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xx教授,1956年生人,xx縣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yè)于xx工業(yè)大學焊接專業(yè)(現(xiàn)xx理工大學)后留校任教,在校攻讀焊接專業(yè)碩士學位。先后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xx省有色金屬新材料部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自動化分會委員,中國焊接學會熔焊設備及工藝專委會委員。xx省教學名師、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優(yōu)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師德標兵,xx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333人才工程”入選者,xx省高?缡兰o學科帶頭人。曾榮獲機械部“重大裝備國產化突出貢獻獎”,xx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1992年9月至1993年3月在日本大阪大學研修,主要從事鋁合金的激光焊接工藝的研究。
40年焊接生涯一步一個腳印
王xx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考生,他回憶當年高考報專業(yè)的場景:“當年報考專業(yè)和現(xiàn)在的不一樣,是考上以后才報考專業(yè),我當時在生產大隊是支部書記。有一個知識青年的帶隊教師是xx橡膠制品廠的工程師,他是工大焊接1965年畢業(yè)的,建議我報焊接專業(yè)。”就這樣,王xx開啟了自己四十年的焊接生涯。留校任教后,王xx跟隨李春旭教授做科研工作。由于成績突出,1992年xx省第一次破格晉升,他被評為副教授,1995年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他說,1992年9月到1993年3月在日本做了半年的研修工作,對自己的提升很大。
王xx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發(fā)展。他經歷了學院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學院剛成立時,由于招生人數(shù)較少,師資力量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由于沒有大的科研項目,科研基金基本為零。談到當時的狀況,他笑道:“當時我們與長慶油田簽訂協(xié)議,為他們建立一個電焊機制造車間,給了一張20萬的轉賬支票,因我們十分重視這個大項目,怕把錢丟了,在褲子里縫了個口袋,坐了兩天的大巴車回來。怕酒后誤事,臨行前連對方領導請的五糧液都沒敢喝。”漸漸地,在全院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材料學院的科研工作走在了全校的前列。就這樣,王xx一步步親身經歷和見證了材料學院不平坦的發(fā)展歷程。
不信不立 不誠不行
王xx的孝順和對學生的呵護,材料學院盡人皆知。對于長期在老師身邊學習工作的學生來說,更是體會至深。每逢過年過節(jié),王老師總要叫課題組的碩士生與博士生到自己家中吃飯,對于同學們尤其是遠離家鄉(xiāng)的同學來講,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來自于老師的關心與愛護。
王xx言傳身教還體現(xiàn)在教學與科研的方方面面。一次,他指導研究生撰寫畢業(yè)論文,有一名學生因為工藝試驗數(shù)據(jù)量大,分析結果處理繁瑣,又要趕著提交論文,所以在論文的數(shù)據(jù)上進行了造假,將部分內容修改為了方便自己處理的數(shù)據(jù)。王xx為學生修改論文時看的非常詳細,大到文章間架結構,小到標點符號,都要逐一斟酌修改。當看到有問題的數(shù)據(jù)以后,他并沒有同學們想象中的大發(fā)雷霆,而是以談心的方式教育這名同學。其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你們現(xiàn)在都是成年人了,我不要求你們各個都飛黃騰達,但誠信是你立足社會的基礎,這一點一定要做到。”這位受到批評的同學很受觸動,后來攻讀了博士學位,現(xiàn)在江蘇一所高校任教。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