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一項重要制度。認真執(zhí)行這一制度,對于加強黨內監(jiān)督,解決領導班子自身矛盾,增進團結,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充分發(fā)揮集體領導作用,增強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意義。
開好民主生活會,需要扎實做好會前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要開展好民主生活會,必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一是會前必須通知與會人員會議的時間、內容及要求。二是與會人員會前必須準備好發(fā)言材料或發(fā)言提綱。三是紀檢監(jiān)督員會前必須召開群眾座談會或與群眾談話,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并在會前向與會人員通報情況。扎實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能有效地杜絕主題不突出或選題不切合實際情況,杜絕會前無準備或準備不充分,導致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深刻等問題,保證把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和領導班子存在的主要矛盾列為會議主要議題,同時也為會議的召開做好了必要準備。
注重民主生活會質量。第一,民主生活會要抓住一個時期的主要矛盾,選好主題。要以點帶面,著重解決一些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帶動一般問題解決。這就要求每個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平時要注意觀察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發(fā)現班子存在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經過梳理、細化、綜合、遴選,找出主要矛盾或優(yōu)先解決的重大問題,列到民主生活會上加以解決。第二,民主生活會的議題必須有針對性,應著重解決個人和班子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方面的問題。第三,民主生活會需杜絕跑題現象。要有明確的議題范圍,不任意擴大或縮小議題范圍。以免影響會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積極性,導致不能引導與會人員重視本單位問題。第四,會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之間要充分交換意見,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不搞會上“突襲”,以進一步增進班子團結和同志間的信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第五,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有正確的思想和端正的態(tài)度。民主生活會要遵循“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的方針,堅持與人為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堅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在這一方面,主要領導干部要頭腦清晰,做出表率,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帶頭搞好自查自糾。同時,也要組織好會議,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引導大家打消顧慮,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確保整改措施落地有聲。開會不是目的,通過開會即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因此,召開民主生活會,必須講究實際效果,解決實際問題。凡是會上提出的不足之處,會后都應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措施,既要體現針對性,又要體現公開性,對干部職工反映強烈的意見,需要通過一定形式,把整改措施通報給群眾,以便監(jiān)督改進;還要體現務實性,不能讓整改措施掛在嘴上、寫在紙上,不落實在行動上,要把真功夫用在解決問題,很抓落實上。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