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身邊。這個假期,我看了一本書——《馬小跳玩數(shù)學》。
“玩數(shù)學?”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被它吸引了,“雖說我學數(shù)學沒覺得很枯燥,但也不至于簡單到可以玩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起書來。
《馬小跳玩數(shù)學》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馬小跳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的故事。在這本書中,馬小跳從一名淘氣包變身成為了一名數(shù)學天才,而“笨女孩”安琪兒的進步也可所謂神速,最后天才少年丁文濤只得甘拜下風。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來這是因為他們懂得了結合生活來學習數(shù)學,他們找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有一次,我的哥哥和他的同學一起去參加了一個歷史知識競賽。成績出來后,哥哥的同學說:“這次我考了137分呢!”
我好奇地問:“這么厲害呀!那一共是多少分呢?”
“一共有50道題,總分是150分。這次比賽比較特別,答對一道題加三分,不答的題也可以加一分。但是如果你答題了,卻沒答對的話就要倒扣一分了。”哥哥說。
我聽后仔細的想了想,總覺得有什么地方好像不太對勁兒,“我怎么覺得有點兒奇怪呢?”
“奇怪什么呀?”哥哥不明白。
“哥哥,你的同學是不是說謊了?”我悄悄地問哥哥。
“沒有吧?你怎么知道他說謊了?”
“如果你沒有撒謊,那你的成績就一定不是137分。”我肯定地對哥哥的同學說。
見哥哥和哥哥的同學都滿臉不相信,我分析開了:
“你看!按照你們說的規(guī)則,這次比賽無論答多少題,最后的得分都應該是偶數(shù)。假設五道題全部答對,應該獲得的分是3 x 50=150分,是偶數(shù),錯一道題不僅不得分,還要被扣一分。也就是說,做錯一道題,少得3+1=4分,也是偶數(shù),。如果有一道題不答,那就失去3-1=2分,同樣是偶數(shù)。若干個偶數(shù)的和依然是偶數(shù),所以,不管你們做對了多少題,你們的得分一定是偶數(shù),不可能出現(xiàn)奇數(shù)。”
哥哥的同學一聽我這么說,泄氣了,他說:“實際上我考得很差,就想隨便說一個分數(shù)應付你們,對不起。”
“沒關系,我們原諒你了。”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說,說完,我們相視一笑。
看,在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知識,讓我的思維能力有了明顯進步,我也從中收獲了快樂,讓我更加自信,讓我能在數(shù)學的海洋里探索與思考。
讀了《馬小跳玩數(shù)學》,我明白了學習數(shù)學的奧秘與樂趣,它讓我知道,無論困難有多大,只要對數(shù)學保持興趣,最終就一定會找到學習數(shù)學的好方法。
馬小跳可以玩數(shù)學,我也可以玩· · · · · ·我們都來一起玩玩吧!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