(chǎn)量(T)上年度礦井實際產(chǎn)量(T)礦井總回風量(m3/min)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m/min)礦井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m/min)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m/T)礦井二氧化碳相對涌出量(m3/T)礦井等積孔(m2)總回風量的百分比(%)333反風演習前140139.751202.142.470.780.902.26反風演習時140139.726412.142.470.780.902.2651.6
主要通風機運轉(zhuǎn)情況表(表二)
名稱N01主要通風機型號主要通風機轉(zhuǎn)速(r/min)主要通風機葉片運動角度主要通風機風量(m3/min)主要通風機風壓(Pa)電動機型號電動機轉(zhuǎn)速(r/min)電動機輸入功率(kw)反風方式反風演習前反風演習時反風演習前反風演習時反風演習前反風演習時N01G4-73-12NO25D5890512026412150529Y4505-10589305318利用反風道反風N02G4-73-12NO25D5890Y4505-10589利用反風道反風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年度礦井反風演習總結(jié)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