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在佤語中叫“臥”,是佤族一年中最歡樂、最高興的日子。在節(jié)日祝辭中,佤族老人常常念到:“把牙公艾,齋公尼,臥公桑”。“把牙”類似其他民族的火 把節(jié),“齋”是中秋節(jié),“臥”是春節(jié)。祝辭的意思是把牙節(jié)老大,中秋節(jié)老二,春節(jié)老三。佤族全年有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是第三個節(jié)日。
在春節(jié)前幾個月,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好吃的食品,釀制水酒,大人小孩準備節(jié)日服裝,修繕房屋,備足柴禾。臨近節(jié)日了,婦女割草準備馬料。
佤 族過年又叫“新水節(jié)”、“迎新水”、“接新水”,佤族春節(jié)最有意思的也是“接新水”。春節(jié)前幾天,人們準備迎接新水。全村召開會議,殺雞占卜,確定一戶為 接待戶,每人湊出一碗谷子或一碗米、一只雞、一筒水酒、一棵竹子,作好準備。第二天清晨,巫師帶上祭品到水源地祭祀水神。巫師回到寨子后,全村男人立即出 來參加修水溝,每家至少要有一人參加。除特殊情況經村寨會議批準外,無故不參加者要受到出雙份物資的處罰。人們在高處挖水溝,低凹地方用竹子搭水槽,當天 一定要把水引到寨子旁的大門外,但不能引入寨內。不參加引水的人則全部投入大掃除,打掃村寨,清除垃圾,鏟除雜草,鋪平道路,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要打掃 得干干凈凈。
第三天清晨,太陽剛剛升上山頭,全寨無論男女老少都換上節(jié)日盛裝,從寨外到寨子中,排起長長隊伍,將新水 引入寨內。人們喜笑顏開,高聲歡呼新水到來。早等在澗槽邊的巫師,一手拿一個小小的竹筒,一手拿芭蕉葉,作好迎新水的準備。新水一到,他念頌道:“日日 盼,夜夜盼,男女老少盼來你,終于把你盼到寨子里。望你長流不息,給全寨人帶來福氣,……”同時用芭蕉葉在水面不停地劃來劃去,表示對水的熱愛和尊重。人 們在水流兩邊栽上四棵木杈,插上鮮花。巫師接上一竹筒新水送到接待戶家,倒入原先已經盛水的鐵鍋,再把各家拿來的肉、米倒入鍋里,煮大鍋爛飯,準備招待全 寨子的人。
巫師離開澗槽后,大家歡呼著涌向新水,先喝一口嘗新水,然后洗手、洗臉、洗發(fā)、洗澡,用竹筒接水回家。除了接新水 外,大年初一這天是佤族“戒忌日”,不能干活,不能出寨門,外人夜不宜入戶。初二清晨開始,親友互相拜訪,新姑爺拜老岳父,同時開始叫做“考敖窩”的打 歌,拉開春節(jié)狂歡的序幕。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