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曾國藩,始于歷史教科書,深深的印象是,締造湘軍以拒太平天國,創(chuàng)辦軍械所叩響近代制造之聲;再“識”文正公,緣起《曾國藩家書》,毛澤東曾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家書》是書信集,成書于清19世紀中葉,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生動反映了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主要思想。偷得半日閑,捧而細讀之,反復思量感慨頗多矣。
勤于修身,德業(yè)并重,唯在日常功夫。古人崇尚“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無數讀書人更是以《禮記·大學》所言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立世之標,可見,提升自身修養(yǎng),涵養(yǎng)良好品德是一個人首先要作答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三嚴三實”,明確提出“嚴以修身、做人要實”的要求,我想這不僅是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更是對人民的殷切期望。如何達成這樣的境界呢?我想唯有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狠下功夫,《家書》提到“吾人只有進德、修業(yè)兩事...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yè),又算馀了一文錢”。品德的修養(yǎng),境界的提升,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需切實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福生于微,業(yè)精于勤,耐得青燈寂寞。《勸學》有云:“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能力提升也是不斷精進的磨礪,一個人成長壯大,更是一種厚重的積淀,求知的過程是充滿艱辛和清苦的,不會像刷“抖音”看“視頻”那般輕松自在。正所謂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成功在于積累,《家書》提到“非知之艱,行之維艱”。每個人都向往自身修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但提到需艱苦奮斗這一要求,則“面露難色”,我想,提升自我的過程,是必要耐得青燈寂寞的。所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既要“知”,更要“行”,牢記“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學海無涯,取一瓢飲,總以有恒為主。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明朝張岱也感慨“學海無邊,書囊無底”。那么,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應當如何學習呢?不妨明確“博而專”的定位而“孜孜以求之”,實現這個目標,“有恒”是非常切實的要求。
《家書》記載:“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看書少須滿二十頁,多則不論,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對照曾公之自律,不禁汗顏,常常以忙為借口,疏遠了書卷。試問,刷手機新聞的時間不能拿來看書么?習近平總書記“帶一箱子書下鄉(xiāng)”開啟知青生涯,“愛看書”和“好學”是他留給陜北梁家河村老鄉(xiāng)們的印象之一。所以,掩卷沉思,捫心自問,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恒,“讀書,何必擇地?亦何必擇時”呢?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