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201*工作匯報
201*年工作匯報
201*年12月20日
201*年度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將實驗室201*年度工作情況向大家做一簡單匯報:一、生產經營方面
201*年,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室共完成系統(tǒng)內部地質樣品分析16809件,化探樣品分析34642件,巖礦鑒定800件,完成系統(tǒng)外地質樣品10316件,化探樣品分析27802件,零星散樣802件,巖礦鑒定81件,其它樣品1230件。全年在生產經營方面共完成產值萬元,完成了全年生產指標800萬元的%;實現(xiàn)利潤萬元。
二、內部管理方面
201*年,在管理方面實驗室積極響應院里的“質量年”號召,嚴抓質量管理,對職工進行基本技能培訓,使每位員工在思想上樹立起“質量第一”的工作信念,在操作中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實驗室本年度投入十多萬元購買了國家標準物質,在分析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以期達到保證質量的目的。為保證地質工作順利開展,提高找礦效率,201*年實驗室的工作無論在那個方面,都是從地質工作順利開展這個角度考慮工作的安排,為了及時完成繁重的分析任務,全室所有工作人員連續(xù)7個多月都是每天早上7點半上班,晚上9點半下班,每個周六還得加班,周日部分人還得繼續(xù)加班,大家平均每人每周的工作時間都在80小時以上,我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盡快保質保量的完成地質樣品的分析測試工作,以使地質工作早出成果。
三、分析方法改進方面
今年3月開始,我室對化探樣品中的汞元素和化學樣品中的鎢、鉬、磷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進行了改進試驗,并將摸索出的新方法投入到實際生產當中。如今,改進方法歷經近一年的生產實踐后,已經凸顯成效,并且具備了三大特點:一是縮短了分析周期,二是節(jié)約了化驗成本,三是降低了檢出限,并且提高了檢測準確度和精密度。
8月底,我室對新定購的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了安裝調試,并在隨后的工作中抓緊時間進行了新設備的方法試驗并投入生產,如今,利用該設備對化探樣品中的銀、鎢、鉬、錫等元素的分析流程進行了改進,使這些元素的分
析結果在精度和準確度方面都完全滿足分析測試的規(guī)范要求。
現(xiàn)在,地質行業(yè)實驗室大型精密儀器除X射線熒光儀外我室已基本具備。各種新儀器、新方法的使用不僅為我室?guī)砹撕芎玫墓ぷ餍始敖洕б妫沂刮沂业募夹g水平、業(yè)務范圍等得到不斷的提高與拓展。
四、人員培訓方面
自3月2日開始,我室利用年初工作淡季開展了為期40天的技術培訓活動。
此次培訓采用半天培訓、半天生產的方式,以達到培訓生產兩不誤的目的共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以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為主,主要是根據具體的分析方法,結合每個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達到了帶著問題去培訓,解決問題在工作的目的。第二階段主要以實際技能操作演練為主,通過業(yè)務骨干的示范操作,使每個人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基本的操作要領,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反復演練,達到熟練掌握測試操作技能的目的。第三階段以鞏固提升為主,進行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考試。理論知識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實際操作技能采取現(xiàn)場打分的形式,考試結果將計入職工年終考核。
為了給專業(yè)人才提供一個業(yè)務提升和知識拓展的平臺,并以這種方式加速實驗室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和貯備速度,我室還在室里進行了崗位輪換制度。首先進行輪崗的是各分析室的組長。要求各分析室組長輪流到試樣加工室?guī)О�,在加工室組長的帶領下,親自參與到試樣加工工作中---了解來樣管理、熟悉制樣流程,打破以往分析不懂制樣的單條腿走路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實驗室將按計劃對所有青年技術人員進行崗位輪換。
另外,根據局、院有關人才培養(yǎng)要求,我室還制定了實驗室人才培養(yǎng)計劃,與所有青年技術人員簽訂了“培養(yǎng)協(xié)議書”,健全了技術人才個人檔案。
五、安全生產方面
今年4月份我室舉辦了一期技術、安全、生產培訓班,針對實驗室具體情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一是發(fā)生化學灼傷后針對不同化學試劑采取的處置措施;二是各種化學試劑引起火災后所采用的滅火器材;三是判斷新化學反應可能產生的未知產物的基本常識;四是各種化學試劑的正確使用方法;五是各種儀器設備的基本操作原理以及樣品加工中的防護措施。與此同時全面落實“安全管理”三級教育制度,實行定期與不定期安全檢查制
度,及時完善總局安全生產網絡內容,將安全生產放到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決不流于形式。
11月初,結合“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理念,我室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消防滅火應急大演練。把安全理論知識與突發(fā)事故應急操練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
六、存在的問題
1、實驗室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有不到之處,如新方法的實驗工作做的還是不夠,有些元素的分析方法還有待加強實驗工作。
2、實驗場所隨著實驗室的發(fā)展已經嚴重不足,制約了實驗室的遠景發(fā)展。3、化驗人員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以適應更高技術工作的需求。
六、下年的工作設想
1、進一步抓好安全工作,實現(xiàn)安全工作的目標。
2、狠抓實驗室的各項管理,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使實驗室管理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3、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各單位的樣品分析任務,使局地勘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進一步完成實驗室方法配套工作,加強對老員工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使他們在工作更好的發(fā)揮作用;加強對新員工的專業(yè)技能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早日成為本實驗室業(yè)務骨干。
4、積極拓展市場,爭取更好的效益,努力完成局院的各項任務。5、做好新儀器ICP-MS的方法試驗工作和X熒光的安裝調試工作,更好的發(fā)揮儀器的作用。
6、加強同各兄弟單位的廣泛聯(lián)系,學習各先進實驗室的先進經驗,使實驗室的工作邁進一個新的行列。
7、廣泛聽取各方面的建議與意見,不斷完善實驗室各方面的工作,使實驗室的工作達到盡善盡美。
201*年12月20日
擴展閱讀:實驗室201*年度總結報告
201*年度總結報告
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201*年接受了科技部的評估。實驗室全體成員深入總結了過去五年的發(fā)展經歷,充分認識成績和不足�?偟膩碚f,五年來,在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大學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北京大學“力學”一級重點學科和985二期“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結合201*年評估的整改工作,實驗室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發(fā)展。尤其在下列幾個方面,本實驗室具有顯著的特點:1)在湍流基礎研究中勇于創(chuàng)新;2)在結合國家重大需求方面銳意進��;3)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成果顯著;4)在國內外交流和合作方面表現(xiàn)突出。目前,實驗室的發(fā)展顯現(xiàn)出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一、面向學科前沿,力爭原始創(chuàng)新
湍流研究一直是力學基礎研究的前沿,解決我國重大工程中的關鍵問題,在流體力學和交叉科學領域做出原創(chuàng)性工作,是本實驗室的特色。實驗室在湍流結構理論、湍流多尺度作用機理和湍流計算方法方面擁有國際知名的學者,在國際湍流基礎研究領域擁有一定的學術地位。我們在這一高起點上,面向航空航天工程實際,提出開發(fā)原始創(chuàng)新的、能夠適用于工程復雜流動的新型湍流模型和計算方法這一大目標。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實驗室在復雜流動的物理機理、湍流工程模型、航空航天復雜力學系統(tǒng)及交叉學科中均取得重大進展。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流體力學及其它學科的發(fā)展,而且為我國航空航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持。二、明確國家目標,開展結合航空航天工程需求的基礎研究
實現(xiàn)力學基礎研究的戰(zhàn)略轉移,是實驗室工作近五年來最突出的進展。北京大學的力學研究長期以來基礎積累雄厚,目前實驗室發(fā)揮北京大學的優(yōu)勢,致力于解決工程實際中重大湍流問題。201*年,實驗室主持大飛機等三個國家重大專項研究,五年承擔國家項目總經費超過8000萬,是上一個周期的4倍。新近獲批的基金委重點重大項目和創(chuàng)新群體項目都緊扣可壓縮湍流、發(fā)動機、飛行控制這幾項航空航天基礎研究的急需(見表1)。可以說,重點實驗室圍繞國家空天安全事業(yè)開展基礎研究的戰(zhàn)略轉移取得顯著進展。值得指出的是,我們在明確國家目標的同時,十分注意基礎研究的定位,充分尊重基礎研究的規(guī)律,為工程實踐提供原理性支撐。三、重視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
對人才的重視,特別是大膽吸引人才,盡力留住人才,是本實驗室創(chuàng)室以來就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實驗室現(xiàn)有固定研究人員4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學者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以及獲得教育部“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的優(yōu)秀青年學者5人。201*年度,張東曉、劉鋒兩名千人計劃學者到職。高水平學者帶來了實驗室的高起點和國際視野,形成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特色。與此同時,8名杰青學者組成了實驗室研究的中堅力量。201*年周超和裴永茂兩位發(fā)動機和航空航天材料方面的年青學者加入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聘請中國商飛陳迎春總師,航天三院湯龍生總師為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更為可喜的是,一批70后學者也在迅速成長,段志生、鄭玉峰、陶建軍、段慧玲、朱懷球等年輕的教授、副教授不斷在本領域最好的國際雜志獨立發(fā)表論文。四、依托“力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形成培養(yǎng)力學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學的力學一級學科在我國力學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傳統(tǒng),在全國高校中它唯一擁有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動力學與控制三個重點二級學科�,F(xiàn)有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動力學與控制、工程力學、力學系統(tǒng)與控制、生物力學與醫(yī)學工程等多個博士點和碩士點。五年來,實驗室培養(yǎng)的研究生人數(shù)也是上一個周期的4倍,重點實驗室為北大力學一級學科的發(fā)展做出的突出的貢獻。201*年,實驗室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取得豐碩的成果,共培養(yǎng)出21名碩士,33名博士,另外有8名博士后出站。
五、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創(chuàng)建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基地
實驗室依托知名學者陳十一、佘振蘇的國際影響,使實驗室在具備高起點和國際視野中具備特殊的優(yōu)勢。利用這一優(yōu)勢,實驗室積極向國內外開放,深入開展國際國內合作和交流,充分融入國際學術界,是實驗室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舉措。五年來,我們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奧地利等國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實質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養(yǎng)交流關系,開展了經常性的人員互訪和深入的合作研究。201*年,陳十一教授獲邀在201*年8月北京舉辦第23屆理論及應用力學國際會議(ICTAM201*)做一小時大會開幕報告。201*年,實驗室共主持舉辦了6次全國性會議,邀請國際學者來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訪問超過50人次,邀請國內(含港澳臺)學者的學術報告超過30人次,我室人員出訪報告超過30人次,有14人次在國際大型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廣泛的國內外交流使實驗室始終處在國際學術前沿,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學術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六、科研活力成倍增長
201*年度,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的支持下,實驗室在湍流基礎理論研究、航空航天復雜力學及實驗研究、前沿交叉學科等研究方向上獲得迅速發(fā)展,并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發(fā)表的SCI學術論文164篇。
值得指出的是,201*年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重大的獎項上有顯著的收獲,方岱寧榮獲“徐芝綸力學獎”一等獎,段慧玲獲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黃琳團隊獲201*年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實驗室多年以來缺席國家重要獎項的局面得到顯著改善。段志生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201*年黃琳院士、張東曉教授兩篇論文獲評201*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國際學術論文實驗室在國內外學術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總結起來,201*年度,重點實驗室發(fā)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果有:
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陳十一教授獲邀在201*年8月北京舉辦第23屆理論及應用力學國際會議(ICTAM201*)做一小時大會開幕報告
科研經費總共6131萬(到賬),比201*增長超過20%。
結合整改,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集中研究力量,突出主攻方向,形成10個重點研究的自主課題和41個開放課題。
3項國家重大研究項目順利開展。
參與重大工程問題的解決,在發(fā)動機,飛機氣動力和材料科學研究中開展與工程單位的重大合作項目。
發(fā)表SCI論文164篇,影響因子穩(wěn)步提高。方岱寧和佘振蘇各出版專著一部。
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發(fā)展,“千人計劃”學者累計達到4人。張東曉:歷任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領導了多項水資源、能源資源和全球變暖方面的跨學科跨行業(yè)研究。
劉鋒:歷任美國加州大學爾文分校教授,師從著名航天計算學者Jameson,在航天航空計算領域有杰出的成果。
實驗室在國家重大獎項上實現(xiàn)突破,2篇論文獲評201*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國際學術論文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實驗室201*工作匯報》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實驗室201*工作匯報: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公文素材庫友情提示:本網站所有內容為共享上傳提供,不涉及任何商業(yè)利益,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Copyright © www.hmlawpc.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時代 共享你我他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