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到馬虎就是做事不認真,是個不好的習慣。
2.初步養(yǎng)成做事集中精神、認真細致的習慣。
3.通過反思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小馬虎事例,想辦法改變自己。
4.學習使用交流、討論等方法,體驗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知道要認真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初步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致的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小馬虎”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看看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馬小虎)向馬小虎打個招呼吧!
(2)師:馬小虎今天要去種樹,愿意跟他一起去嗎?
(課件出示馬小虎種樹的故事情境)
(3)師:仔細看圖,誰來講講這個故事?
(4)師:你們認為馬小虎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朋友?
(引導學生回答馬虎、粗心等)
(5)師:像馬小虎這樣,做事不認真,粗心大意,沒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給他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呢,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因為馬小虎做事情太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馬虎。
(課件出示名字小馬虎)
二、探究活動
環(huán)節(jié)一:學會反思,認識馬虎的危害
——找馬虎
1、找學習上的小馬虎
、賻煟盒∨笥,其實小馬虎這個小毛病也來找過我們每個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找找吧!請大家仔細想一想,從開學到現(xiàn)在,你在學習上有沒有像小馬虎一樣不認真、馬馬虎虎的?(教師引導學生找馬虎)
、趲煟何覀兿葋碜鲂±蠋,給別人找找作業(yè)上的小馬虎吧。(學生批拼音作業(yè),找出錯誤的地方,上臺來請同學訂正)
③師:請作業(yè)正確的學生舉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說說怎樣才能做到不馬虎?
、軒煟赫埓蜷_你們的語文、數(shù)學作業(yè)本,找一找自己作業(yè)本上的小馬虎。(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交流,大家互相提個醒,以后改正這些馬虎的小毛病)
⑤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業(yè)本上的小毛病,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時的作業(yè),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馬虎嗎?(課件出示學生錯誤作業(yè),學生找馬虎)作業(yè)本上的錯誤都是我們馬虎造成的,我們以后做作業(yè)可不能再馬虎了,一定要認真檢查呀。
、迬煟厚R虎這個小毛病有時很狡猾,有時候要別人提醒或要用時才會發(fā)現(xiàn)呢!仔細想一想,從開學到現(xiàn)在,你有沒有忘記過做值日?忘記穿校服?有沒有忘了帶文具來上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再現(xiàn)這么多學習上的馬虎。
學習上有了小馬虎,會影響我們的成績,我們不知不覺還會養(yǎng)成馬虎的壞毛病。以后我們可不能馬虎呀。
2、找生活中的小馬虎
、賻煟盒●R虎不僅來到我們學校,有時還會跟著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到家里,再仔細想一想,在家里,你像小馬虎一樣做過馬虎的事嗎?
②師:你能找出他們馬虎的表現(xiàn)嗎?這樣有什么不好?(課件出示情景圖片,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生活中的馬虎事)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生活中的小馬虎還真不少呢,以后可得細心點,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呀!
環(huán)節(jié)二:榜樣導行
——棄馬虎
(1)師:一次次小小的馬虎不但影響了我們的學習,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同學們,你們愿意和馬虎做朋友嗎?要不要做小馬虎?
(2)師:剛才我們找到了這么多學習生活中的小虎,那我們怎樣才能克服馬虎呢?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引導學生說出認真、不粗心)
(3)師: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馬虎做朋友,都想做個細心的小朋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其實啊,在我們身邊就有好多做事認真的小朋友。(課件出示做事認真的小朋友的照片)請你為細心的小朋友帶上小紅花,并說一句表揚他(她)的話。
環(huán)節(jié)三:游戲考驗
——練認真
(1)師:小朋友,嘴上說說做事不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馬虎這個小毛病卻很難,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傳悄悄話”,老師要考考你們,看你們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馬虎了。(學生分組玩游戲)
(2)師:老師想知道你們說了什么悄悄話,其他組的小朋友也想知道。請每組最后聽的小朋友來說
說你們說的悄悄話。
(3)師:小朋友們想想:什么原因使我們游戲失敗了呢?(引導學生說出不仔細、不認真
(4)師:請勝利的小組說說怎樣才能做好這個游戲。
(5)師:做游戲時,聽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聽。還要記住,說的時候要說清楚。還想再玩一次嗎?有沒有信心勝利?希望大家能向勝利的小組學習,做到“聽仔細、說清楚”,相信你們也會成功。(再玩說悄悄話的游戲)
三、總結收獲,感悟提升
師:小朋友們,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啊!馬小虎找到了做事不馬虎的秘訣,他編了首兒歌送給我們,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萬不能再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師讀一讀吧。
(教師出示兒歌:小朋友們聽分明,馬虎危害可不輕。做的事情放心上,認真仔細不分神。做完記得要檢查,才能做到不馬虎。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長大干啥啥都行)
(師拍手讀后,師生再讀一遍)師:只要記住認真、仔細,我們一定能行。
四、拓展延伸,指導生活——鞏固好習慣
(1)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做游戲時要想做到不馬虎就感覺很難了,要想養(yǎng)成不馬虎的好習慣那就更難了,如果小馬虎再跑出來找我們做朋友,你們還會理他嗎?
(2)師:老師有個好主意,今天老師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們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把你以前的小馬虎填寫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就在這個花瓣上涂上你喜愛的顏色,等你把小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變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學校里來,我們把它貼在教室的墻上,看誰的“七色花”開得最早,開得最艷。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小馬虎”的種種表現(xiàn),知道馬虎不僅添麻煩,而且危害大。
2、尋找為什么會馬虎的原因。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小馬虎,真麻煩
情境創(chuàng)設:(師)今天趙老師邀請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名字叫丁丁,我們一起跟他打個招呼吧!“hi,丁丁你好!”(出示小虎紅著臉的圖片)咦,丁丁為什么事臉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就知道了。
觀看繪本故事:“小馬虎添麻煩”。
說一說:誰能說說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爸爸為什么要叫他“小馬虎”呢?(板書:“小馬虎”)
出示任務:生活中的“小馬虎”,(課本第14頁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反饋指導:
提問:小馬虎最大的缺點是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小組討論,學生發(fā)言。
沒有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做事不認真、粗心大意就是馬虎。
交流:趙老師坐地鐵,因為趕時間,坐反了方向,反而耽誤了時間。老師也犯了小馬虎的毛病了。
找一找:你身邊有“小虎”嗎?馬虎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哪些麻煩?
(1)忘帶書;
(2)試卷忘寫名字;
(3)考試時漏題;
(4)穿衣服扣錯扣子;
(5)丟東西……
同桌交流,班級匯報。
小結:通過同學們所舉的例子,我們知道了,馬虎不僅使事情做不好,還會帶來麻煩,甚至會耽誤事情。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做“小馬虎”啊?(板書:不做)
活動二:小馬虎,有原因
出示任務:“小馬虎”的字條:“媽媽,今天放學,我到同學家玩,你回來后別忘了去接我,去之前先給他家打電話。”
提問:媽媽能接到“小馬虎”嗎?為什么會有這些“馬虎”的現(xiàn)象呢?
反饋指導:
說說看,馬虎有什么后果呢?馬馬虎虎有這么大的危害,小馬虎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了,所以不好意思,臉都紅了。那么,小馬虎明白了什么道理?誰能替他說一說呢?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討論:展開小組討論,互相說說組內同學出現(xiàn)馬虎現(xiàn)象的原因,全班交流。
小結:做事情要認真。負責任,就不會出現(xiàn)馬虎的現(xiàn)象了。(板書:認真、負責)
活動:馬虎不僅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在大家的作業(yè)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請大家打開作業(yè)本,從里面找找你們馬虎的地方,和同桌同學說說你都有什么樣的馬虎,為什么會馬虎呢?
小結:做事學習要認真,馬馬虎虎可不行。(板書:做事、學習)
思考:小馬虎如果不改掉馬虎的習慣,20年以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學生自由想象,同桌交流。教師指名個別發(fā)言。
總結:馬虎的后果真可怕,不馬虎有沒有好辦法呢?請大家回家請教爸爸媽媽,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交流吧。
一、教材分析
《不做“小馬虎”》是《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好習慣”的第四課。本課是根據(jù)2011人教版《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的第1條“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不拖拉”編寫的,與前三課《我們愛整潔》、《我們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別側重一個好習慣的培養(yǎng)。
本課內容分為“生活中的‘小馬虎’”和“怎樣才能不馬虎”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讓學生認識“馬虎”的表現(xiàn),并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容易“馬虎的地方”,思考為什么會“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導學生認識馬虎的危害,學習克服“馬虎”的方法,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課文通過“小馬虎添麻煩”和“馬虎危害大”兩個繪本故事說明“馬虎”現(xiàn)象不僅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麻煩,有時還可能會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對“馬虎”帶來的危害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學習中常因“馬虎”而抄錯題、抄漏題、算錯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馬虎”做錯事、耽誤事。在情感態(tài)度上,他們年齡小,缺乏對“馬虎”的認知;在行為習慣上,缺乏責任心,還未產生克服“小馬虎”行為的驅動意識;在知識與技能上,對“馬虎”的產生原因了解得比較片面,不太了解“馬虎”產生的危害以及克服“馬虎”的方法,沒有形成學習和做事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不愿做“小馬虎”,體驗做事認真、不敷衍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初步的責任意識。
行為與習慣:克服“小馬虎”的行為,養(yǎng)成做事認真、仔細的行為習慣。
知識與技能:知道學習生活中“馬虎”的原因,了解因為“馬虎”產生的危害,懂得做事要認真、仔細,有責任心,掌握克服做事不“馬虎”的生活技能。
過程與方法:交流“馬虎”帶來的麻煩與危害,尋找“馬虎”產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馬虎”帶來的麻煩與危害,不愿做“小馬虎”,懂得做事要認真仔細,有責任心。
教學難點:交流克服“馬虎”的方法,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行為習慣。
五、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jù)教學目標,以《馬虎圖》的故事進行導入,結合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交流學生日常生活中由于“馬虎”帶來的麻煩,感受“馬虎”帶來的危害,以喜聞樂見的故事、游戲等形式解決學生由于“馬虎”帶來的困擾,養(yǎng)成做事認真仔細、不敷衍的習慣。
第1課時主要結合“生活中的‘小馬虎’”情境和“小馬虎添麻煩”的繪本故事內容,聯(lián)系自身的問題,認識到“馬虎”帶來的麻煩,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引發(fā)學生的重視,激發(fā)克服做事“馬虎”的意愿。
第2課時通過作業(yè)反饋、故事演繹、觀看課件等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引發(fā)對“馬虎”危害的思考與交流,進一步強化對“馬虎”產生的后果認識。以活動訓練和游戲比賽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克服“馬虎”的方法,培養(yǎng)集中注意力、認真仔細觀察、不粗心大意的習慣。
六、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1. 多媒體課件 2. 學習評價表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感受“馬虎”所帶來的麻煩,激發(fā)克服做事“馬虎”的意愿。
行為與習慣:培養(yǎng)做事認真仔細、不“馬虎”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懂得“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馬虎”的原因與危害。
過程與方法:理解“馬虎”的意思,交流“馬虎”的麻煩,尋找“馬虎”的原因。
教學重點和難點:知道“馬虎”帶來的麻煩,懂得做事要認真仔細、不“馬虎”。
教學過程:
活動一:聽聽故事,理解“馬虎”的意思
1. 出示圖片,提出問題:猜猜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預設:一匹馬、一只老虎……
2.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其實,這既像馬又像虎的圖叫《馬虎圖》。
音頻出示《馬虎圖》的故事。
從前有個畫家,畫畫的水平很高,畫什么就像什么,他就是有個特點:做事不認真。
一天,這個畫家想畫一只老虎,畫完老虎頭后,剛要畫老虎身子,就有人來找他,他隨后便出了門。他回來后又接著畫,竟然在老虎頭下面畫了一匹馬身子。
畫家有兩個兒子,他們都沒有見過馬,也沒有見過虎。他大兒子看見畫,問畫家是什么動物。畫家隨口回答:“馬。”他的二兒子看見畫,問他畫什么,畫家隨口回答:“虎。”
大兒子出門,碰到老虎后以為是馬,準備抓來騎,結果被吃掉了。二兒子出門看見了馬,以為是虎,嚇得使勁跑,不小心把腿摔折了。
3.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們知道了什么呢?
4. 原來,我們常說的“馬虎”一詞就是這樣來的呀!那你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用“馬虎”指什么樣的人嗎?(板貼:“馬虎”)
5. 小結:做事粗心的人,咱們就稱他為“小馬虎”(板貼:小)。
6. 今天就來說說,做個“小馬虎”好不好?
[說明]通過《馬虎圖》作為導入,以聽故事的形式,激發(fā)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們邊聽故事邊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讓學生們對“馬虎”有初步的理解,為之后的針對性教育打下基礎。
活動二:反思生活,感受“馬虎”的麻煩
1. 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說到“小馬虎”的時候,大家都搖頭?磥恚l都不愿意當“小馬虎”?墒,“小馬虎”有時又不知不覺地藏在咱們身邊——你們看看這個小朋友遇到的麻煩。
2. 出示課本14頁中的故事,配音講述《小馬虎添麻煩》的故事。
3. 提問:這個小朋友因為“馬虎”給自己帶來了哪些麻煩呢?
預設1:他因為“馬虎”,衣服扣錯了扣子。
預設2:他因為“馬虎”,考試漏做了一道題。
預設3:他因為“馬虎”,把小鏟子弄丟了。
預設4:他因為“馬虎”,把作業(yè)掉在家里了,還要麻煩他爸爸送到學校來。
4. 這樣的“小馬虎”好像隨處可見啊!提問并交流:你有沒有和他這樣類似的經(jīng)歷?在生活和學習中,你因為“馬虎”遇到過怎樣的麻煩呢?
5. 播放課件:老師這里也有一些班級中同學“馬虎”的事例,請你們也聽一聽。
6. 小結:是呀,“馬虎”帶來的麻煩真不少呀!這已經(jīng)不是個別同學的煩惱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煩惱了。
[說明]以繪本的故事出發(fā),讓學生結合實際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馬虎”事件,認識到“馬虎”帶來的麻煩,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引發(fā)大家的重視,激發(fā)克服做事“馬虎”的意愿。
活動三:分析原因,養(yǎng)成仔細認真的習慣
1. 小組討論:回憶一下,曾經(jīng)是什么原因讓你犯了“馬虎”的毛病?(板貼:為什么會馬虎?)
2. 小組代表匯報,歸納總結“小馬虎”的原因:沒有認真檢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隨機板書)
3. 歸納小結:看來“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態(tài)度不端正,沒有責任心,疏忽大意,有時還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只圖速度快,不夠仔細。(板貼:注意力不集中 沒有責任心 求快不求細 態(tài)度不端正)
4. 過渡:是啊,這些在生活之中的小細節(jié)就讓你犯了“馬虎”的毛病,看來大家可要注意了,千萬不做“小馬虎”。
(板貼: 不做)
[說明]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小組討論尋找原因,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幫助學生有效歸納,總結提升,從而引導學生改正做事“馬虎”的壞習慣,養(yǎng)成做事仔細認真的行為習慣。
活動四:布置作業(yè),想想克服的方法
1. 找到了原因,就要想出克服“馬虎”的好辦法。這節(jié)課后,請同學們完成“馬虎”小卡片,并預習課文內容,自己開動腦筋,或者請教周圍的人,想想我們如何去克服。
2. 出示卡片,提出問題:
你曾經(jīng)因“馬虎”而做錯的一件事
這件事給你造成的麻煩
你當時的體會
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這件事情的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
3. 相信同學們都能認真思考,仔細完成,可不能做粗心大意的“小馬虎”哦,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交流。
[說明]通過小卡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回憶反思,通過預習、動腦筋、請教他人等方式,讓學生對下一課時學習克服馬虎的方法作好鋪墊。
板書: 不做“小馬虎”
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為什么會馬虎? 疏忽大意 沒有責任心
求快、心太急 求快不求細
不認真檢查 態(tài)度不端正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感受“馬虎”的危害,體驗做事不敷衍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初步的責任意識。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yǎng)成做事認真、仔細、不“馬虎”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馬虎”的生活技能。
過程與方法:交流“馬虎”的危害以及克服“馬虎”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掌握克服做事“馬虎”的方法,養(yǎng)成做事認真、仔細、負責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活動一:交流討論,感受“馬虎”危害大
1. 交流上節(jié)課布置的作業(yè):
你曾經(jīng)因“馬虎”而做錯的一件事
這件事給你造成的麻煩
你當時的體會
2. 分享交流。
3. 小結:看來,有的同學因為“馬虎”造成了很多的麻煩,也得到了很多的教訓。但是也有些同學認為“馬虎”是小學生常見的毛病,自己只是有點兒“小馬虎”而已,不會出什么大事的。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小馬虎”帶來的“大危害”。
4. 出示課件,演示繪本故事《小馬虎危害大》。
5. 提問:看完后,你們知道了什么呢?
6. 小結:因為“馬虎”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超乎我們的想象。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是因為他們“馬虎”大意了。“馬虎”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危害他人。
7. 出示圖片:司機“馬虎”了,醫(yī)生“馬虎”了,建筑工人“馬虎”了,飛行員“馬虎”了……提問:想想會出現(xiàn)怎樣的后果?
8. 小結:是啊,“馬虎”甚至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板貼:危害大)
8. 播放課件:《一顆小螺絲釘》,說說感受。
9. 小結:一顆小螺絲釘差點造成一件大事件,“馬虎”壞習慣我們千萬要不得。作為學生我們要告別“小馬虎”,做事要有責任心,能認真、細致地處理好任何事情,就可以避免因為“馬虎”而帶來的危害。
[說明] 通過作業(yè)反饋、故事演繹、觀看課件等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引發(fā)對“馬虎”危害的思考與交流,進一步強化對“馬虎”產生的后果的認識。
活動二:活動訓練,告別“馬虎”找方法
1. 交流作業(yè):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這件事情的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
2. 出示2張圖片:讓學生觀察,介紹要求:左邊的圖案和右邊的圖案有5處不同之處?老師給大家1分鐘,請仔細觀察并圈出來。
3. 分組計時活動。
4. 請1分鐘內不能成功找到5處不同之處的小組交流失敗的原因。
預設1:沒有把兩幅圖片看清楚,沒有聽清老師找5處不同的要求,少找或多找。
預設2:時間快到了,急急忙忙亂圈。
預設3:同學之間討論太吵了,影響判斷。
5. 請1分鐘內成功找到5處不同之處的小組交流成功的方法。
預設1:聽清老師的要求,看清楚兩幅圖片。
預設2:集中注意力,用心去做。
預設3:小組配合,把握時間,進行檢查。
6. 小結:通過活動訓練,我們知道了告別“小馬虎”需要好方法,要認真聽清老師的要求,仔細進行觀察,用心去查找不同,最后還要進行檢查,這樣我們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板貼:認真聽 仔細看 用心做 會檢查)
[說明]通過活動訓練,讓同學們在游戲中交流成敗的原因和經(jīng)驗,悟出告別“馬虎”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們具有認真聽、仔細看、用心做、會檢查的好習慣。
活動三:游戲競賽,做事認真我快樂
1. 同學們,“馬虎”可不能在學習中出現(xiàn),老師這里有個“學習好習慣”獎,專門獎勵給在學習中認真、仔細的小朋友。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玩玩學習闖關小游戲,看看你能不能獲得這份獎勵。
2. 闖關游戲挑戰(zhàn)。
(1)口算比賽一分鐘:規(guī)定時間內看誰答對又準確又多,答對一題得一分。
(2)數(shù)紙上畫的小球個數(shù),數(shù)對一組得一分。
(3)辨音比賽,對拼音的讀音進行判斷選擇,答對一題得一分。
3. 宣布班級優(yōu)勝獎,請同學分享獲獎感言,說說為什么能成功?
4. 總結: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很多同學獲得了學習好習慣獎,如果平時在學習或生活中,你做每件事情能按這些方法的提示做,慢慢養(yǎng)成做事細致、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老師相信你就能取得成功。讓我們快快和這些好習慣交上朋友吧!
[說明]在懂得克服“馬虎”的方法后,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自信觀察、認真做題,感受做事不敷衍帶來的快樂,增強習慣養(yǎng)成。
活動四:課外作業(yè),人人積極來爭章
1. 沒有得到“學習好習慣”獎的同學不要氣餒,老師這里還有一枚“小仔細章”,怎么才能獲得它呢?
2. 閱讀爭章評價表,說說要做到哪些內容?
3. 一個月后,我們和同學、爸爸媽媽、老師一起完成評價,優(yōu)秀的同學就能獲得一枚“小仔細章”。
4. 總結: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讓我們做認真、自信的小朋友,一起告別“小馬虎”吧!
[說明]通過閱讀“小仔細章”的內容,鼓勵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習慣,通過課后評價,追蹤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情況,起到學習的強化與鞏固作用。
板書:
不做“小馬虎”
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為什么會馬虎? 疏忽大意 沒有責任心
求快、心太急 求快不求細 危害大
不認真檢查 態(tài)度不端正
……
找方法 認真聽 仔細看 用心做 會檢查
爭章行動,學習評價表:
“告別‘小馬虎’,養(yǎng)成好習慣”我能行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___
要求:對自己一個月的習慣進行評價。
做得好:
一般:
有待加強:
做不到不給星
一個月后針對同學們的得星情況進行總結表彰,優(yōu)秀同學可獲得“小仔細”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