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代表頁碼,但并不是標準的摘抄\節(jié)選,很有可能不忠實于原文----盡信書不如無書,看書的過程就是“了解-分析”的過程,不論是“認同還是存在質疑”,新的信息都要重新整合之后,才是自己的。我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本文更像是讀書筆記?與您分享。
P2-6
聽力正常但語言環(huán)境不佳的孩子,和天生耳聾且從未接受大量語言符號的孩子,在某方面是相似的----如果不進行干預,他們很可能會終身保持沉默。
1993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研究建議新生兒在出院前接受聽力篩查,旨在盡早發(fā)現(xiàn)聽力有障礙的嬰兒,指出所有存在聽力障礙的嬰兒都應該在3個月前發(fā)現(xiàn),6個月前予以干預。
這項建議是非常明智的。曾經(jīng),家長最初發(fā)現(xiàn)孩子有聽力障礙、不會說話時,總習慣自我安慰:“這孩子只是說話晚而已”或者“她哥哥話多、她話少而已”,可事實上,孩子可能早已雙耳失聰。如果孩子到三歲才被確診出耳聾,那么最佳治療時機可能早已錯過----如果確診為耳聾,就需要盡快實施人工耳蝸植入術,如果錯過最佳時機,等孩子大了,即使植入了人工耳蝸,康復效果也大打折扣----這是因為真正成功的人工耳蝸植入術需要利用“腦神經(jīng)可塑性”(即大腦在新的刺激下發(fā)育),而人的大腦在3歲時,已經(jīng)發(fā)育完成大約85%、腦神經(jīng)細胞數(shù)多大數(shù)千億個,這些發(fā)育又與幼兒的語言環(huán)境息息相關。(不是說三歲之后大腦就不發(fā)育了,但三歲之前無疑是大腦發(fā)育的黃金時期。而嬰幼兒的聽力喪失則會明顯阻礙這種發(fā)育。所以,從出生到孩子三四歲,是一個關鍵時期。先天耳聾、但沒在關鍵期內做人工耳蝸植入,這樣很可能即使將來聽得到聲音,也幾乎無法明白聲音的意思。)聽力篩查有助于先天性耳聾的嬰兒在三個月內被發(fā)現(xiàn)并及時得到幫助。由此可見,孩子出生后的早期聽力篩查意義十分重大。
人工耳蝸植入術,這項神經(jīng)醫(yī)院發(fā)展史上的重大進步,讓數(shù)百萬聾兒重獲聽力的夢想成為可能并由此改變他們的命運。
耳蝸由一條骨蝸螺旋管環(huán)繞蝸軸旋轉兩圈半而成,這個器官就是聽覺神經(jīng)開始的地方。如果耳蝸受損,那么聲音傳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
人工耳蝸的植入則可以繞過受損的內耳毛細胞,直接刺激聽覺神經(jīng),將聽覺信號傳送到大腦。由此,人工耳蝸植入術可以幫助耳聾患兒重獲聽覺。聾兒能夠聽、說,不管從學習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可以很好地融入、發(fā)展。耳蝸植入術對喪失聽力的孩子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好選擇。
P20-21
但人工耳蝸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個技術、只是個東西----通過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可以獲得聽力,但它依然只是一個讓孩子能聽到父母聲音的渠道。盡管人工耳蝸可以讓孩子“聽到”,但如果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即使安裝了也如同徒勞----有些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缺少交談和互動、詞匯單一、情緒消極、不耐煩,這就很難刺激孩子用大腦去思考聽到的聲音到底有怎樣的意義。
P11
一項針對成年先天耳聾患者的調查顯示:他們雖然通過手語學習過一些文化知識(平均水平大概相當于小學四年級學生),但事實上還是有大約1/3的人和文盲無異。
當然,這些數(shù)據(jù)對有良好語言環(huán)境的群體來說不具有代表性----他們的孩子從小就收到熟練的手語或者其他良好交流方式的熏陶----這些人在藝術和科學方面可以有很強的天賦,人生可以非常出彩。
然而,畢竟很多家庭的語言環(huán)境并不友好,盡管家長也盡力給孩子關愛,但他們不用手語甚至不用其他可能的方式與孩子交流,直接導致了孩子錯失頭幾年的最佳治療時期,大腦神經(jīng)的塑造發(fā)育也難以達到正常甚至理想狀態(tài)。
P11
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就像氧氣。當人擁有它時,它不易察覺、甚至讓人覺得理所當然,但當沒有它的時候,你會意識到它如此重要。----Nim Tottenham
P53-54
人的大腦如此神奇,它有一項“用進廢退”的機制----淘汰那些不使用或是脆弱的類神經(jīng)連接,而發(fā)展那些用得多的。
在20世紀早期,眼科醫(yī)生就發(fā)現(xiàn),如果對天生白內障的寶寶做手術,幾乎可以完全恢復其視覺功能,而且基本沒有永久性不良后果。但,超過8歲的孩子做白內障手術,即使眼睛看起來比較正常了,他們的視力問題也依然存在。
與人工耳蝸植入一樣的道理,這也是時機問題。跟語言一樣,視覺敏度對環(huán)境也具有依賴性---不僅要能看到,而且要能有東西可看;不僅要能聽到聲音,而且這些聲音要有意義、有情緒、有內容。
P61-62
嬰兒在語言學習上,可稱為“世界公民”----在神經(jīng)可塑的鼎盛時期,嬰兒的大腦能夠區(qū)分每一種語言的語音,包括德語的元音變音、漢語和馬塞族語的輕微內爆音,也為學習該類語音的所屬語言,甚至不同語音的語言做好了準備。所以在多元文化中成長的孩子,很多不用費什么力,就輕松學得了多門語言。
但這種技能不是永遠具備的。和大腦最終會“剪掉”沒有使用或沒有充分使用的突觸的情況類似,聽和說出任何語言的無限潛能很早就被“修剪”掉了,只有使用母語的能力顯著地保留了下來,而使用“那些我們不使用的語音”的能力消失了----幼兒大約在一歲結束之前,就開始表現(xiàn)出對母語語音的忠誠。
實際上,大腦很可能在胎兒還在母親肚子里時(妊娠晚期)就已經(jīng)開始熟悉甚至積累某一種特定語言的語音(懷孕中后期、只要胎兒的聽覺神經(jīng)已經(jīng)發(fā)育,就可以在母親肚子里聽聲音了,而這時候聽到的聲音絕大多數(shù)都是未來母語的聲音)。
但嬰幼兒甚至胎兒的大腦怎么知道哪些神經(jīng)連接該保留、哪些該“被減掉”呢?聽到的次數(shù)(頻率)。發(fā)育中的胎兒和嬰幼兒大腦,在還不能理解詞匯中的意義,甚至不關心詞匯中的意義時,首先是量化所聽到的特定語音----出現(xiàn)頻率高的語音,尤其是占主導的語音,大腦保留之。
大腦的學習有“馬太效應”----凡有的,給他更多,凡少的,連那僅有的都剝奪----于是,前期積累得越多的語音,大腦越熟悉、越已經(jīng)掌握了較多的“素材”、越能更好地開始把它們理解成詞匯和語言,而那些從一開始就沒怎么聽到、聽到很少的語音所需要占用的神經(jīng)突觸逐漸就被舍棄了----畢竟,對于大腦來說,不用的神經(jīng)突觸也要占據(jù)能量,把能量用在要用的、常用的方面,更有效率。
所以,多跟孩子說話,很重要、不怕早,盡量好好說話。
哪怕是在孩子“還聽不懂、無法應答”的時候,他\她聽到的,越豐富、越有意義、越積極、越有內容、越有情感……也對其大腦發(fā)育有益、對其將來更好地學習語言有益。
P63-64
僅僅“聽到”是不夠的,需要人和人的互動----廣播、電視并不能讓孩子習得外語
如果只是“聽到”足夠的單詞、“熟悉”某一門語言,就能激發(fā)孩子在該語言上的能力,那是不是把ta放在電視機前、收音機旁,大人就可以偷懶了呢?或者大人不會的外語,能通過這些方式,讓孩子習得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人體如此神奇,大腦尤其如此,它在語言學習方面,似乎更像是一個社交工具,而非一個水桶----并非給ta的,ta都裝進去;樱坪踉诖竽X學習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大腦并不被動地學習語言,而是在社會回應和社會互動的環(huán)境下,進行語言的學習。語言上的“你來我往”似乎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尤其在嬰幼兒與其身邊的大人之間。
曾經(jīng)有研究團隊做過試驗,將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放在有漢語普通話的環(huán)境中,一半嬰兒聽到的是類似母親的人講出的帶有情緒的漢語普通話,另一半嬰兒聽的是錄音或者視頻設備播放出來的漢語普通話。經(jīng)過12次實驗觀察后,聽到真人說話的美國嬰兒能夠分辨出漢語普通話的語音,但聽錄音或視頻設備說話的嬰兒沒有任何變化。不會說英語的中國父母給嬰幼兒放《美國之聲》,恐怕也是同樣的結果。
科研人員暫時還說不清其中的根本原因和區(qū)別,畢竟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也還在進行中,也許哪一天造得像真人一樣的、能互動的機器人,會打破上述實驗給出的結論?但至少現(xiàn)在、暫時,還沒有任何機器及其發(fā)出的聲音能代替父母發(fā)出的聲音與嬰幼兒實現(xiàn)真正互動。
P17
寫在最后:讀到60多頁的感受
一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條件,會怎樣影響一個孩子的健康和成長?
即使默認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實際上這也是有區(qū)別的,比如十三四歲就未婚先孕自己還沒玩夠沒想要孩子的父母和三四十歲終于如愿以償孩子出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傾注恐怕很難一致),不同的父母,在“如何愛孩子”的能力上,也是絕對不一樣的。經(jīng)濟條件、社會地位等,也毫無疑問會影響孩子受教育的情況、接受醫(yī)療的水平。
“影響健康的社會因素”幾乎涉及所有疾病----不論是癌癥、糖尿病,還是近視、老花眼、冠心病。貧窮會導致各種疾病(在發(fā)生的早期不易被察覺、在發(fā)生的中后期得不到恰當?shù)闹委?。
醫(yī)學技術治的是病,而人們遇到的問題,往往遠不只是病理。就像人工耳蝸、白內障手術能解決部分新生兒聽不到、看不到的生理缺陷,但他們能聽到、能看到之后,聽到、看到的是什么,遠不是醫(yī)生能決定的。
這本書是美國人寫的,原作者是研究人工耳蝸植入術的,在跟蹤患兒的康復情況中,感受到了醫(yī)療技術之外的因素,尤其是“家長如何與(術后的)患兒交流”對患兒康復發(fā)展的影響。
語言,很神奇。人體,很神奇。
注:
1,很多地方,我調整了語序,甚至改寫了內容(在個人理解的基礎上,至少本人認為是不影響原文基本思路的)。
2,個人覺得,書中所有的“父母”都不是狹義的父親+母親,尤其在中國育兒環(huán)境下,是嬰幼兒早期接觸的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在內的家人群體。
3,我對書中的部分內容也有存疑or不認同的,但本文記錄的主要是我認同的部分和感受。
4,本文是個人的讀書筆記,不是原文摘抄。有不認同or想對原書有自己的理解,都很正常。有需要的話,還是建議直接看原書。畢竟本文整理出的是我的理解。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